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就能看,传统电视模式在流媒体“借尸还魂”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当美国卫星电视巨头DirecTV和Dish去年窘迫到一度谈判合并, 康卡斯特宣布分拆有线电视台资产 时,传统电视行业的警报持续拉响。


但在另一条战线, Netflix的低价广告层用户在5个月内从4000万飙升至7000万 ,广告收入贡献了关键增量。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名为FAST (Free Ad-Supported TV,免费广告支持电视) 的模式, 延续了传统电视频道的“被动观看”体验,又嫁接流媒体巨头的技术基因和用户基础。


看看国内的各大平台大屏客户端,优爱腾芒的模式和电视机默认类型相似,要用遥控器选择节目收看。不过,B站的云视听小电视和西瓜/抖音的华数鲜时光,已经是短视频优先,开机直接进视频,上滑下滑无限轮播的样子了。


国内业界其实也对FAST商业模式早有研究,乃至直接用在了对外传播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更于2024年8月推出中国首个FAST制播平台,首批上线“hi Drama!”影视剧频道和“hi Life!”生活纪录频道,与玻利维亚等国共同启动优秀国剧的海外传播。


以下就让我们一窥这种“复古风”电视模式的究竟,看看它除了海外市场之外,是否也会影响我们手中的遥控器。


颠覆电视台之后,流媒体“复刻”了它们


打开Tubi,就像回到上世纪90年代打开电视—— 节目自动播放,中间插播广告,但完全免费。 FAST的本质是将传统线性电视频道模式搬上流媒体平台,通过广告而非订阅盈利,可以类比国内视频平台的“免费专区+轮播频道”。或者说,不属于电视台序列,由广电网络公司歌华有线主办的“重温经典”频道也可以看作类似的例子。


FAST这种“复古创新”正席卷全球市场。Horowitz Research数据显示,66%的美国观众每月使用FAST服务,53%用户因此减少付费订阅,Tubi、Pluto TV等平台月活突破7000万。


Horowitz Research执行副总裁Adriana Waterston指出,“FAST实际上是点播流媒体过度膨胀后的市场纠偏。”当用户面对10余个订阅服务、年均支出超1000美元时,“被动观看”反而成为解脱—— 73%的用户认为“有内容自动播放的电视更有趣”。


FAST让大平台及中型免费平台重复利用片库历史内容,也给了新闻和体育节目新的生命。BBC新闻频道通过AMC Networks落地美国,将其美国覆盖量翻倍。几大新闻网络都推出了可在YouTube免费观看的24小时新闻频道。


体育节目作为内容库“皇冠上的明珠”,也在积极拥抱FAST模式。 NBA与Roku合作推出首个体育FAST频道,Amagi报告称FAST体育内容收视率同比激增150%。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今年“超级碗” ,因为Tubi在不用流媒体订阅的情况下免费转播了整场比赛,使得超级碗收视率再创历史新高。


Amagi报告显示,北美市场体育FAST频道收视增长达三位数,欧洲市场增长近五倍。英国区域体育联盟通过FAST触达传统付费电视未能覆盖的观众,广告主对体育直播时段的投放需求增加67%。


算法广告挑战观众极限,国内引进为时尚早


与传统电视频道相比,FAST的差异化竞争力,在于算法驱动的编排方式进化。FAST平台可通过算法自动编排内容,生成 千人千面的“专属频道”


例如Fubo TV的“即时头条”功能, AI剪辑福克斯、CNN等同题新闻片段,实现跨平台的内容聚合。 这种“货架扩展能力”使FAST频道数量呈指数增长——Amagi数据显示,2023年新开频道贡献了30%的收视增长。


广告动态插入技术使BBC在不重建分发网络的前提下实现新的商业化方式。迪士尼借FAST将ESPN用户流失的压力转化为广告收入,近1/3的Disney+用户选择含广告套餐,贡献了60%的新增订阅。


对于广告主, 程序化广告投放使FAST千人成本 (CPM) 仅为传统电视的1/3, 吸引宝洁等品牌将预算向算法推荐场景倾斜。


FAST的爆发引发了新一轮行业洗牌,这也体现在对一级入口的争夺上。Roku凭借硬件入口优势占据了美国OTT行业的25%市场份额。三星、Vizio等电视厂商也在加速通过预装FAST应用争夺家庭入口。


但该领域的挑战同样尖锐。亚马逊关闭Freevee,折射出内容成本上的压力。独立FAST平台在迪士尼、Netflix将FAST与订阅服务捆绑的情况下,面临被吞并的风险。


此外,用户也会在广告比重失去平衡的时候重新开始抱怨。Parks Associates调查显示, 57%的用户抱怨FAST广告频次过高、体验割裂。


尽管FAST模式在海外高歌猛进,但其成功依赖海外特定的土壤:美国的流媒体和有线电视年均订阅费用超1000美元,催生普通家庭的“订阅疲劳”。


但如同上文的类比一样,国内市场的“免费+增值”模式已显现出和FAST相似的逻辑。只不过,国内的传统电视台数量远多于美国,有线电视的性价比依然不减,对不习惯智能电视的老年人仍有刚需吸引力。


即使是年轻人,也在通过“一根铁丝”捣鼓DTMB试图“白嫖”有线, 我们还远远没到流媒体复刻传统电视的“先破后立”之时。


或许未来的考验在于,谁能将FAST轮播的“被动体验”与本土用户的内容偏好、广告耐受度结合,找到比贴片和植入广告更“性感”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娱乐资本论 ,作者:James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