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停不下来的年轻人:再考不上,就要被分手了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考公上岸”其实是一个略显残酷的词,它意味着少数成功的人,和在水中挣扎的大多数。


他们中有很多人,为了上岸放弃工作、社交、健康,年复一年,抱着“别人都可以,为什么我不行”的执念,“只差一点点,这次一定能成功”的希望,等待一个被命运眷顾的200:1的机会。


“女友父母要求必须有编制,不考公就分手”


2020年大学毕业后,我在长沙工作。我和女友都来自湖南一个小城市,她毕业后在家乡做老师。当时她家里人就提出了男朋友必须得有编制的要求。加上那份工作出差太多,我自己也想回去过稳定的生活,结束异地恋,所以年底我就辞职了。先去考研,想着提升学历,毕业之后还可以用应届生身份走家乡的人才引进,但是失败了。后来我就回到家准备考公,几个月后找了一份工作,在职备考。


前几个月脱产准备的时候我就发现反而不如在职安心,因为我父母都是农村出身,没什么文化,和他们有思想上的差距,相处时间太久难免会产生摩擦。加上有一份收入也不会那么焦虑。


我平时8点上班,6点左右下班,一般早上6点起床学一会儿,上班摸鱼时间也用来学习,下班继续学,偶尔的娱乐活动就是打篮球、和女朋友出去走走。


到现在,省考国考加起来我一共考过三次,事业单位考过四五次。因为我不是应届生,所以只能报“三不限”的岗位,省考进面试的比例大概是一两百比一。最近这两次我都是进了面试,但最后分数只差一点点,甚至第二次补录我也进面了,但又是差一点。


总考不上还是挺让人崩溃的,会因为承诺的东西无法兑现而感到遗憾,主要是对女友。


女朋友一般成绩刚出来的时候是安慰我的,但过几天两人就会开始吵架闹矛盾。在这种双方都崩溃的情况下,很容易点燃战火,口不择言。我心态不好学不下去的时候,她也会“骂”我:我不好好学,我们怎么能有未来?我都能理解,这只是她情绪的一种发泄。


可能有人会疑惑,我这个恋爱就必须要考公务员吗?


你们无法理解小地方的人对公务员的痴迷。它不能让你发财,顶多是有一些权力,在外面受人尊敬些,地位高些,但是这对小地方的人来说就是最重要的。


我女友的父母强硬地要求她,如果我考不上、没编制,那就不能再谈。其实她已经表面上答应了分手,现在我们的关系还在瞒着他们。而且谈恋爱以来我还没被允许见过她父母的面。


我多少有点恋爱脑吧。从来没想过分手,我也不想女朋友为了我去对抗父母,所以我只能考公上岸。其实在考研那会儿,她就出于父母的原因提过分手,是我坚决不答应。


有些人可能需要成功的事业,我唯一的目标就是和女朋友好好走下去,两个人一起过普通的生活。结婚之后,我可以做几年公务员再出来,但现在肯定要努力达到她父母的标准,让我们的爱情变得完美,否则这件事就会变成一个疙瘩。当然我自己吃过这个苦了,将来如果我有了孩子,肯定不会对他/她的伴侣有这样的要求。


“全职考公三年,沉没成本让我进退两难”


2019年下半年,我从当时的公司辞职,回家准备全职考公考编。在这之前,我在一家私企做了两年文员工作。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上已经渐渐有了考公热,在河南的私企工作遭遇996和不交五险一金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体制内的工作相对还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我对象也在体制内,他很建议和支持我去考公。


19年末我参加过一次考试,当时我就刷了刷题,准备了两个月,笔试正常就能考50多分,结果我竟然进了面试。虽然因为进面成绩比较靠后,最终没有成功上岸,但这个结果给了我鼓励:如果我再更用心、花更多时间来准备,应该能成功考上。


第二年的考试是我最接近上岸的时刻。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我的行测基本能稳定在70分以上,有一个岗位以前三分之一的成绩进了面试,能上岸的几率非常大,但是我当时觉得岗位不太好,就放弃了面试。


现在回想起来,有些悔不当初。当时的我并没有预料到,后来几年里,参加考公的人数会倍增,竞争激烈程度跟2019、20年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再加上我的专业是金融学,考公的方向也是和它相关的,这个方向盛产卷王之王,基本每次的最高分都在我们这边,有的岗位录取分数比“三不限”的岗位还高。我的目标又只锁定在郑州的岗位,上岸的难度就更大了。


2020年和2021年是我投入时间最多的两年,因为总觉得自己离上岸特别近,每天都能心无旁骛地学8小时以上。投入越多,失望也就越大。每一次接近考上、最终又被刷下来的时候,我都会在家里哭好几天,然后对着身边的人发几次疯,才能平静下来。我爸妈最开始还会催我去找工作,但我发疯的次数多了,他们都佛了。


在全职考公的这三年时间里,我的生活基本按下了暂停键。想做的事全部往后延,很少出门和朋友社交,刻意减少和外界的关联。考公就像是一座围城,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开了,有时候我会透过朋友圈那一道缝去看看其他人的生活。在他们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的映照下,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阴暗的老鼠。


考公的过程中,我陆续认识了很多考友。坚持考了好多年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曾经有过离上岸特别近的时刻。国考、省考其实都是知识点“浅而广”的考试,给很多人了错觉,“考试并不难,所以总觉得自己能考上”。等到第三年、第四年,你投入的沉没成本越来越多,再加上空窗两年以上很难找工作,很容易就会陷入执念:我的人生只剩下考公这一条出路了。


其实到了2022年,我已经很难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之中了,差不多的知识点看了三年,已经进入了疲惫期。我会给自己找一点别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有一次在网上发了一条美妆笔记,意外地爆了,后续还接到了广告。之后我开始把一部分重心放在社交媒体运营上,收获了超过两万的粉丝,现在的收入基本能稳定在每个月一万元左右。


现在我每天早上会复习考公的内容,下午就用来剪视频。我今年28岁,能考7年,随缘考,说不定哪一年就考上了。万一一直考不上,我也能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


回看过去三年,我有一种青春时光被浪费的感觉,但如果你让我回到2019年再次选择,我还是会走上这条道路,甚至是更加努力地准备。


“一边养病一边考公,我不敢让自己停下来”


大学毕业后,我在读书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只做了半年,就因为身体出现大问题,辞职回家养病。


在外人看起来,每天不用上班的生活听起来很爽,但其实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焦虑。为了治疗,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和医院两边跑,时间变得非常碎片化,几乎没办法做其他事。看着身边的同学、同事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生活,我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以我当时的健康状况,要去找一份全职工作是不可能的,考公成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选项。再加上在东北,考公本来也是比较主流的选择。2021年年中,我开始利用治病以外的碎片时间准备国考、省考。


因为身体情况很不好,我也没办法拿出大段的时间学习,只能精神好一点的时候学难一点的行测,精神差一点的时候学申论、听网课。在这样的备考状态之下,可想而知我的考试结果不会太好,连面试的边都没有摸到。


和很多一心奔着上岸的人不同,我最开始去考公的心态更像是不敢让自己停下来。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至少我知道这一年里我还是在努力和社会接轨,而不是完全脱轨了。


但到了第二年,看着越来越长的空窗期,我对上岸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考公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自我折磨: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就我不行呢?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会逼着自己每天学几个小时。有的时候哪怕已经觉得自己的身体到了极限,头晕又特别想吐,根本就不可能学进去,但还是要强迫自己坐在桌子前,仿佛这样就能改变什么。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仅考试没有上岸,我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有一天直接晕倒在了家里,被送进了急症室。在那之后,我的执念放下来了很多,毕竟和生命比起来,上不上岸就没那么重要了。


现在我的备考状态又回到了和第一年差不多的状态,不再给自己那么多压力。比起考公,我现在更希望能把身体养好,重新去找工作,而不是把自己困在这个泥潭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ELLEMEN睿士 (ID:ellemen_china) ,采访/撰文:Echo、林花花,编辑:林花花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