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风电轴承+生物柴油】国产替代前途光明,如何把握国产存储的投资机会?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投资最核心的就是高效率且高质量的信息获取。大多数人获取市场动态信息是靠券商的研究报告,但研报专业性强、文字晦涩、各大券商的研究报告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个人投资者,怎么才能快速找到研报中的有用投资信息?

 

「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4月8日的3篇精选研报:

 

湘财证券-《半导体行业深度:技术差距逐渐缩小,DRAM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曲折、前途光明》

 

一、DRAM为存储器行业支柱性产品,IDM为产业链主流模式

 

1、 2021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为1538.38亿美元,年同比增长30.9% ;占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比例为33%,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比例为27.7%。

 

2、WSTS预计 2022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为1554.58亿美元 ,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比例为25.34%。

 

3、半导体存储器行业中, DRAM与Flash产品为市场需求主力 ,销售额占比稳定高于90%,2020年DRAM和Flash的销售额约占整个存储市场的98%。预计2021年DRAM及Flash销售额占比提升至99%,出货量占存储器市场的82%。

 

4、 存储产业链特征较为显著,市占率较高的龙头企业仍采用IDM模式 ,不同于逻辑/模拟芯片产业fabless为主流模式。 供给端市场接近寡头垄断格局,龙头企业议价及市场竞争力优势显著。

 

二、DRAM市场迭代滞后于技术演变,DDR4及LPDDR4系列中期仍为市场主流产品

 

1、2021年全球DRAM市场规模为941.9亿美元,年同比增长41.89% ;主要系2021年半导体行业整体呈供需紧张态势,DRAM产品价格受益上行。

 

2、DRAM可以分为DDR,LPDDR和GDDR三类产品,2021年 DDR在DRAM市场的市占率超过50% ,LPDDR的市占率为30%左右;GDDR的市占率约为5.3%。

 

3、每代DDR新标准发布后都需要经过2年左右的优化,才能实现对上一代产品的市场替代。 DDR3和DDR4都享有大约7年的生命周期。

 

三、主流DRAM供给:韩美系大厂高度垄断,国内企业夹缝中成长

 

1、DRAM供应端,三大巨头三星、海力士、美光技术领先优势显著,台湾存储企业华邦及南亚科技, 大陆存储企业长鑫存储为技术追赶者。

 

2、 存储芯片的设计与制造产业具备较高壁垒,早期进入存储器颗粒领域的头部企业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 同时随着晶圆制程的不断提升芯片设计和研发的难度持续提升,IDM模式的存储芯片企业资本支出高企。

 

3、 2020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市场份额合计为95%,国内DRAM原厂长鑫存储的市占率约为1%。 2021年Q1&Q2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大的市场份额合计约94%。

 

4、DRAM市场长期呈寡头垄断格局,导致供需变化与价格之间的传导较为缓慢,导致供需错配及较大幅度的价格变动。 龙头企业的业绩表现受主流DRAM产品价格周期影响也呈现周期性。

 

四、主流DRAM需求端:智能手机和服务器需求上行,提振DDR4/DDR5市场

 

1、2021年全球存储器市场来自智能手机的需求占比为38.3%, 服务器市场需求占比为34%;PC市场需求占比为13.3%。

 

2、预计2022年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至38.5%,服务器市场份额提升至34.8%,PC市场份额微幅下滑。

 

五、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国内存储器设计企业未来可期

 

1、中国2021年的半导体销售规模为1772亿美元,比2020年的1508亿美元增长17.5%,占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的32%。但自给率不足,国内芯片进出口贸易逆差持续加大。

 

2、 我国DRAM国产化率不足5% ,2021年全国存储芯片市场份额占比约为25%,则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50亿美元, 国内厂商市场规模仅约22亿美元,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利好长鑫存储、兆易创新等企业。

 

天风证券-《风电轴承,大型化+进口替代受益环节,论风电轴承竞争力+市场空间几何?》


一、轴承行业概况:本土企业规模较小,国内市场集中度低


1、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相关数据,2020年 汽车、电工、机床 为国内轴承的前三大应用领域。


2、 高端轴承领域技术壁垒较高,2020年全球轴承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八大海外厂商占据 (瑞典SKF、德国Schaeffler、日本NSK、日本JTEKT、日本NTN、美国TIMKEN、日本NMB、日本NACHI)。


3、 2020年国内轴承市场为2890亿元,行业集中度低,CR10仅为28.6%。


二、风电轴承:高端产品依赖进口,风机大型化亟待国产替代


1、 主轴轴承:单价最贵、技术壁垒最高的轴承。


主轴轴承的国产化进程:海外厂商先发优势明显,国内厂商在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 大功率机型的主轴轴承几乎被海外品牌垄断,存在较大的替代空间。


小功率机型主轴轴承:已实现国产替代,国内厂商主要包括新强联、洛阳LYC、瓦轴等。


大功率机型主轴轴承:国产替代程度很低 ,只有新强联、瓦轴等极少数厂商可以批量供应,新强联在国内优势明显。


2、大功率国产替代的进展缓慢的原因: 1)技术壁垒高;2)研发周期长;3)验收周期长。


3、国内企业掌握无软带淬火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望推进国产主轴轴承的替代进程


4、 国内厂商进步迅速,大功率主轴轴承有望填补国产空白。 新强联3MW主轴轴承已实现大批量生产,并于2021年募资9.35亿元大规模扩产,5.5MW主轴轴承也已进入样机交付阶段。


5、预计2021年在国内和全球的 风电主轴轴承 市场空间分别为38.05亿元、71.61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56.43亿元、107.88亿元,CAGR分别为10.36%、10.79%。


6、 偏航变桨轴承,本土企业技术成熟,毛利率为主轴轴承的一半 。2021年在国内和全球的偏航变桨轴承市场空间分别为56.17亿元、105.71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88.70亿元、169.57亿元。


7、 齿轮箱轴承,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国产替代逐步开启。 2021年在国内和全球的齿轮箱轴承市场空间分别为24.75亿元、46.59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33.42亿元、63.90亿元。


8、发电机轴承,发电机中轴承价值量较小,国内市场规模不足10亿元。


9、将上述轴承市场空间相加,近似计算出风电轴承领域的总市场空间。风电轴承国内的市场空间,2021年118.97亿元,2025年178.56亿元,CAGR为10.69%。


三、风险提示


1、风电装机量不及预期;

2、风电大型化进展缓慢;

3、价格竞争的风险;

4、市场空间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与实际值存在偏差。

 

天风证券-《生物柴油产业深度报告之一:减碳大势难逆,赛道光华渐显》

 

一、生物柴油

 

1、生物柴油

 

根据国家能源局,生物柴油通常指由植物油、动物油或废弃油脂(俗称“地沟油”)与甲醇或乙醇反应形成的 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也称 BD100 生物柴油。

 

具有十六烷值高、低硫、 无芳烃等特点, 可作为车用柴油调和组分,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清洁燃料。

 

在国际上,此种酯基生物柴油通常对应英文“Biodiesel”,以及根据原料区分的 FAME、RME、SME、 PME、TME、UCOME 等。

 

2、第一代生物柴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

 

在我国,使用餐厨废油脂 UCO 采用酯交换做出的 UCOME 属于第一代生物柴油;采用加氢生成脂肪烃的可再生柴油属于第二代生物柴油;

 

二、生物柴油产业链

 

1、为何关注生物柴油产业链?

 

2016 年 11 月生效的《巴黎协定》,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 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 1.5℃以内的措施。随天然气消费量增加的是生物燃料的需求,且生物燃料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故生物燃料得以迅速发展。

 

生物燃料的原料来源多样,产成品结构和性能等方面更接近化石燃料,且可以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替代燃料产品以相对较低的代价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中,备受相关市场青睐。 

 

2、生物柴油产业链

 

1)主要涉及三大类产品

 

酯基生物柴油、烃基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

 

2) 欧盟下游需求带动全球中游生产和上游原料

 

欧盟是全球生物柴油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自有产能常年供不应求,需进口补充缺口。我国对欧盟出口量的快速攀升给国内生物柴油产业带来新机会。

 

下游-【消费端】:

 

(1)在欧盟交运部门中的大量使用。

 

2020 年,混掺柴油中生物柴油使用量达 1274 万吨。

 

在道路运输领域 ,预计生物柴油的使用量 2021 年约 1470 万吨;

 

在航空运输领域, 生物航空煤油作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之一。SAF 被全球航空业视为能否实现减排突破的关键,或需上亿吨,对应万亿级人民币市场规模。

 

目前产需缺口较大,2020 年全球 SAF 产量仅约 10 万吨。国际油企巨头均在加速减碳转型,以内生+外延方式着力增加可再生柴油和以生物航空煤油为主的 SAF 产 能;

 

(2)我国国内生物柴油尚多用于精细化工领域。 

 

目前我国主要以将第一代生物柴油(酯基生物柴油)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

 

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甲酯,除直接用作清洁燃料外,还可作为原材料再加工为环保型增 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材料、工业溶剂、润滑剂、金属皂等生物基绿色材料。

 

中游-【生产端】:

 

独立生物柴油生产商:

1) NESTE(可再生柴油总产能 320 万吨/年) :全球规模最大可再生柴油供应商+世界领先 SAF 生产商,致力成为可再生能源和循环解 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


2) 卓越新能(酯基生物柴油总产能 40 万吨/年) :生物柴油产能国内第一,深耕 20 余年,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3) 嘉澳环保(酯基生 物柴油 15 万吨/年) :全资子公司东江能源是长三角地区以地沟油生产生物质能源的龙头企业。

 

我国企业由于新产能仍在建设中、同时烃基生物柴油产能尚未规模化,因此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酯基生物柴油售价的增长。

 

上游-【原料端】:

 

生物柴油总供给量终将受制于原料产量。

 

餐厨废油脂 (UCO) 现已成欧盟第二大且是唯一有明显增长趋势的原料,在生物柴油增量中贡献力量。UCO 因是来自垃圾的二次利用可双倍计算碳排放量、可加工为酯基&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空煤油、价格低等相对优势而备受市场青睐。

 

我国是全球 UCO 最大生产国,消费方向以出口欧盟为主,近年增长迅速。 且由于餐厨垃圾属性特殊,UCO 价格有望长期上涨。 餐厨垃圾作为一种有产量上限的资源,是原料收集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未来随监管加强,届时拥有餐厨垃圾厂资源的 UCO 原料&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有望享受长期红利。 美国已有成熟案例 DAR:美国废油脂龙头,与全球最大独立炼油商 Valero 合资设立北美最大可再生柴油公司 DGD; 中国 A 股有此布局的公司仅有北清环能 :中国餐厨废油脂龙头,与山东滨化合资建设可再生柴油生产项目。  

 

三、风险

 

国际战争风险,

全球减碳政策变化风险,

国内外项目产能投产进度不达预期,

国内可再生柴油&SAF 之生物航空煤油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新技术替代风险。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