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上的潮汕食品企业们怎么样?家族式集权,但注重研发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新三板上的潮汕食品企业们怎么样?家族式集权,但注重研发

作者:邹秋燕


身为吃货的指南君好奇地搜索了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挂牌新三板的食品公司,发现除了“牛肉丸第一股”汕头市潮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潮庭食品,NEEQ:837143)外,“凉果第一股”广东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粽子第一股”广东八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在潮汕地区挂牌的公司。


可怕的不是吃货,而是一班有科研精神的吃货,但是这些吃货都有着一个同样的致命弱点,比如家族式的高度中央集权,这使得这些企业最后的决策存在着重大的失衡风险,命运很容易被实际控制人的错误决策所左右。


家族式集权有风险


除了共同有“好吃”的东西外,这些公司股东人数都只有2—3人,股东人数较少。


日前,潮庭食品发布姗姗来迟的2015年年度报告。指南君发现,这家2015 年营收 1117万元的公司,只有2名股东持股,且第一大股东陈志斌持股约94.55%,另一名股东颜燕纯系陈志斌妻子的弟弟的配偶。


QQ图片20160529195611.jpg


关于年报的延迟,潮庭食品的主办券商安信证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发现该公司拟披露年报错误较多,安信证券复核时,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


QQ图片20160529195736.jpg


此外,这家公司还存在关联方占用资金问题,其中第一大股东累计占用资金31万元,而各个关联方累计占用资金为568.75万元。


QQ图片20160529195650.png


在这些财务问题暴露之后,5月上旬,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陈晓生递交了辞职报告,陈晓生辞职后继续担任公司董事。


而在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的29家潮汕新三板公司中,有15家公司的股东人数少于或仅有4人,占比为51.7%,潮汕公司“中央集权”特征可见一斑,不少公司在其年报中,都坦承由于股东人数少与个人持股比例大等原因,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而在宗族观念的影响下,潮汕地区的公司股东间也多存在亲属关系,家族企业特征明显。


饱含技术牛肉丸


为了业务更好发展,3家公司都选择了技术研发,每天正儿八经地钻研怎么做好吃的。如潮庭食品就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牛肉丸制作流程,整个生产间全部臭氧杀菌,紫外线杀菌,还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确保每一颗肉丸都不会残留制作过程中的金属物质”。


潮庭食品的核心技术为产品配方及生工艺流程。其“汕头牛肉丸制作技艺”于2015 年 6月份被列入汕头市龙湖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一种原味牛肉丸的制作方法”和“芥辣墨鱼丸及其制备方法” 这 2项发明专利。


该公司2015年研发费用约为3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86%。


QQ图片20160529195805.png


潮庭食品还郑重其事的表示,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为陈志斌和杨进校,其中陈志斌担任潮庭食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核心技术团队人员构成较为单一,容易产生人员流失的风险。如果公司未来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出现核心技术失密的情况,将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为应对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潮庭食品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并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对核心技术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八记食品也宣称他家的粽子叶充满了技术含量。如,“双拼粽子的配方及制作”就是公司拥有的一项发明专利,据说口感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性”。 2015 年 8 月,八记食品还申报汕头市科技项目 2015 年度“高新技术培育入库” 企业。2015 年 9 月,这家食品企业被金平区科学技术局认定为“2015 年金平区民营科技企业”。


靠蜜饯凉果发家致富的佳业食品则在2015 年 9 月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研究发酵果蔬汁(酵素)生产技术,进行技术创新。


新三板指南(ID:xsbzhinan)原创文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新三板指南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0504/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随意打赏

企业上新三板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