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p、大众点评同时陷入收购传闻,这是巧合吗?
不知道是不是58与赶集的合并让大家脑洞大开,这几天,业内又爆出了点评即将被美团合并的消息,还有鼻子有眼的说,“背后投资人已经达成共识,张涛都没说话权利。”
无独有偶,在大洋彼岸,同为点评类网站的Yelp上周也传出谋求出售的新闻,潜在的买家名单包括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等巨头。
暂且不论到底是创立于2004年的Yelp是美国版的大众点评,还是2003年成立的大众点评是中国版的Yelp(这个问题跟裙子是白金还是蓝黑一样无解),这两位都是O2O市场当之无愧的先驱,在这两年O2O成为风口之前已经默默耕耘了十多年之久,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常年陷入被收购的传言。
先说Yelp。2009年谷歌和雅虎先后发出了5.5亿美元和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Yelp联合创始人、CEO杰里米·斯托普尔曼当时不为所动,坚持到2012年成功实现IPO。但在接下来的三年里,Yelp并没有实现杰里米“真正做大做强”的目标,股价持续下跌,市值从巅峰时期的50亿美元跌到现在不到30亿美元,跟没落的AOL持平,直到现在又陷入求收购的境地。
大众点评也一直绯闻缠身,传闻中的买家从百度、阿里到腾讯,传了个遍。直到2014年年初,腾讯收购大众点评20%股权,暂且把另外两家排除在外,但这次入股被看做是一个折衷的方案,究竟选择独立上市还是被一家互联网巨头并购,仍然是大众点评CEO张涛几乎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的问题。搜搜大众点评的新闻,看到的都是“苦等上市窗口”,“大众点评会成为下一个被收购者吗?”之类的标题。
要知道O2O是现在最火热的概念,这一领域的领先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追捧之下身家节节攀升,Priceline市值630亿美元、Uber估值500亿美元、airbnb估值200亿美元,最近合并的滴滴快的、58赶集也都在百亿美元以上,美团在去年融资时估值达70亿美元,但为何大众点评和Yelp的体量却仍然停留在三四十亿美元,由此沦为更大公司的猎物,Yelp哪怕上市也难以独善其身?
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没有抓O2O的核心——交易。
Yelp和大众点评早年都是以信息模式起家,收入来自于商家广告,基本上是媒体模式,虽然过了一段躺着挣钱的舒服日子,但2008年以来就受到从交易切入的团购模式的挑战。
原因很简单:
在O2O领域,用户获取信息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完成交易
因此,互联网由信息模式向交易模式转型是大势所趋。只停留在信息层面,不能引导他交易,价值自然有限;而交易平台会随着交易的增长不断产生更多、更可靠的评价,价值会越来越大。
Yelp和大众点评并非没有看到这一趋势。Yelp在2010年8月推出团购服务Deals,大众点评在当年观望了半年之后也推出了点评团。但遗憾的是,Yelp的团购业务基本上是打酱油的,Yelp2014Q3财报显示,包含Yelp Deals在内的其它服务收入仅占其总营收的8%,92%的收入仍然来自广告。大众点评虽然没有Yelp那么保守,但战略也是多次反复,一会说要全面进攻、决战美团,一会又说团购并不适合作为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长期固守在一二线市场,没有迅速和坚决的下沉到三四线市场,以致殆误了战机,把团购的头把交椅拱手让与美团,交易额体量不足后者一半,去年下半年大众点评又猛推了一段O2O广告投放平台,大有重回广告模式的势头。
Yelp、大众点评面对团购业务的纠结可以理解。团购是高投入低毛利的重模式,与低成本高利润的广告模式在虐心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团购需要倚重大量的线下销售队伍,对于一个小而美的媒体来说,意味着整个公司基因的转变,Yelp在权衡后基本算是放弃了这种改变,大众点评相对更有野心,但把自己从一个小资公司活脱脱逼成一个狼性公司,其间引发的管理层动荡、大批老员工出走等一系列内部问题,说多了都是泪。
Yelp和大众点评也一直试图在创造比团购更高级的概念,在资本运作上长袖善舞。Yelp在排队和订座领域收购了SeatMe,在外卖领域收购了Eat24,但SeatMe覆盖的餐厅数量远远落后于OpenTable,Eat24更是不及美国最大的外卖网站GrubHub。大众点评也投资了饿了么、美餐网、天财商龙等一大票企业,但除了饿了么算是第一梯队公司,其他的都算不上主流企业,美餐网被接盘时更是濒临倒闭。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资本运作更多的是为了拼凑概念。线下的短板,让Yelp和大众点评无力亲力亲为的进入到外卖这样的垂直领域厮杀,而真正牛的企业又是买不到的,于是,拼凑出这样一个三流公司组成的“失败者联盟”,杀伤力能有多大,不用想都知道。
总之,十多年历史的Yelp和大众点评,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是骨灰级的存在,他们虽奋力抓住这个时代,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