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尘埃落定,我们才能想清楚互联网的本质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阿朱说 (ID:azhushuo) ,作者:吕建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互联网


互联网从1969年发明以来, 到2019年已经50年半个世纪。


70年代,互联网在高校与研究机构流行,主要用FTP上传下载程序。Bell实验室发明Unix就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开来。


80年代,大学生从大学毕业,把互联网带到了企业。SMTP电子邮件在商业界流行。


90年代,由于欧洲原子能机构的研究员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于是发明了HTML网页、Http访问协议。1993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生安德森开发出了Mosaic浏览器来访问网站 (三要素:URL资源位置、Http访问协议、HTML格式) ,于是,1994年,互联网在老百姓群体中风靡,人人都以拥有电子邮箱和个人网站为荣。1995年,Yahoo、Amazon成立。


二、数据传输网


互联网在70年代,还是主机和主机之间凭借同轴电缆的互联,就相当于咱们中国人认知的局域网。


到了80年代,个人电脑流行,Modem也被发明出来。Modem把电信信号转化为计算机信号,这是CT业和IT业的结合。个人电脑可以通过Modem来拨号上网远程访问互联网主机来上传下载软件。


1989年,Bell实验室发明了ADSL通信技术,可以使用普通电话线做到高速数据传输。咱们中国在2001年搞互联网提速降费,这才导致2003年盛大网络游戏的火爆,当年在地下室吃泡面度生活的摇身一变成百万富翁。这就是网速的力量和网络的普及。


2008年,我国为了迎接奥运,再一次搞提速降费、光纤入户。而且2008年,我国还是为了打造科技奥运,正式发布了3G牌照。 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同一年并进。 其实,2007年iPhone已经发布。其实,2004年,中国移动已经发布GPRS,大家已经用GPRS上手机QQ。其实,2001年,Symbian智能操作系统已经发布。


到了2013年,我国又发布了4G牌照。2013年,我国WiFi无线上网也已经在老百姓中普及。其实4G是电信业的技术,而WiFi是IT计算机业的技术。


三、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从1995年在老百姓中爆发的时候已经有了 商业模式


网景浏览器是收费软件。不过1995年微软在win95中捆绑了免费IE浏览器,网景就不行了。


Hotmail电子邮件服务是收费的,1997年被微软收购。


Yahoo也探索出了内容免费、门户广告收费的模式。


B2C Amazon一开始就是卖东西收费。C2C平台Ebay也是从一开始就收抽成。


1997年,Oracle研发负责人出来创业,搞了SaaS ERP:NetSuite。1999年,Oracle销售副总裁出来创业,搞了SaaS CRM:Salesforce。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一帮做靠风险投资做互联网、想靠免费做大流量然后靠广告变现、然后上市IPO退出的创业企业,这时无法融资无法上市,只能被迫转向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应用,如基于互联网的B2B电子商务采购供应链。


一帮从企业IT厂商出来的人 (如NetSuite、Salesforce) 想做互联网,和一帮从互联网出来的人,相融,造就了现在独特的SaaS:这就和互联网网站一样,只不过它提供企业用的功能。


如果你想不通现在SaaS应用为啥是:多租户应用架构、公有云部署模式、订阅收费商业模式,那么你想想它来自于互联网就明白了。


所以从经典企业软件过来的人,习惯了一个客户一套软件、定制开发、持续运维年度服务支持费,就不容易想明白SaaS模式。


1996年,中国万网就成立了,提供域名注册服务、网站建设开发服务、网站托管服务、电子邮件托管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


在1998年,美国的RackSpace公司成立,它提出了ASP (应用托管服务) 的概念,企业你把服务器、网站、电子邮件,甚至应用程序 (数据库/中间件) 都托管在它那里,它统一运维 (部署、配置变更、升级、迁移、备份恢复、日志监控、异常追踪、安全防护) 。RackSpace也是OpenStack开源云管理平台的发明者,现在你明白了它为啥要发明OpenStack了吧。一切事情都有因果。


四、从企业到互联网


泰勒总结科学管理实践经验的来源是:伯利恒钢铁公司,一个靠并购合并而来的托拉斯专做生产的工厂,由分布在美国很多地方的很多钢铁工厂组成,需要标准生产方法来达到多工厂的最大化生产。


到了191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产生,福特已经发明了汽车生产自动化流水线,也引入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而且建立了产业链一体化集团: 围绕汽车制造,在福特汽车工厂周边建立了配套的玻璃厂、轮胎厂、沙发厂……毕竟当时汽车产业还很早期,想大规模生产,但又没有成熟的产业链配套,只能自己建。


通用汽车,则是美国最大的马车制造商杜兰特看到马车即将衰落汽车即将崛起,于是通过并购的方式并购了许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汽车公司。后来把CEO的位置交给职业经理人斯隆。斯隆用了事业部的这种组织形式进行了集团统一管理 (统一财务、统一人力、统一流程制度) ,而把具体的各个品牌汽车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生产、销售、维修……都下放给了具体的事业部。


虽然全球化随着大航海的开启早就过了500年了,但是大家还都是各洲自行开展生意然后合并报表的模式。到了1970年代,日本崛起,日本汽车入侵美国。美国汽车产业惊醒, 美国产业界在美国全球治理体系的支撑下开始全球产供销研的布局与整合。


到了1980年代,耐克更是变革产供销研整个产业链,研发和大牌设计师工作室合作、供应链全球采购并委托给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公司、生产用亚洲代工、质量管理委托给专门的质量管理公司、品牌塑造委托给专门的4A公司、销售委托给代理商渠道。这就是产业链走出自己100%的内部资源,走向了社会资源的战略合作。用一个式子表示就是: 产供销研链条各个环节x(自我资源+社会资源战略合作)。


到了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已经产生了Ebay这样的平台以及Amazon这样的自营电商,当然Amazon后来也搞了自营+第三方上架平台。这比耐克更前进一步。立足美国,24x7运行、面对全球消费者、 跳过所有中间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 消费者自助购物自助支付不需要销售员接待和咨询交流。


我过去也说过ERP-企业资源计划,不外乎是:


企业四大流程:产供销研;

企业四大资源:物料与设备、人和钱;

企业管理四大动作:PDCA。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把四大资源,用PDCA的管理方式,附着在四大流程环节上,做到四大资源的最佳组合ROI。


五、互联网理论


我手里有三本书:


一本书是尼葛洛庞帝在1996年出版的书:数字化生存,集结了他在1991~1994年在连线杂志专栏上日常写的各种文章。这本书帮助我思考老百姓的互联网应用的思想。


一本书是比尔盖茨在1999年出版的书:未来时速,通过数字神经网络来加速商业,他从企业角度想象了互联网的用途。


最后一本书是连线杂志的总编KK写的:失控。失控这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系统动力学和控制论思维来试图解释互联网思想,描写了聚集、涌现、反馈这种互联网现象。另一部分是描述了他对未来技术产生的应用的想象:如电子商务/产业链协同、数字货币、数字孪生/IoT物联网等等。


我一直很奇怪, 互联网这都发展50年半个世纪了,为啥对于互联网的理论如此之少。 我特别想了解:互联网的要素、特征、发展规律,以便我来思考Web1、Web2、Web3,以及各种所谓的互联网创新的本质。但是很不幸,很少很少。


倒是在2015年,互联网普及20周年之际,中国出现了一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的图书。有的人说了9种互联网思维,有人说了27种互联网思维,还有人说了40种互联网思维,我在想,有没有人罗列一个100种500种互联网思维。呵呵呵,这都是相。


不过我也比较释怀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和100年前企业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一样。当时泰勒在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时,当时也是一堆人争论: 实践派 VS 理论派。 其实管理在人类一万年前已经产生了,当时就有洞穴人首领来分配谁来打猎谁来守火堆谁去打水采摘。


一个企业,没有战略也有事实上的战略、没有管理也有事实上的管理、没有流程也是事实上的流程,只不过不显性、不大规模统一、不能科学推导不能重复验证重复实现,都属于领导者的艺术和灵光一现。直到现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仍然喜欢把专业优秀者提拔为管理者,认为不懂专业就不能管理,不懂专业就容易被下边人骗。


其实这问题,在美国100年前已经解决了。比如:泰勒是把管理从专业中提炼了出来,而法约尔也分离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福特蓝血十杰和通用汽车斯隆都证明了一般管理者是可以胜任的。所以说, 从管理实践到管理理论到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到科学管理的实践,经历了长达一万年。 所以,互联网发展了半个世纪没有产生针对性的科学理论,也情有可原。


六、我的互联网思想


不过我也梳理了一下所谓的我总结的互联网思想。


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互联网, 肯定是网啊, 而不是链,更不是点。这个,咱们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就学过。所以我说过:不管是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还是工业物联网,都要遵守网状这个特点,1:N不是网。


所以,我过去讲过互联网的要素就是: 点、边、互。 看一张网的价值,就看这张网有多少个点 (网的节点) ,这些点产生了多少条边 (网的密度) ,这些点和点之间的交互 (交互频次、交互价值) 。所以点、边、互这三个要素特别符合互联网这三个字:先联成网,然后双向交互。我过去用《 下一个数字广告模式是什么样? 》来举过例子。


互联网的文化是什么?我个人感觉是: 平等、开放。 因为只有平等,才愿意开放,只有开放才能连接,只有连接才能成网状。只有平等,才愿意交互。所以做互联网应用的互联网公司也具有同样的互联网文化:上下平等、内外开放。


互联网的规律是什么呢? 当然是规模效应。


网状结构 (点又多、网又密、点和点之间的交互又多) 就能形成网络效应,网络效应就会形成规模效应和指数级增长。所以你一旦编制成一张网,你睡着也能挣钱。所以如何卷入更多的点、如何让点和点连接成边,这是大家都关注的事。


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各种行动和手段:如为了最大化海量用户喊出一句得X丝者得天下 (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人最少-初高中文化人最多-乃至老人和孩子) 。所以你看现在中国互联网,老人们在抖音自拍展示、拼多多拼团买东西、微信视频交流,玩的最欢。为了这帮规模最大学历最低的海量用户,必然就兴起了: 简约主义/别让我思考/少就是多的设计文化。


规模效应是最容易形成垄断地位的。 所以咱们经常听见一句话叫:在互联网上只有第一第二没有第三第四。所以如何快速形成规模效应,成了大家最关注的事。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各种行动和手段,其实都是围绕快而干的:如引入大规模资本来烧钱、引进大规模的高级人才、大平台小敏捷扁平组织形式与自主管理模式、多团队重复搞事赛马机制、快速迭代开发持续改进模式。


围绕只有第一第二没有第三第四,就形成了极致/用户尖叫/口碑的做事文化。


围绕用户需求:埋点跟踪其实是从技术角度来探求海量用户的痛点或引爆点的,而用户参与其实是从运营角度来探求海量用户的痛点或引爆点的。


但是,一个互联网也不能都是最终用户,这就不能成为商业了。商业是讲究商业模式的, 而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 我们就讲讲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一张网,利益相关者是很多的,还是按照产供销研有供应者、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而资源仍然是四大资源:物料 (物理物料和数字物料)、设备、人(甲方消费者-乙方供给者员工) 、财 (资本)


只不过,在互联网上,这些资源都是社会化资源,而不是100%自我资源或战略合作资源。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 突破了一个企业的资源边界和能力边界,互联网本质上是属于社会形态的, 而不是遵循企业单点规律。所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打造一个网状的平台,让利益相关者都在这个平台上搞事,我来在他们交互过程中插入广告或交易过程中抽水。


面对海量的利益相关者,那互联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个人认为: 数智技术。 通过数智技术以机器为主以人为辅,让这些社会的海量利益相关者相关供需撮合在一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阿朱说 (ID:azhushuo) ,作者:吕建伟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