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尚未回应的车门解锁问题,可能是关键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界面新闻 ,作者:杨诗涵、周姝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小米汽车对此最新回应表示,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


“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据蓝鲸新闻报道,安徽省铜陵市政府办公室接线工作人员表示,该起事故造成3人身亡。


小米官方称碰撞发生后,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此后警方抵达现场介入调查。


“事故发生后小米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我们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声明中,小米还称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公布的信息摘要,事故车辆于29日晚间激活NOA,时速为116km/h,随后提示轻度分心报警并提示驾驶员手握方向盘。NOA发出前方障碍风险提示并开始减速后,车辆被用户接管进入人驾状态,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120救护人员在半小时左右抵达现场。


在识别到前方障碍物时,汽车通常还会触发AEB功能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但小米公司的通告中没有提及事故车辆的AEB状态。


一位智能驾驶技术人员向界面新闻指出,小米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纯视觉模式在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够及时到位问题。另外,在车辆行驶速度超过100km/h之时,由于检测距离相对有限,AEB存在没有触发可能性。


“在现在智能辅助驾驶宣传热潮下,车主依然要保证驾驶注意力,尤其在夜间行驶,没有激光雷达硬件配置加持的情况下。”


需要指出的是,从NOA发出减速请求、用户接管至最终发生碰撞,全程仅有2秒左右,这意味着留给人为接管的反应时间可能较为紧迫。


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汽车博主张抗抗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如果正常驾驶状态, (驾驶员) 2秒时间可以做出反应。做出正确的动作可以减轻后果,但不一定能避免事故,因为驾驶技术和状态因人而异。”


小米在最新的公告中没有回应受到外界关注的车门是否及时解锁的问题。社交平台上自称为车乘人员家属的人士表示,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导致驾乘者无法逃生。界面新闻联系多位自称遇难人士亲属的发帖人,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一位造车新势力产品经理告诉界面新闻,根据国标要求,当车辆发生足以使安全气囊展开的碰撞时,所有车门应自动解锁。


车门电子解锁与车内12V低压平台相关,根据小米汽车产品手册,这一独立电池通常放置在车头。车辆遭遇碰撞后,可能导致12V低压平台断电。业内部分汽车公司如蔚来,采用双12V平台系统设计,在其中一个平台失效的情况下提供安全冗余。


张抗抗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指出,双路12V冗余供电在电源失效导致的场景中,可以增加车门电动解锁的概率。“但是,如果发生太过剧烈的碰撞,车门机械变形严重,即使是解锁也难以打开车门逃生。”


上述产品经理进一步指出,即使车身变形无法打开车门,汽车公司也需要保证后备箱可作为紧急逃生渠道。


在电子解锁系统失效时,手动拉开解除的机械锁将会成为逃生的最后一重保障。通常汽车公司产品手册中的逃生指示会显示,用户在车内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开门时,可连续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打开对应侧车门。目前事故详细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公布,尚不确定遇难人士当时是否具备逃生的行为能力。


一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告诉界面新闻,小米SU7每个车门都配有机械锁,可在断电状态下紧急打开车门。另外,小米产品手册也详细提供了从后备箱紧急逃生的方法。


此次小米SU7起火,电池安全相关问题也受到关注。 界面新闻从小米汽车客服处了解到,事故车辆为SU7标准版。 一位小米汽车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标准版本小米SU7没有配备电芯倒置技术,可能相较其他版本在电池安全方面存在差距。根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将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


小米汽车公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9万辆。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此前发文称,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20万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界面新闻 ,作者:杨诗涵、周姝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