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 ,作者:林辉煌(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 ,编辑:Susu,头图来自:然一张
悲伤的大河
那天,在糖镇的一户人家里访谈。户主说自己的儿子不太聪明,应该是真的,否则他也不会找一个心智障碍的女人当老婆。老婆当然是没办法工作或种地了,生活自理都有点困难。而他在市里的一家五金厂打杂工,工资堪堪能够自己用。家里的开销完全靠60多岁的户主打点散工种点田勉强维持,虽然一个月有一千多的低保金,终究还是入不敷出。
让我真正难过的并不是这几个大人的遭遇,而是户主的两个孙子女,他不太聪明的儿子的两个孩子。大女儿9岁,在村里读一年级,小儿子8岁,马上也要读一年级。两个小孩躲在房间里,时不时从门缝探出小脑袋,小眼睛扑闪扑闪。
那个时候还属于春节期间,亲家两公婆刚好来户主家里做客,一家人也算是齐整,热热闹闹地围坐在狭小的客厅里,看着我们这群从城里来的多少有点奇怪的陌生人。聊着聊着,大人们就怂恿两个小孩子来客厅,跟我们问好。小女孩一听就溜出大门,小男孩没来得及跑掉,被大人安排坐在客厅靠门的一张小凳子上。
他没有面向我,而是背着身,望向大门外。亲家公摇了摇头,指了指小男孩,喃喃说道,以后这个家就靠他了。 望着小男孩瘦弱无助的肩膀,我仿佛从悲伤的大河淌过,默默低下了头,不让他们看到这个脆弱中年人的眼睛。
我们离开的时候,小女孩跑到巷口,目送我们。我很想折回去跟她说句什么,终究还是组织不出什么语言。这个时候的鼓励,大抵是最苍白的谎言。
童年的本质
在这一刻,我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那么多的社会科学研究,几乎都是没用的废话。我们真的应该做点有用的研究,比如说如何切实帮到这些孩子。不是给点钱那么简单,而是要从整个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体制入手。
那两个小孩子,当然只能选择在村里读书,实际上是没得选择。但凡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几乎都把小孩送到县里读书了,再不抵也是送到镇里的中心小学。而他们的家庭,不可能在县里或镇里买得起房子。能出去的都出去了,留在村里读小学的只有14个学生,都是出不去的。
后来,建筑学院的博士和华师的研究生参加了我们的教育专题调研,有一天晚上就聊起了童年的话题。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我们还有童年吗?我们还需要童年吗?那天晚上,我主要谈到了社会流动和国家介入对于童年的重塑。现在我还可以补充几句。
童年在本质上是有人陪伴下的无所事事和自由探索。 无所事事,就是没有硬性的任务要完成,玩乐和游戏才是重要的事情。自由探索,就是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自主认识过程。关键是有人陪伴,父母的陪伴和其他小朋友的陪伴。
令人悲伤的是,现在的乡村,能够留在家里陪伴小孩的家长,往往自身就是深陷困境之中的人,比如上面提到的小男孩的母亲,即使天天在家里也没有陪伴能力。而那些有陪伴能力的家长,几乎都外出了,孩子们成了留守儿童。之所以悲伤是因为这个过程几乎不可逆。
每个人的孤岛
说不可逆也不完全对,这些年来,有不少妈妈选择放弃工作,留在家里尤其是在县城里陪娃读书。她们被称为“陪读妈妈”。这时候的陪读显然是非常刻意的,跟原来在家务农时候的陪伴完全不同。在家务农的陪伴,往往是顺带的,主要是确保孩子有得吃,做错事有人能及时教训一下,开家长会的时候有人能够去参加。那个时候的学习压力也不大,放学后主要还是找小伙伴各种玩,大一点之后就要帮家长干点农活和家务,很自然的农学教育。
而一旦成为专职的陪读妈妈,她们的注意力主要就是集中在孩子的学业上面。因为全职带娃,有的是时间,也因为全职带娃付出了大成本,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自然就更高了。即使放了假,也要到各种培训机构把所有时间排满。
是啊,这样的孩子是有人陪伴了,但是再也不能无所事事和自由探索了,童年也就悄然流逝了。
实际上,陪伴孩子们最多的似乎是手机。大人不想让小孩到处乱跑,就给他一部手机,可以玩一整天。家长回到家里,一边骂小孩整天玩手机,一边也是盯着自己的手机看。以前没有手机,大人小孩之间,小孩之间,似乎还有更多的互动和陪伴。 技术进步反而让每个人都活成了孤岛。
随风而逝的童年
陪伴,说起来简单。要真正做好,真的不容易。或者精神不在线,或者身体不在线,或者注意力不在线。父母精神不在线,那真是没办法,孩子不仅得不到健康的陪伴,反而从小要背起各种责任和污名。父母身体不在线,这是城市化的后果,只能寄希望于父母偶尔回家的时候能够有更高质量的一些陪伴。父母注意力不在线,那几乎就是陪伴意识和陪伴能力的缺陷了,我看这不是一两个人的缺陷,而是整个时代的缺陷。
精神在线,身体在线,注意力在线,陪伴就好了吗?那要看家长的注意力聚焦到哪里,如果全部聚焦到学业和其他各项技能上,而一点都不关注“无所事事”和“自由探索”的时刻,那么注意力越是在线,陪伴质量或许就越糟糕。童年的丧失,这大概是为什么小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家长也越来越焦虑的根源之一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童年的丧失,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最隐秘的病症。 我们跑得那么快,都不知道把童年丢在哪里了。陪伴无能的家庭,童年缺失的社会,把所有压力都堆在教育系统上,最终只会把教育问题引爆进而演化为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让我们一起纪念那些随风而逝的童年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 ,作者: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编辑:Su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