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最后一次登上新闻头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阑夕(ID:techread) ,作者:阑夕,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ofo还顶着“新四大发明”的赞誉在资本市场左右逢源的时候,可能没人想得到
这家公司最后一次登上新闻头条会是它的短信验证托管到期,以致于App彻底无法登录。
此时,还有数千万用户排在退押金的队列里,尽管要回这笔钱的希望已经相当渺茫,但是作为年轻人的第一份债权念想,如今连打开这张借条的机会都泯灭了。
回望过去,ofo就像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浪潮盛极而衰的一个标志, 它象征着那个“挟流量以令巨头”的时代暮光,极尽娇宠而又意气风发,增长带来的力量看似无所不能,也蛊惑了一批批最聪明的头脑。
我总会想起一个陈旧的笑话,说是在电梯里有一个人,持续不断地做俯卧撑,随着电梯从1楼抵达10楼,有记者守在门口问他如何做到如此迅速地攀升,而他则回答表示都是因为做俯卧撑的姿势足够标准。
这不是在鞭尸或是打脸,我们都亲历了那么一小段无比顺利的路,如巴菲特所说的有着“很长的坡、很湿的雪”,路的两旁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每个走上去的人,都会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
也许细节上总能在事后抠出大把大把的错误,但傻呵呵的乐观本身,并没有错。
我还记得ofo融资过剩的时候,出海也是它的战略方向之一,这没毛病, 有毛病的是,它选择的出海国家之一,是荷兰。
荷兰不是河南,不靠胡辣汤吸粉,而是以骑行王国闻名,全国1700万人口,总计拥有2300万辆自行车,不仅是车比人多,政府预算对于绿色交通的补贴更是长期居高不下。
我很想知道,是一种怎样的智力活动和无畏精神,促使了ofo觉得自己的那套模式可以在荷兰也畅通无阻,在一个人均拥有1.4辆自行车的国家,说服国民付钱租用300块钱造价的小黄车?
提供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的畅想固然可以说是科学的客观规律,然而实际上它既不客观、也不规律。
相比新意甚少——高杠杆的增长方案——的蹿升经历, ofo的坠落过程更加接近新闻富矿 ,过去这些年里,但凡有名望的科技媒体,都没错过这个特稿选题。
风口骤停的始末已经被讲过太多次了,即使版本不一,所有线索的指向性也都没有太大差别, 创始人始终坚信手握主角的剧本,却被耐心耗尽的产业资本划入止损名单,最后实现了一个只有自己受伤的世界。
就连这几天话题拉满的“并购之王”包凡也没敢趟进这滩浑水,他选择担任了ofo最大竞争对手的财务顾问,并成功完成了卖给美团的交易,在庆功宴上,包总不无骄傲地说摩拜的投资人没有一个亏的,最差的也有20%的回报率。
有一说一, 上岸者做什么都会显得是对落海者的嘲讽。
所以共享单车还是一门好生意吗?涂有各种色彩的自行车依然停满了住宅区和商业街, 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短途代步工具,它的功能性价值从来没有被否认过。
唯一被高估的,是将这些自行车和它们身上的二维码视为通往一切的入口,交通的入口、支付的入口、消费的入口。 这种遐想在过去十来年的互联网里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了,参与者们一厢情愿地构建故事,然后又亲手戳破了每一个弧光万丈的泡泡。
人类发明了很多商业概念用以描述这样的场景,回归理性,价值重估,技术性调整, 但是归根结底,逼迫市场面对现实的依据,是真实行为和计划愿景的背离。
就好比说,共享单车,只是共享单车而已,它的使命就是把用户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加戏,也容不下命比天高的野望。
ofo的所有失败,都在于它的对手都认清了事实,但它不信,于是高楼坍塌,宾客四散, 很多人耿耿于怀的押金坏账,也不过是那座奢华陵墓里堆积如山的陪葬品之一罢了。
当然了,眼里有光的年轻人怀揣改变世界的理想在大城市里奔走忙碌,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无可指摘的, 事实上,怂恿离开舒适区实现跨越阶层的暴富叙事早已过气了,新的情绪价值变成了做一个普通人也挺好,追求不被压力地度过一生。
只有字节跳动的工牌梗还在偶尔唤醒死去的记忆,和其他一些互联网大厂员工曾经热衷于在社交软件上注明P8这种迷惑行为还不太一样,工牌更像是市场化环境里制造一种体制内虚像的象征,没有财务危机的大厂,就是体制内,只不过有效期到35岁。
ofo就是在这么一个转弯道上,头也不回地直行冲了出去。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写ofo这个选题的记者四处求助,想找一个手机上还装有ofo客户端的人做张报道截屏,很多人表示爱莫能助,因为无论押金退了没有, 随着这几年换手机下来,几乎没人会保留ofo的app,而它在应用商店里也早就下架了。
这是网络生存游戏的规则,生前事身后名,却连一行代码都留不下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阑夕(ID:techread) ,作者: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