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将推出应用号,张小龙讲极简产品价值观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虎嗅注: 本文内容由 腾讯科技 新榜 极客公园 以及现场直播内容综合。


今天上午在广州正在举行等“微信力量——微信公开课PRO版主论坛”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意外现身现场,做了主题演讲,讲述了他对微信产品逻辑的思考和态度。


在微信公开课PRO版正式开幕的前夜公号推出了“我和微信的故事”,随之刷屏的是关于 这则信息会盗取账号的谣言 ,给微信团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张小龙在演讲开始提到了这起意外时间,他透露昨晚有几百万人因为这一谣言解绑了银行卡,这更加说明“微信作为一个平台,有很多规则、很多平台的接口或者系统方面严格的重要性,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疏漏可能就会在这个平台里面被放大很多很多次,并且这个量级是很可怕的。”


作为微信的掌门人,张小龙从 微信功能的加减法、用户体验、保护原创 几个方面,对外分享了有关微信的几大思考。


规则的变化逻辑:给用户公平


针对外界认为的微信平台的规则时常有变动的问题,张小龙表示很抱歉,但微信确实给不出一个特别明确的东西,因为微信自己也在变化,“我特别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最底层的一个思考,就是我们对待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平台,我们的自己价值观是什么样的?”


张小龙表示:

  • 对外部来说,其实微信更希望的是平台有 一些公平、公正的一些规则来对待用户

  • 从平台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希望的是我们平台会提供 无限种可能性给第三方去开发 ,而不是说我们一单一单的去谈很多的合作回来,甚至这个 合作对用户是毫无价值的


最大的挑战:给需求做减法


对于微信当前的挑战,张小龙表示:“对微信和微信平台来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挑战不是在于说我们再多做多少事情,而是我们能够挡掉多少事情。”


“各位用微信应该会体会到这一点,会感受到其实微信一直在很小心翼翼地保护你用微信的体验,你不会在微信里面看到突然有一个什么样的群发过来,突然有一些系统上的消息过来。你觉得这是很习以为常的,但是从我们看过来,其实是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让微信里面的内容非常干净。从一个业务推广的角度来说,我们公司内部也会有非常多的业务,在微信里面群发一条就可以帮助什么,但是微信里面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对于微信对功能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张小龙总结到,系统要做这个事情只有两个方法:

  • 一是没有特权的白名单;

  • 二是如果这个需求普遍,就是有很多人有很强的需求,那么系统应该有一个规则来释放这个需求。


四个价值观


基于对微信的思考,张小龙分享了微信的四个价值观。


第一,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这句话也是腾讯内部的宗旨。真正把用户价值做到产品里的人不多,很多产品只是以此为口头禅,但微信是真正这么坚持的。


无论内部外部的“资源互换”合作,往往都是把用户价值放在末位。微信现在最难得的不是做多少事情,而是挡掉多少事情。 在微信里不会突然有系统信息出现,会尽量保持系统的纯净。 早年有些腾讯内部的事,说通过微信官方发一下就可以了,但微信没有同意。有一个故事,腾讯微博已经停止运营,但其公众号还在发信息,而且拥有 1 亿粉丝。但这从用户角度来说已经没有意义,对用户只是骚扰,张小龙发现当天就将其关闭了。也就是说,即使是内部的号,只要妨害用户价值,就会被封掉。

外部也要有公平公正的规则来对待用户。 微信不会提供特权,没有可能让好友超过5000人。白名单是系统的瑕疵,比如提高微信红包的限额。白名单从技术上来说其实是举手之劳,本来有这样一个名单,但前不久关闭了,因为这会在用户中会造成攀比现象。如果这个需求真的很强,系统会通过指定规则来满足,而不会以白名单实现。这不是微信产品的方向。


第二,凸显出有价值的内容。


欺骗用户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因为只要聪明就可以了 。 曾经在公司内部传过一篇亚马逊CEO 的文章叫《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欺骗用户可能可以带来流量,但对用户不好。


我们对于订阅号里的下发消息非常严格,为什么一天只能发一次,每次还要限定几条,外界难以理解,但微信看过来,用户真的没有时间看你发那么多内容。 如果你拥有非常多的粉丝,但不是吸引过来的,而是骗过来的,也违背了用户价值第一的考量。微信鼓励用户去退订对他没有价值的公众号,不去关注骚扰自己的信息。微信绝不允许骚扰用户,很多人会想用各种方法去欺骗用户,获得流量和点击,但最终会把用户赶走。


很少有人想过,什么是公众平台的价值观,从它诞生的第一天, 我们就决定让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它的价值


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更多的是有价值的人和团队!


张小龙希望所有第三方开发者思考,想在微信平台上做什么:是为用户做服务,还是做导流的渠道。微信去年花了很多时间去扶持原创。在BBS、博客年代,写得好的人并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回报。微信把原创作为重要的事来做,好的作者会获得上万的打赏回报。原创更符合微信和用户的价值,下方的广告条分成也会倾向于原创。


第三,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


大家可能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大家做的更多的可能是黏住用户,但是从微信角度来说,我们更希望用户去忙别的事情。一些数据表明用户在微信里花的时间太多了。比如我要跟大家开个会,很多同事必须两三分钟就看一下微信。 我认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好的产品应该最高效地完成用户的需求,让用户离开。


我们希望每次进入朋友圈,用户看到的内容都是他愿意看一会儿的。如果你明天在微信里花太多时间,这未必是一个很大事情,看到很多用户花的时间太多,我很担忧。为什么微信朋友圈里会限制很严,刚开始我们看的时候朋友圈里都是朋友的动态,但慢慢发现朋友圈里都有各种心灵鸡汤、被诱导发上来的内容,最终的结果未必好。微信朋友圈对营销信息会限制很严,因为不好的内容会消磨用户的时间。 对于微信其他功能也是这样,让用户最高效地把他要做的事情做完。我们会希望微信里的信息尽可能少。


例如早期的时候,微信一直不太鼓励用户加太多好友,每次加好友都会提示要不要添加,从来没有批量导入。更少的信息意味着产品的未来更大。大家会看到,我们对于订阅号里的下发消息也很严格,一天只能发一次,一次限定几条,这是微信一个基本的体验性的东西。很多自媒体要求一条要发很多次,但其实用户真的没有时间去看你那么多内容。所以我们对诱导分享打击很严,也是这个原因。


第四,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很多人比我们更着急微信的商业化,但我们认为好的产品和用户的价值、体验是不矛盾的。好的商品必须是只触达它要触达的那部分用户。大家会看到,朋友圈广告经过一年的时间,用户并不反感,甚至有时候会期待。我们的卡券系统,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在去年这个时候,我们通过春晚发了很多红包下去,但使用率很低,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一个优惠券如果很好获得,就没有价值了。但现在微信做的优惠券是有好友背书的,你可以使用朋友经过消费获得的优惠券,这样使用率就上去了。


另外张小龙还透露,微信有一个新的探索方向,把应用和订阅号向结合。未来会有开发 “应用号”这个新产品的可能。服务号被折叠,订阅号、服务号可以升级成应用号,取消消息推送功能,这意味着订阅号及服务号粉丝成本将越来越高。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