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政策“黑天鹅”,击碎了预期中的美国旅游旺年。
美国商务部国家旅游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3月赴美游客人数同比下降11.6%。 2025年前三个月,赴美游客数量为710万人,同比减少了3.3%。
这与去年的美国旅游热度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赴美国际游客超过7239万人次,同比增长9.1%。
不少旅游机构原本看好今年赴美游行情,认为外国游客人数会继续增长,但现在纷纷下调预期。旅游预测公司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去年预测,2025年,美国国际游客数量将同比增长9%。然而面对当下情况,该机构迅速修改预测称,美国国际游客数量将由涨转跌,同比下滑9.4%,同时国际游客在美国的消费总额将减少90亿美元。
美国旅游业陷入衰退之际, 中国以及亚洲旅游业快速兴起。 中国相关机构的统计显示,在2025年一季度,北京、上海和深圳外籍游客数量普遍增加约四成。比如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2025年一季度,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突破110万人次,同比增长44%。
一、西欧和加拿大赴美游客数量锐减
美国商务部国家旅游办公室数据显示, 来自西欧和中美洲的游客数量减少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西欧、亚洲、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赴美游客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7.2%、3.4%、12.4%、10.4%和23.9%。
作为美国最大游客来源国的加拿大,2025年3月的游客数量也急剧下滑,旅行预订网站加拿大飞行中心旅游集团表示,3月前往美国目的地的休闲预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由于需求不足,加拿大航空已减少飞往佛罗里达、拉斯维加斯和亚利桑那的春季航班。
变化的背后是 全球各地民众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以及对美国旅行的担忧。 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反复暗示加拿大将成为美国第51个州,引发了加拿大人的强烈不满。此后,美国政府对加拿大收取25%的关税,进一步激发了矛盾。
同样,欧洲民众抗议特朗普政府的情绪,也在美国对欧盟加征25%的关税后被再度点燃。欧洲民众发起抵制美国商品的行动,许多人不再购买美国品牌的产品,如特斯拉汽车、费城奶酪、奥利奥、麦当劳咖啡等。
旅游业也遭受打击。新华网报道称,目前德国赴美旅游市场已降温。“在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前,赴美旅游预订仍保持增长,但随后逐步转为下降。”德国施图迪奥苏斯旅游公司发言人说,“目前几乎没有新的赴美预订。”
英国、德国、丹麦、芬兰等国陆续发布了美国旅行的风险提示, 告知本国公民在持有签证或旅行授权电子系统 (ESTA) 入境许可情况下,依然有可能无法入境美国。
在赴美旅游的意愿减弱以及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美国达美航空总裁豪恩斯坦 (Glen Hauenstein) 表示,该公司来自加拿大的预订量“大幅”下降。基于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该公司撤回了2025年的盈利预测。
据统计,每年旅游业为美国经济贡献了2.3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2.97%,支撑着950万个就业岗位。
二、中国北上深一季度外籍游客增四成
与美国旅游业衰退形成对比的是亚洲旅游业的兴起。澳大利亚统计局2025年2月的统计显示,该国居民对美国旅游的热度持续下降,新西兰、印尼、日本、印度以及中国成为当前最受澳大利亚居民欢迎的旅行目的地。
中国几大口岸迎来了外籍游客旅行的小阳春,北上深一季度外籍游客增四成。
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2025年一季度,北京口岸入出境外国人数量突破110万人次,同比增长44%;上海边检总站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口岸出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达265.1万人次,特别是在上海空港口岸 (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口岸) ,上海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外籍人员241.7万人次,同比增长49%;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深圳各口岸入出境外国人157万人次,同比增长39.5%。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统计,2025年一季度,江苏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近7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超10亿美元,同比增长均超过50%。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中表示,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增长态势明显。
除中国港澳台地区仍是首要的入境旅游市场,在免签政策拉动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成为恢复最快的外国客源市场,也有更多来自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墨西哥等新兴潜力客源市场的游客选择来华旅游。
上述报告指出, 入境旅游已成为彰显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随着入境旅游签证、支付、住宿等便利化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2024年入境游市场恢复增长态势明显。今年一季度,海外民众对来华航班和住宿的搜索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未来一段时期,来华旅游需求将持续提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作者:陈亮、王静仪,编辑:王静仪,责编:张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