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作者凯文·凯利:过去的辉煌是未来最大的绊脚石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凯文·凯利于10月22日在《2015产业中国年会》的主题演讲。本文头图由视觉中国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是KK,我住在硅谷,首先我想介绍科技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我们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是2000年前最先进的技术:大型帆船。当时的海运公司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企业且相互之间竞争激烈,直到蒸汽船的出现将局面打破。一开始,蒸汽技术只能应用在航程短、承载量小的船上,所以海运公司都不感兴趣,尽管蒸汽船可以做到逆流而上。蒸汽船一直在改善自己的技术,但它们在应用、商业层面对海运公司来说依然是高风险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蒸汽船完全取代了帆船。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IBM的。一开始IBM在计算机领域一家独大,直到第一台微型计算机Altair的出现。Altair其实很简陋,但哈佛有个学生决定为Altair编程,这个学生就是比尔·盖茨。起先IBM没有在乎这个玩具似的微型电脑,但最终IBM的个人计算机市场还是被微型电脑取代。值得注意的是,取代IBM的不是另一家电脑公司,而是一家软件公司:微软


之后很多公司在软件领域跟微软竞争,但都失败了,可是微软也忽略了搜索引擎的价值。Google没有选择在软件和操作系统上与微软较劲,而是基于网络推出搜索服务。之后能取代Google的也一定不是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而是来自一种一开始质量差、风险高、边际利润低、市场小和前途未卜的技术。


这就说到创新者的困境,一些创业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其实是因为他们一开始没有能力在成熟的、高利润的技术中分一杯羹,而只能从边缘部分创新和颠覆。所以你在哪个行业不重要,无论哪个行业中的重大颠覆绝非出自该行业内部。


总结下来,所有颠覆性技术通常有三个规则:


1、不来自本行业;

2、没有突如其来的颠覆,所谓的突然爆发只是因为新技术在一开始不受人关注;

3、创新来自于不被看好的行业。


创新一开始因为本身技术的不成熟使得产品质量达不到最低客户满意度,但技术积累到了某个时点就会满足客户需求,形成爆发势态。


那么下一个20年的技术颠覆在哪呢?哪些现在看似不重要的技术会形成颠覆呢?


先看一下航空业,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航空公司,它们已经发展成熟,能对它们形成颠覆的不会是其他航空公司,而是无人机。别看无人机目前好似玩具,但是它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已经出现了能运送货物的无人机,能用于军事打击的无人机。所以我猜测,未来客运飞机将被无人机替代。中国深圳也有这样一家创新的无人机公司叫大疆 (DJI)


再来看中国移动,能对它形成颠覆的不是另一家运营商,而可能是Wi-Fi技术,使得手机不用先传输信号到信号塔再给到另一台手机,而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直接交换信息。未来的沟通会变得去中心化,形成网状的结构。


最后一个例子是汽车,同样的,颠覆汽车行业的不是另一家汽车公司,而可能是电池公司如特斯拉,特斯拉生产的汽车本质上是带轮子的计算机。又或者是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我预言,未来汽车会比住宅占用更多带宽资源。另外像Uber滴滴快的,他们不是交通公司,他们其实是APP公司,是软件公司,却可能对交通形成颠覆。同样的Airbnb可能对酒店业形成颠覆。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


一个企业过去的辉煌是企业未来成功的最大绊脚石


一开始,颠覆性技术的适应性很差,失败率很高,所要做的是先使得新型技术生存下来,并不断进化,就好像从山脚开始爬山,最终登上顶峰。但现在的环境充满变化,总有新的山峰出现,当你想从一个峰顶到另一个峰顶,是先要走到峰底,对公司来说意味着要放下身价,推出一开始不那么好的产品并承受利润减少。这个过程对于成熟公司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成功的公司之所以成功是过往经验的积累,要让这些公司放弃长项重新开始非常困难,但这恰恰是登上另一座创新高峰的必经之路。


接下来我具体谈一下我认为未来会出现哪些颠覆性技术


它们可能还很不成熟,也可能跟在座各位的行业不相关。我列出四个大方向,这四个方向的趋势在过去20年不断增强,未来还会持续。


第一个方向是分享


如Uber没有自己的车辆,Facebook没有自己生产的内容,阿里巴巴没有自己的库存。访问权正优于所有权。同样的例子还包括Netflix之于影视,Spotify之于音乐,Amazon之于图书。不只是数字资产,其他各种资产也能促成这样的按需经济 (On-Demand Economy) ,将提供产品变为提供服务。


未来我们能不能用分享的衍生也就是众包的方式制造汽车?分享和众包被应用在金融领域那就是众筹,未来不只企业资金可以众筹,还可以众筹股权,关于分享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包括P2P金融。


未来,任何能够被分享的事物,一定会被分享,如物品、公司、创意等等。关于建造分享,3D打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打印物品的设计被分享了。分享还体现在硬件即软件的趋势,如Nest温度计,它会监控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实时调节室内温度。这就说到物联网:由智能硬件通过API (应用程序接口) 互相连接构成。因此,想提升价值,分享吧。我认为在分享领域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二个方向是互动


今天我们不再读,不再写,而是盯着屏幕。屏幕无所不在,还出现了3D屏幕、柔性屏幕,甚至连衣服都可以变为屏幕。一块屏幕不够还有第二、第三屏。这么多屏幕会形成屏幕的生态,这些屏幕将对文化产生改变:由固化、精确、权威变为流动、杂乱、开放。在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我们想象未来的电脑不再是坐在那敲字,而是可以用手,用全身与电脑进行互动。未来计算机会用摄像头盯着你,跟踪你的注意力和情绪。我们盯着屏幕,屏幕也盯着我们做出适应性改变,而最终的互动就是VR。


我试了目前最好的VR产品,确实会让人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另外还有AR,微软等公司正在这领域投入。这些设备会带给你“远程现在”的体验,甚至还有设备可以让你用思维控制机器,称为“大脑计算。”总而言之,无互动,不完整。


第三个方向是流动


现在最重要的流动的东西是数据,现代商业乃数据之商业,客户数据与客户同样宝贵。数据最重要的是让其“动起来”,很多公司只是把数据存储起来什么都不做,那样就相当于把数据“杀死了”。数据要用来和其他数据连接,产生关系。


我们经历了两个计算机阶段:第一阶段是文件、目录和桌面;第二阶段是页面、链接和网络。现在我们正进入第三阶段:数据、数据流和云。另一个关于数据的趋势是我们正在量化自我,如健康监控设备在收集我们全身的数据, 任何可被测量之物都会被测量 。未来每个人会有“生命图表”纪录一生的身体状况数据。同时,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踪着周边的一切数据,用手机拍照、感知,用APP检测、分析。未来任何可被跟踪之物,一定会被跟踪。非实时的信息变得廉价,可以无视,人们不会等待。


第四个方向是认知


如果问我未来20年最重要的技术,我会回答是人工智能,人们还没有意识到AI发展得有多快。Google现在有实时翻译,我对着手机讲英文,手机可以实时输出中文,其中的计算都是在云端进行。Google还有读图技术能让计算机告诉你任何图片上有什么,Google甚至在训练机器自己玩游戏。未来AI会得到广泛应用,机器既会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也会通过试错学习。未来人们会与机器人一起工作,IQ将成为一种服务并形成网络效应,未来将有数以万计的创业公司从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某一领域的工作。


未来令人难以置信,95年的人能想象今天的世界吗:手机无所不能,很多服务都是免费。我们需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我们尚处在开始的开始。我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告诉你: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尚未问世。因为我们处在变革的第一天,所以你们都还为时未晚。


Q&A


Q:在中国,哪些行业和领域有巨大的机会?


凯文·凯利: 我认为中国有丰富且宽泛的机会,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会形成很多生态。比如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中国会有成千上万的公司。我认为我们要资助相关行业的研究,比如机器人。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机器人制造国。另外一个是医疗健康领域,我们要收集足够多的健康相关数据并为我们所用。要发展医疗,为大量的老龄化人口服务。中国没必要再去和硅谷拼软件了。


Q:未来中国城市化有哪些机遇?


凯文·凯利: 我认为未来中国城市的很多模式,包括交通模式、工作模式都会变化,但不认为城市的物理外貌如街道等会变化。


Q:能否给出排名前三最具商业前景的机会?


凯文·凯利: 第一是人工智能,第二是众包众筹,第三是更个性化的沟通,因为沟通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其他技术成为可能。


Q:你怎么看待电子内容的分享和盈利?


凯文·凯利: 如何平衡电子内容:影视、音乐、书籍等的免费分享和收益确实是一个问题。在新的环境下,你需要通过不能复制的东西盈利,一个典型不能复制的东西是即时性,我为即时付费而不是为内容本身。另一个是个性化,拿音乐来说,我不为音乐内容付费,而为音乐的个性化服务付费。未来盈利要专注于体验而不是内容。


Q:怎么看待技术给我们同理心造成的影响?


凯文·凯利: 我觉得技术本身确实可以扩大我们同理心的范围。回顾人类历史,你会发现我们同理心的范围在变得越来越大,先从个人到家人再到部族、国家甚至是不同种族,包括动物、植物,未来我们甚至会对机器人产生同理心。这也是一种伦理上的进化过程,技术推动我们伦理的进化。


Q:如果人工智能有一天超过人类,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该怎么教育年轻一代人?


凯文·凯利: 这个问题很好,我想引用毕加索的话:计算机只能给你答案。我们未来的世界充满答案,是人工智能免费给我们的,但是要让人工智能提出好的问题则很困难。人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出好的问题,这很有挑战性,只有好问题才能找到好答案,问题是答案的起点。


另外一点,人工智能会用在人类不应该做和无法做的领域,如在生产线上重复操作和统计大量数据。还有一些工作人类能完成得更好,但是我们还没有想到,所以人类的工作是去创作更多新的工作机会再把它交给机器人做。 未来真正的工作技能是学会怎么跟人工智能合作 ,就像现在你知道怎么使用计算器,使用办公软件一样。人工智能一点也不会像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是跟人想得不一样。


Q: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十分传统,想问未来教育产业的模式会是怎样的?


凯文·凯利: 我把教育分成不同阶段,不同阶段不同讨论。在小学初中,人格的梳理比获得信息重要得多,我认为在这块技术的作用最小,需要的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传授。而高中的教育需要引入AI,需要很多年尝试和变革。大学教育更是会变得无法想象。


Q:中国的产业升级即没有如德国般的传统优势,也没有如美国般的创新优势,请问出路在哪?


凯文·凯利: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问题是创新不足,创新需要两点:1、对失败的容忍,2、对权威的质疑。中国的文化使得还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来培养创新文化。

虎嗅个人微信号huxiu302,欢迎勾搭,勾搭时注明工作背景(如创业者、营销人)哦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