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生贬值之路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从2020年开始,我国连续启动了多轮硕士扩招计划,研究生学历是否贬值成了当下热点话题。


其实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后,也曾出现过一轮持续十余年的硕士大扩招,就此走过了一轮学历贬值之路。


1992年,面对连续15个月的经济衰退与名存实亡的房地产市场。如何才能刺激经济增长成了当时日本的首要问题。就此政府提出以科技创新重新刺激经济增长的科学立国战略。其中扩招高学历人才是该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这就是至今都在日本教育史上饱受争议的,平成3年《研究院倍增计划》。


那么时隔近40年,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硕士扩招的历史。


将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教训?


一、扩招之初:教育资本化与教育质量下降


1992年日本启动了泡沫后第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放宽硕士招生限制成为了改革的核心。扩招实施不到三年,硕士人数就从6万暴增至11万,后来这段时间被称为硕士扩大化时期。


改革后各大学开设研究生课程的门槛被大幅降低。初期社会对这一改革寄予厚望,认为这实现了学历提升与人才储备的双赢局面,当年国民经济白皮书更是将硕士扩招,称为日本科学立国战略的重要支柱。


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大扩招计划,最终是如何演变成学历大贬值的?


事实上,政策实施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资本化与导师数量不足。


教育资本化


倍增计划推出时,政府规划是用10年时间将硕士人数增长至10万人。但实际仅5年就已经超过原定的规划扩招人数。最高峰时更是超过原定规划的2倍还多。


政策放宽后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大学投资,许多不具备研究生教学能力的私立大学也开始扩招。泡沫破裂后资本将教育视为一门好生意,因为经济下行期间教育属于刚需行业。此前私立大学设立研究院的门槛极高,如今门槛放开自然导致资本纷纷涌入。


1994年私立大学报名数突破3.2万人。而当年总共只录取了两万人,这意味着即使最差的研究院都存在淘汰率。短短4年私立大学在校人数就从不足2万跃升至4.5万人,由此可见这一轮扩张速度。


导师数量不足


由于各大学都处于扩招状态,教师数量完全跟不上硕士扩招速度。而这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飞速下滑。


文部省统计,扩招前全国研究院平均师生比例是1比2.7,扩招后仅三年就超过到1比5。个别新成立研究生学院,甚至出现一名导师同时负责10名学生的情况。由于学生太多导师根本无法给予长期指导就匆匆毕业,而很多学生也把读研视为就业缓冲带,没有动力开展深度研究。


由于扩招的速度过快,同时研究生质量飞速下滑。


社会开始将研究学院称为休闲之地,大大降低了大众对研究生,尤其是私立大学研究生的认可度。后来这段时间也被称为研究院宽松时期,意指其学历含金量明显低于大扩招以前。


那么当年日本在遭遇这个问题后是如何进行政策调整的?


二、大学竞争与质量改革


1996年日本社会已经意识到过度扩招带来的危害。


研究生人数增长过快,扩招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出现明显下滑——1995年《日本教育白皮书》。


但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失业潮,当时日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如果停止硕士扩招,则原先海量的考研学生必将开始找工作,此时的就业市场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多学生。


文部省统计仅1996年一年就新增22万失业大学生,而当年参加各大学硕士笔试人数高达11万,可以说考研有效缓解了当时社会恐怖的就业压力。


在大扩招无法停止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定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计划。


政府通过引入大学间竞争制度,将高校经费从申请制改为竞争制。企图通过竞争倒逼各大学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产出能力。此后高校间迅速形成马太效应,不具备科研能力的私立大学逐渐从市场淘汰。


而这一改革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从1996年开始各大学论文总量连续3年增长超过10%。


但对于国立大学的在校学生来说,这一改革则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其毕业门槛被大幅度提高,


各国立大学为了竞争经费,纷纷对学生提出极为严苛的毕业论文要求。这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只能选择延时毕业。根据文部省数据,质量改革前硕士的平均延毕率在8%以下,但改革后最高达到了17%。


同时各国立大学每年还有约2000人选择退学。要知道90年代因为考研人数众多,优质的国立大学考研竞争十分激烈,不到万不得已几乎不会有人选择退学。


可见这一轮质量改革对学生毕业难度要求之高。


但其实除了毕业难以外,当时的学生还面临一大问题,那就是教授们的无情压榨。由于日本高校采用教授负责制,其对学院内所有学生去留问题都有一票裁定权,这导致教授权力极大。


学生们想要专心进行科学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部省统计1998年研究生实际科研时间仅占53%,剩下时间都在处理非科研事项。面对一边是艰难的毕业论文,一边是教授的无情压榨。研究生与博士们几乎都处于严重过劳状态。


当时的社会将这种畸形的导师制度称为主公与家臣的关系。2003年电视剧白色巨塔上映,这部表面讲述日本医学院残酷权力等级制度,实则是隐射当时各国立大学教授的电视剧,马上引起了社会大讨论。


本该是科研的象牙塔为何成为泯灭人性的白色巨塔成为当时的讨论焦点,而该剧影响力之大甚至打破了当时所有的收视纪录,可见日本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三、就业之痛


那么在竞争如此激励环境中考上硕士,又艰难毕业的学生们,他们的就业是怎么样的?


让人遗憾的是,就业之痛也是研究院倍增计划,为何至今都在日本饱受争议的原因。


在这里,我想再回顾下这轮硕士扩招的历史背景,1991年当政府提出扩招政策时,是基于10年后科学立国战略成功,日本爆发大量新兴产业,需要海量硕士与博士的人才设想。


但今天的我们都知道2001年恰恰是日本社会最艰难的超级就业冰河时期。科学立国战略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在90年代后期日本输掉了那场著名的芯片战争。这导致大量扩招的人才,根本没有派上用场,就已经失去了价值。


而在科学立国战略失败后,社会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扩招期间产生的100余万研究生与博士如何安置,那么此后他们面对的是什么?


科研机构法人化改革之痛


1999年日本遭受了泡沫破裂以后的第二次经济冲击,当年因为财政负担难以维持过量的研发支出。日本启动了国立科研机构法人化改革,改革后原有政府扶持的各个科研机构实施自负盈亏,各大科研机构开始实施人员降本增效。


此前各大科研研究院一直是日本研究生的主要就业渠道,这轮缩招导致国立大学研究生就业率首次跌破70%。


高校缩编潮


2000年政府开始调整科研扶持政策。在前一年日本半导体市场份额被韩国超越后,基本已宣告第一次科学立国战略失败。此后政府宣布只对通信等四个产业进行经费扶持,放弃了此前全学科扶持的战略。


2002年政府科研经费开始减少,各大高校开始缩减人员编制。由于高校与研究机构缩减编制,当年博士与研究生就业率双双跌破60%,由于多数人年龄已经接近30岁,年龄劣势导致其很难在就业市场找到工作,当时这批大龄博士与研究生被社会称为隐形难民。


企业支援计划失败


2002年开始,政府启动了企业支援计划协助研究生与博士就业。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企业雇佣研究生与博士搞研发,奖励最高时期每雇佣一名博士可以奖励企业500万日元。


但现金奖励也没有换来企业的雇佣,2004年文部省调查,只有15%的企业愿意雇佣博士与研究生。这是因为经过10年的经济衰退与破产潮的洗礼,多数企业都处于战略收缩阶段,对于研发创新的投入十分谨慎,因此企业没有意愿雇佣太多的研究型人才。


临时教师制度


2005年为了应对经费缩减潮,日本各高校开始大规模使用临时教师充当教学力量。最高峰时个别私立大学50%的教学任务都是由临时教师承担。


临时教师就相当于就业市场的派遣员工,其雇佣合同一年一签,按照上课次数付费,且基本没有转正可能性。


根据文部省2007年统计,临时教师的年收入普遍低于200万日元,而当时日本有整整16.8万临时教师,其中73%都是35岁以下的硕士与博士生。就此他们中的很多人挂着一纸高学历文凭,却在临时教师制度中逐渐走向贫穷。


从2007年以后日本大学生开始拒绝读研考博,日本曾经稳居世界第三的科研体系走向崩塌。


四、32年的轮回


1992年,日本政府开启研究院倍增计划。


2002年,政府宣布研究院倍增计划基本结束。


研究院倍增计划结束后,日本政府未再对该计划发表过任何评价。直到2018年,文部省首次承认日本科研处于衰退时,才对90年代研究院倍增计划进行反思,90年代初对于经济复苏的过度乐观,导致未能控制好硕博扩招比例,是以后同类计划必须要检讨的部分。


回望这一代扩招的硕博学生,他们一度是日本90年代最优秀的一群人,在失业潮的洪流中艰难上岸,又在高压环境下成功毕业。但最终个人的努力又怎能敌过时代的洪流。最终他们的命运只能随着日本经济的持续衰退走向沉沦。


2010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始逐渐恢复对科研的投入。此后研究生就业率开始回升。但起薪基本已经与本科生保持一致。


2020年以后由于经济的持续向好,日本社会开始释放大量研究生与博士招聘需求。


2024年日本再次提出博士扩招计划,这一次政府希望在20年间将博士人数增长2倍。


而此时距离上一轮硕博大扩招已经过去了整整32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分析师Boden ,作者:分析师Boden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