公关部攻占品牌部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伊始

 

在2004年出版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这本书中,著名营销战略家阿尔·里斯借用了一则伊索寓言,用以比喻广告和公共关系在当下营销中的作用。他把广告比作风,公共关系视为太阳。


“风和太阳曾经争吵过两者谁更强。看到一个旅行者走在路上,它们决定用让这个旅行者脱下大衣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风先来,可是风吹得越猛烈,这个旅行者把他的大衣裹得越紧。


然后太阳出来开始发光。不久,这个旅行者就感受到了太阳的热,把他的大衣脱了下来。太阳赢了。”

阿尔·里斯认为,广告是一种入侵,比起如风般强行进入消费者的心中,不如像太阳,保持微笑并将信息有效传递。

 

此时,距离阿尔为《广告时代》与人合写题为《定位时代的到来》系列文章已过去了30年。通过广告推出一个新的品牌被认为是粗暴且无效的传统做法,而公共关系——即通过第三方——大部分是媒体讲出你的故事,则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开始被大众所接受。

 

二、公关之于品牌的失败?

 

初读这本书是在2016年,彼时我刚毕业不久,在一家国内的快消品企业以公关新人的身份入行。在静安寺CBD高耸入云的5A级写字楼,我一边努力适应着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一边为自己繁杂的日常工作寻找理论依据。


除企业公关外,由于所在部门还承担了新品牌的推广工作,我也得以一窥传统高端品牌在开疆拓土时的系列打法。


在小红书还是海淘社区,抖音作为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刚刚亮相的2016年,纸媒已剩落幕前的一声残喘,传统电视台亦在走下坡路,自媒体兴起,今日头条崭露头角,微信公众号正如日中天……新旧媒介的更迭正在发生。而这种动荡与矛盾感,也体现在了一个新品牌推广的伊始。


正如当时的公关总监在培训会上所言,也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所要表达的意思:比起简单粗暴地投放广告,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由第三方的赞许带来的可信度,无疑更利于一个品牌的建立。对此,当时的我深以为然。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两年我就离开了,进入同行业另一家竞品公司。世易时移,当我再度在网站上搜索这个自己曾参与推广过的品牌,发现品牌定位更加细分,官方微博和小红书的更新却都止步于2023年,淘宝销量也并不好看。


事实上,在我离开这家公司之后,除去同行业信息的互通,偶尔逛商场因为曾供职过所以能认出的线下专柜,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一名一线城市的女性消费者,似乎再无与品牌链接的有效触点了。电视上看不到,时尚杂志没人看了,有限的KOL合作难以辐射到,艺术圈更是有门槛的小众领域。


如果说,是品牌定调太高,那么在外资品牌依然强势的2016年,国产原创高端品牌要搏杀出圈实属不易。参加艺术展的都市精英女性,即便观展时看到了这一新面孔,有多少能因这一面之缘,抛去业已熟悉的外籍情人,转投国货怀抱?


同时,在新旧媒体交替之际,传统媒体已然式微却出于惯性难以割舍,新媒体打法又缺乏范式,也尚不足以撬动巨大的垂直流量。传播的分散与无效似乎是某种必然。它就像一朵满怀美好初心播撒,却最终生不逢时植于贫瘠土壤的种子,结果可想而知。


从网络搜索的基础数据来看,原公司对该品牌的投入并未长期持续,后续也顺应潮流投了一些小红书,但最终停留在少部分人心智中的是“小众的宝藏国货”。

 

三、广告时代的回光返照

 

反观我入职的第二家公司。规模体量与前家公司在伯仲之间,甚至更大。但它并不以品牌建设闻名,而是渠道王者。对比两家公司在品牌推广上的策略,我感到的是一种退行。因为比之前者的软性公关,后者仍然是简单粗暴地打广告模式。“高举高打”直至砸成湖南卫视等一众卫视的金主爸爸。因为花了9位数冠名某视频网站的当红综艺,另一家竞品公司上门开workshop,连会议用笔都是双logo的定制款。代言人数之多也在业内首屈一指,比肩资金雄厚的跨国外企。年底开年会的时候群星闪耀,好一派富贵迷人眼。


吊诡的是,当创始人以一种几乎赌徒的心态将大笔预算投入广告,对媒体似乎也不加辨择地雨露均沾,竟也硬生生地将一个新品牌砸出了圈。


是西方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吗?还是中国市场环境的滞后,导致的某种惯性与延宕?现在回想起来,彼时国货在高端领域还难以与外资品牌相抗衡,但在广大的下沉市场,尤其是年轻群体中,其实大有可为。


“高举高打”的方式,虽然总免不了浪费,但只要砸得够多,总能押中几个宝。那时湖南卫视等几大卫视优质综艺迭出,爱优腾三大网络视频巨头正在快速上升期,正积极布局内容矩阵,优秀的节目资源层出不穷。这些,都是直击下沉乃至一线市场最直接有效的触点。


持续的品牌强曝光,优质内容的强绑定,无疑在短时间内强势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再加上多渠道的加乘效应,有效拉动了销售转化。


只是,这场胜利并不持久,我愿称之为传统广告时代的回光返照。根据2022年的财报来看,公司整体业绩大幅下滑。这个用广告砸出来的新品牌,虽然在0-1阶段表现出色,成功打响了知名度。但是产品力和品牌力不足,后继乏力,衰落成了必然的命运。而我在职时公司出于构建多品牌矩阵,同期推出的其他品牌,虽然采用了同样的打法,但或许是投入不足,或许是其他原因,大多都已湮灭。


2023年,虽然公司主品牌踩中短剧营销,又恰逢消费市场的转变,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国货更加友好,拉动了新的增势。但业内普遍对其品牌的可持续性存疑。20多年的狂轰滥炸,大众对于品牌的认知仍然是模糊一片。靠着套盒促销与价格战,在下沉市场吸引来的是并不忠诚的消费者。缺乏有效的品牌积淀,潮水退去后,品牌的未来又在哪里?

 

四、公关部攻占品牌部

 

离开这两家大众消费品公司后,我进入了市场体量更小,但难得的仍处于增量阶段的行业。第一感受是预算变少了,而且是指数级的下降,但对产出的要求却更高了。


市场更小众、公司体量更小、预算更少,就要求用更低的营销费用去尽可能地影响更多的目标消费者,对营销触点的精准性、内容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时,媒介环境又进一步发生变化。新浪微博开始衰落,更多地作为重大事件的发声平台;微信公众号到达顶峰后衰落,近年官方打破社交闭环后又有崛起之势;小红书已成为种草重地,标签为女性向潮流生活方式;抖音如日中天,成为最大的短视频种草和内容电商平台;B站是深度内容平台,利于决策链较长的产品;视频号崭露头角,目前大多用于品牌价值的沉淀……


伴随着各自媒体平台的进一步成熟,人们的注意力被瓜分殆尽,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而品牌价值,也在一次次的口碑搜索中,变得更加透明化。同时,消费者的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不再是过去“人找货”,资源稀缺时代的消费者,而是“货找人”,抓住人心,需求匹配才能产生转化的平权时代。广告的作用日渐式微,准确的品牌定调以及有效的内容营销成了决胜的关键!


简单来说,品牌营销已经迎来了结构性的转型。无论是我所处的小众市场,还是过去就职过的大众消费品行业。而且小众市场和新兴品牌,往往因为有限的预算,在一开始就对定位的精准性有极高的要求,且没有传统窠臼的束缚,反而在一开始就走得更远。


譬如广告狂人近期采访过的韩国设计师品牌Mardi Mercredi (以下简称Mardi) 的中国区市场营销团队。半年0-2亿,不到两年达成6亿,优异的销售成绩让Mardi像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杀进中国市场。

他们在引入阶段选择在小红书投放内容,并结合明星seeding,奠定品牌基调。


第二步抓住平台机会,借势小红书推广买手直播,第一时间与董洁合作,强势提升品牌曝光并实现了较好的销量转化。同时做了一系列的达人种草、快闪打卡、品牌联名活动,不断在大众视野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强化品牌心智。

 

“定调要准,时机要等,心态要稳。” 这是对Mardi一系列营销总结下来的三个关键词。品牌方靠打广告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然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营销天地。


而与其说是公关部抢占品牌部,不如说做品牌,需要有公关思维。什么是公关呢?公关就是知道自己是谁,受众是谁,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说你好。公关核心是传递信息,与大众沟通,影响舆论走向,影响消费者心智,带动大众谈论。


过去的沟通渠道只有媒体,公关的主要工作就是媒体发稿,而现在,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沟通的渠道太多了。重要的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让谁来沟通。


公关是一种思维方式。如何让品牌进入大众舆论时为之定调,并通过持续的行为不断强化和深化品牌内涵,使其长久地留存在目标消费者的心智中,才见公关功力,也是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信息又呈现爆炸式的当下,即便是广告也需要有公关思维,必须有所表达,而第三方的声音则伴随消费者的决策路径,通过软性沟通传递有效信息,建立信任感,形成品牌心智,促成一次次的购买行为。品效合一,也要求善用公关思维,以较低的预算去撬动更大的利益。

 

一路从公关岗走向品牌,我感到的是二者的界限日渐模糊,也终于看到了“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在现实层面的落地。公关部攻占品牌部,即便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有所延宕,最终还是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成为了不可逆的大势所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