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保本保息”时代结束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 ,作者:汪青,原文标题:《银行理财“保本保息”时代结束:自购队伍再扩容5家豪掷28.5亿元 投资者购买意愿或降低》,题图来自:《大空头》剧照


自光大理财宣布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理财产品后,日前南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和招银理财相继宣布加入自购大军,5家自购规模达28.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大手笔回购不同的是,多位投资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达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意愿正在降低,同时将降低银行理财配置占比。


“这几天之前亏损的本金正在慢慢回血,等到期后我就赎回来。最近也咨询了一些银行,准备去抢个大额存单。”4月7日,上海市民朱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此前已被告知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但是真正体验一次后,还是没办法接受银行理财没利息还要亏本金。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时代到来,理财产品打破刚兑是必然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需要及时跟进,理性看待净值波动,毕竟银行理财产品相对稳健的风格仍未改变。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应及时调整策略。


一、自购队伍再扩容


随着近期银行理财市场收益波动,不少持有的投资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银行理财“保本保息”时代宣告结束。


在此背景下,光大理财于3月23日宣布以自有资金2亿元进行回购,成为业内首家自购银行理财子公司。


记者梳理发现,至今不足半月,目前共计有光大理财、南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和招银理财5家理财子公司宣布自购,分别豪掷2亿元、5亿元、6.5亿元、10亿元和5亿元,共计28.5亿元。


3月24日,南银理财宣布投入公司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自家旗下9只混合类理财产品有。


3月26日,中邮理财出手自有资金约6.5亿元自购旗下管理理财产品,并计划择机申购该公司旗下管理的混合类 (财富鑫鑫向荣、鸿元系列) 及固收+ (鸿锦系列) 理财产品。


4月2日,兴银理财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信心,兴银理财将以自有资金约 10 亿元投资该公司管理的兴睿系列、睿盈优选平衡系列、睿盈年年升系列、悦动系列及ESG兴动系列等理财产品。


同日,招银理财也宣布将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公司旗下理财产品。此外,招银理财披露,截至3月25日,公司高级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自持公司理财产品的合计金额已超过其去年薪酬的合计金额。其自持理财产品覆盖日开滚动、丰和、青葵、金鼎、丰润、卓远、智远、睿远、全球动量、FOF及权益类等各大系列产品,其中R3及以上产品占比超过70%。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掀起“自购潮”,一位股份制银行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整个三月市场都出现较大波动,在此背景下选择自购也是给市场传递信心的一种表现,预计后续还会有公司跟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出手自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释放理财公司对资本市场与相关产品收益前景乐观预期;二是释放理财公司认为目前向产品的估值处于偏低水平。


“综合看,目前国内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友好,权益资产估值从横向与纵向看均处于低位,对后续整体权益市场走势偏乐观。”周茂华认为,今年较为特殊,由于股市、债市受全球环境影响,波动较大,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出现了不少产品破净 (浮亏) 情况。目前,国内权益市场估值底部,基本成为共识。随着市场情绪趋稳,市场信心逐步回暖,理财产品估值将随之回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剔除近6月无净值的产品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27324只理财产品,其中破净理财产品数量为1372只,约全部发行产品的5.02%。而这一数据相较于3月23日的1452只,则有所下降。


二、投资者或降低银行理财配置占比


记者调查了解到,相对于理财子公司坚定看好自家产品,不少银行理财投资者却在想办法在产品到期赎回后另寻“新路”。


朱小姐对记者表示,此前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近期要到期,谁能想到计划买个收益不到3%的理财产品还要被亏损本金。最近在看一些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最起码保本还有稳定的收益。


“最近密集咨询了好几家银行,相中的那家银行理财经理和我说最近像我这样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转道来买大额存单的客户特别多,并且有些银行大额存单近期额度就要满了,需要自己定好闹钟掐点去抢。”朱小姐说,身边的亲朋好友此前都或多或少的配置了银行理财产品,最近了解了下来,亏损的人还是不少,就算有收益也是特别低。因此,都考虑到期后还是买定存,放心也省心。


另一位陈小姐亦表示,未来还是会将定存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中的大头,在产品到期后将逐渐减少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


记者了解到,最近作为一名银行的理财经理实在也有点难。


“每天最大的工作量就是安抚客户因亏损导致的负面情绪,基本上一天被客户催问几次购买的理财产品什么时候可以回本,实际上在他们购买产品前我们都已经按照要求告知他们现在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陈健对记者表示,“还有不少理财客户要求给他们推介一些保本稳收益的产品,例如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类。甚至表示利息低一点都没事,只要不亏本金,少赚就少赚。”


陈健对记者表示,此前就有和客户建议如果不能承受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可以选择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尽管收益不高,但风险低还可以获得固定的正收益。不过,当时很多客户并没有听进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个人投资者仍是银行理财的主力。根据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8130万个,其中个人投资者仍占据理财市场绝对主力,数量占比高达99.23%。


那么,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如何破局投资者意愿降低?


周茂华对记者表示,首先作为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与近期净值波动,从占比看,破净理财产品占比仍较低。而从银行理财子公司中长期发展看,需要理财子公司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加强权益类资产等方面的研究;增强创新能力、丰富产品体系,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比如提升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配置能力,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调整配置资产期限与权益类资产比例等。


实际上,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策略调整方面也有所行动。


日前,工银理财发文称,在市场风险释放过程中,投资团队也在及时调整策略:首先,通过调整债券组合久期、控制利率风险、提高票息收入等方式稳定固定投资,充分发挥高票息资产的“稳定器”作用;其次,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坚持多元均衡配置策略,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降低单一资产和策略的波动风险;最后,根据市场形势灵活调整股票仓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力争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提高风险收益性价比。


在招行业绩发布会上高管在回复时亦表示,将结合银行客户对于低风险配置的要求,加大固收类产品的投放,满足投资者低风险偏好;同时对权益类资产,加强投研能力建设,适当延长封闭期;此外,加强资产配置,尽量减少回撤;四是加强投资者教育,认识到价格波动是常态化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 ,作者:汪青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