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次推荐长文章的单读,能成为一个严肃、逆潮流的“网红”吗?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低频次推荐长文章的单读,能成为一个严肃、逆潮流的“网红”吗?

许知远说很想试试,单读能否成为一个严肃、骄傲、逆潮流的「网红」,尤其当他发现以惯常的「内在秩序对抗纷繁的外部价值」计划,也能激发社交媒体热情时。


单读视频4月份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主题的短视频计划,三天后,它上了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达到1000多万,与之数据相当的话题,是窦靖童首张专辑发售。


他十分钟意单读这个品牌,乃至它的主编——被博望志问及这时代是否有令他欣赏的年轻人时,许的第一反应就是吴琦,他甚至在朋友圈公开夸赞吴「颇有成为James woods的潜质」,但年轻的主编却没回应老板。


吴琦根本就不用朋友圈,自从离开那本被许指为「打着降落伞堕落」的杂志之后,摆脱了记者身份的吴一头扎进单读编辑部,编稿、约稿,更加不再需要配合公众热情行事。他将单读称为城市中心流放地,而将自己形容为「一个不规则的东西」,就一个老板提倡多元化、复杂性的公司来说,对这种不规则的接受程度自然很高,在吴看来,单读不需要给他成就感,只要接收他,就足够了。


在与非虚构写作平台「谷雨故事」的一次对话里,吴这种「不规则」体现得更加明显,记者出身的他,坦陈自己并未致力于非虚构写作,反而会在小说中寻求到对语言和文字上的信心,他坚信写作可以自由和个人化,困难的反而是作者对世界观的信心,而并非「非虚构」这种形式上的框架。


将这种思维投射到《单读》Mook(杂志书)里,使得吴琦作为主编接手后,与许知远们编辑杂志书的调性基本无缝衔接,这是一本选稿标准宽泛,或者说模糊的书籍,在此前单读发起的一个名为「匿名者计划」的活动中,甚至面向不依靠创作为生的人约稿,文体主题均未做限定。


为了适应传播环境,单读App也在2016年初推出新版本,但是如论如何,它也很难成为一个商业意义上的优秀产品,每天2-3条的文章推送数量,自然与其他阅读类产品没有数据上的可比性。


吴琦的逻辑是,单读App会按照普通人一天的阅读量,推送恰好充足的内容。有趣的是,这种节制的态度,十分有效地传达给了用户,某几天推送量稍高,吴很快便收到了用户反馈,「推荐得太多,看不过来。」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似乎正是「建立内在秩序」的标准案例?


2.jpg

单向空间书店里,单读Mook被翻阅的频率很高


「我们明确地想做长阅读以及周边的衍生」


单读不是一个产品概念,不像微在,大家对它的期待规划,都是以一个产品的思维来打造的,单读则是无心插柳的东西,单读前身是《单向街》那本杂志,书店周围的一帮记者,作者,艺术家,给他们以一个文集的形式,发表东西,你可以说它是产品,但是它没有产品的运作在里面。


慢慢改版成单读的杂志书,本身还是书的概念,就不可能用这本书去拿到投资嘛,后面做了一个单读App,那版还是无心插柳,是他们几个创始人,在现代传播的时候,工作之余也在看,能不能搭一个平台,把看到的好东西发上去。


完全是工作之余,技术都是用的工作团队,他们也没有寄望这个东西要成长成什么,后来好像被苹果商店推荐了。他们才意识到别人也有需求,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产品,在那之后,单读慢慢地成为一个独立品牌,开始运作它的音频产品,微信公众号和衍生品,慢慢丰富内容。


这一版是(今年)1月份出的,早一版是2014年,他们从现代传播出来之后,上一版就停止了。技术都在那边,他们出来之后就很难对接得上,运营跟不上,当时运营一个人就可以,现在这版比较完整的产品,(正式)运营推广是今年1月到现在。


至于MONO,(我们)前期做了一些调研,本质上是特别不一样的两个品牌,MONO是聚合类的,跟微在类似,是在社交上聚合有趣的内容,单读基本核心是自己,网上发东西频率也相对较低,也很少发其他渠道的东西。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说,单读推荐的太多了,(看不过来)。最开始就是能够希望推荐少,长,但是深的东西,这样并不需要频繁打开,而打开之后能够停留一段时间。我们并不鼓励刷刷刷那种习惯,你要是看,就从头看到尾,或者你早上断了,中午还能想得起来,就接着读完。 我们明确地想做长阅读以及周边的衍生。


最开始的规划,完全按照个人生活的模拟,我们都是有阅读习惯的人,早起赖床前后可能会刷一下,然后上班途中,午休或者是晚上,估摸着这几个闲置的时间来阅读。早中晚每个时段都有个阅读小高峰,但是具体哪个时段高?现在证明睡前是最高的,所以就定在早中晚推送,但是没有想到早中晚都推送长文章,这个其实是重了,早上那个还没看完呢,中午那个就是负担,他会更累,我们做了音频,包括单读的视频计划,这两种相对短,不需要你盯着看,这种媒体形式稍微冲淡下,同时也有新鲜的内容进来,会变得丰富一些。


我们当时的口号是,阅读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一开始那版只有文字,还没音频视频,就只打阅读,界面更简单,你点进去就是一篇两篇文章,这样刷,到今年年初,我们在准备新版的时候,可能公司的能力也在发生变化,之前只聚合文字跟内容,现在能力更强。


比如许知远的个人节目,也是一个无心插柳的东西,不是一帮人想了很久把它做出来,就是开会的时候闲聊,聊一本书,做了一期,结果在喜马拉雅就爆了。既然有这个节目,就用这个平台,其实并不冲突。


视频也是我们在做的,内容都在App里面,有一个独立的团队,有很强的社交媒体蔓延能力,我们试验了很多,比如十五分钟的深度访谈,叫深度访谈,其实它视频里面就是聊了聊,剪成15分钟,或者3到5分钟短的节目,我们会放在腾讯等大平台上,每一期都有几百万点击量,这个量,我们没有预计到的,有些甚至高过微在的某些内容。


最开始做这个视频,只是说能不能成为单读产品里面丰富的一环,App里面能出现视频节目,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放在社交媒体上去,只在我们公众号、App里面放出来,别人要转,我们也非常谨慎,后来怎么说呢,也是因为短视频这波浪潮,所以就做了一个决定,让视频独立去试试,是有一个延后的,最新的节目还是在App上,往期节目会在社交媒体上放出来,李银河那个还没放。


单读是深,微在是新


(单读和微在)这两个产品的诞生轨迹不一样,最早几个创始人,对单读和单读所代表的的深度阅读,思想性,文学性,这种内容有天然的兴趣和好感,所以做单读这件事情,做音频也好,视频也好,和那个书一样,都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或者迎合谁,这是他天然喜欢的,他们就是喜欢这种东西,他们就是这么一帮人。如果不是这么一帮人,他们就不会做单向的书店,不会做单读。


微在呢,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它完全是在一个新的创业环境里面所诞生的一个东西,就像你说的,是个实验。那就是这帮人想用他们的智力和审美,在这个时代做出一个潮流,受到欢迎的产品,所以就是一个特别积极主动,去谋求的过程。


然后还有一个点,我可能跟你一样,觉得单读是在做一个南辕北辙的东西,但现在微在的模仿者很多,它很深,里面还是会有单读所欣赏的东西,它的好玩背后是有原则和想法的,并不是说什么热做什么。


基本的工作就是持续地把好文章介绍给读者


我们编辑部的年龄,文化水平和他(许知远)可能不是在一个水平线,有些东西他觉得应该出现,但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接触,也是有可能的。年轻一点的视角让他觉得新鲜,所以是一个互相碰撞的过程,可能共性比较大。


我觉得(工作评判标准)的确很模糊,我们的考核也没有很明确,但是,发了之后会看到它的影响力和口碑。是不是大家都在看,都在讨论,之前做那个疯狂朗读夜,4月23日那一天,几乎和文化传媒相关的人,都会知道单向街书店或者单读做了这个活动,在那段时间成了一个大家讨论的话题,在他们(许知远)的层面就是好的,希望有这种讨论,但是这种(选题)在日常很难预判,而且我们关注的又是相对静态的东西。


你怎么去考核,一个是质量,你有好文章,许知远认为这是基本的,觉得这是单读应该做的事,持续地把好文章介绍给读者是很基本的。如果这点做到了,就是完成了你的工作,至于你能找到热点的契合,有更大的脑洞和创意…他有个词叫little miracle,在许知远他个人的语言里面,如果你能创造这种(小神迹),那就是比较大的成绩。


(避着热点走?)这个完全固定成一个原则也比较刻板,主观上我没有热点意识。


MOOK是核心


日常约稿,我们有大的作者团队,(人数)在一百人以内吧,与这些人持续地沟通,他们也会比较愿意让新书的内容,在单读线上和线下平台出现。还有一个很庞大的资源,是出版社资源,是工作积累下来的,很信任单向街,很信任单读。


有的作者就希望来单向街做活动,线上有个平台他也会很信任,听起来只是一个渠道,但是,是个巨大的渠道。每年出的新书,(对方)选择范围是非常非常广的。但是单读现在有他固定的方向和所谓审美,它可能跟几十家出版社有固定的合作关系,那他给你的选题带来了供应量。


其实Mook一直在变化,它是一件事情的核心,它的约稿和记者都在这里,但是现在新媒体的日更频率太快,每天都要找平台推出去,我们也面临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在Mook里面,现在思路是更有思想性和阅读性,有阅读挑战的文章会(放在Mook上面),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在App里读到更多的散文小说,而不是晦涩的语言,希望读者进入。书不一样,书就该有它的难度。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没有觉得一篇文章在公号上发过,就不应该编到书里面,反而我觉得在互联网传播有阅读量,他出现在书里也会受到读者的欢迎,网上精选的,出现过的,也会放一部分在书里。


Mook里面之前很多都是转载,但是现在我们的原创能力在增强,希望书里的东西基本上全是原创。


(固定发行)特别难,它是一本书,不是杂志,不是走邮局的,有约稿编稿设计的过程,之前拖得比较长,就是因为审查的问题,所以希望现在固定在每个季度有一本,但是不好说。


在市场和“酷”之间寻找平衡


许知远的个性是个散漫的人,他的兴趣也是,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想知道,他欣赏这种品质,这么多书,人家为什么要买你这本?你是个散漫的形象,主题上太抽象,现在希望更聚焦,哪怕它里面的文字还是包罗万象的,但是提炼的主题还是要跟读者有关系。


比如之前的题目是「逃离|归来」,「联结|断裂」。这些词对不阅读的人来说就不知道在说什么,逃离是逃离家吗?他在主题上就是一个移民的话题是不是?大家更倾向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包括我们的版式和图片也会改变,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你希望这本书有影响力,让更多读者来买它,这个购买行为也影响了我们,理论上我也很认同他这种抽象的,散漫的(调性),我认为很酷,但是市场没有接受到这个程度,(应当在)保持酷的情况下,稍微改变你的面目。


*博望志会是最好的创业人物媒体,文 | 小肥人,编辑 | 席维安,摄影 | 崔神,自述 | 吴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博望志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9717/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随意打赏

成为一个网红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