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亿,硅谷玩起了一种很花的并购模式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并购的风终究吹进了AI领域。


近期,谷歌用25亿美金收购知名AI独角兽Character.ai (以下简称C.AI) 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C.AI可不是什么小角色,7月它的月访问量2000万,平均用户时长2小时,是全球AI访问量第四多的产品,在最高峰时,C.AI的估值曾传出近50亿美金 (约合人民币360亿元)


谷歌的收购方式也很花哨,在付出25亿美金 (约合人民币180亿元) 后,谷歌只带走了C.AI创始人诺姆 (Noam) 和丹尼尔 (Daniel) ,以及30名核心员工和他们的模型技术。连月访问量2000万的产品都没要。


更神奇的是,这种收人不收团队的并购模式,似乎正成为大厂收购AI公司的普遍做法。


今年3月,微软用6.5亿美金买下Inflection,今年6月亚马逊用4.39亿美金买下Adept,用的都是类似模式——只接收核心团队,而不收购整家公司。


要知道,Inflection估值40亿美金 (约合人民币290亿元) ,Adept估值超过10亿美金 (约合人民币80亿元) ,C.AI估值近50亿美金 (约合人民币360亿元) ,三家AI独角兽加起来估值高达730亿人民币。而他们的最终收购金额合计约36亿美金,约合人民币250亿元,只有估值的三分之一。


由此,AI泡沫即将被戳破的声音不胫而走。


可即便如此,多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却认为,AI应用企业能被收购就是一件好事,对创业公司、其背后的投资人、大厂都有好处。硅谷大厂收人不收团队的全新并购模式,对国内市场也很有启发,至少大家都开始意识到,一个“人>产品”的时代似乎正滚滚而来。


一、并购即退出,投资人赚到了


AI投资人华欣告诉小饭桌:“C.AI被收购对投资人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因为‘并购即退出’,在退出难的大背景下,一个大项目才一年多就能退出,ROI和回报还都好看,投资人没有理由不乐意。”


2021年11月,两位谷歌工程师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因为不满谷歌的官僚作风,决定离开谷歌自立门户。于是在2022年,C.AI正式成立,两人分别担任公司CEO和公司总裁。


从2023年3月开始,C.AI从a16z以及Greycroft等投资者手中,获得了超过1.5亿美金融资。而根据C.AI的全员信,在被收购之后,之前的投资人会按每股88美元获得回购。这大约是C.AI 2023年A轮融资中每股价值的2.5倍,当时,公司估值10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投进C.AI项目后,其投资人在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2.5倍回报,而且还是真金白银的落袋为安。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微软收购Inflection的案例中。


看起来Inflection拿过两融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5亿美金,微软只给6.5亿美金收购投资人好像会亏,实际上,微软自身就是Inflection的主要投资人,刨开微软的部分,6.5亿美金已经足够其他投资人获得不错的收益。


根据外媒报道,Inflection的第一轮融资由风险投资公司Greylock、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和其他公司共同投资,共计2.25亿美元,这些公司将获得其投资额的1.5倍补偿。参与2023年6月第二轮13亿美元投资的微软、英伟达、比尔·盖茨等,将获得1.1倍的投资补偿。


也就是说,通过收购,Inflection的投资者们同样在一年时间内,连本带利赚到了钱。考虑到Inflection一直没能找到有效的变现方式,能通过并购退出已属不易。


华欣也提到:“AI应用的估值有多少水分,大家心知肚明,与其守着空有流量没有变现的产品,还不如通过收购早早退出。”


二、投人比投产品还重要


另一位投资人乔伊也认为,AI应用企业被并购对投资人是好消息,但她特别补充了一点:“硅谷的并购案例证明,在AI时代,投人可能比投产品更重要。”


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值钱的是产品,而非创始人本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创始人通过被并购实现财富自由,投资人获得丰厚回报的案例屡见不鲜。


远的如马斯克卖掉自己第一家创业公司Zip2获得2200万美金;彼得·蒂尔卖掉Paypal实现财富自由;近的如奥特曼将自己第一个创业项目Loopt卖到了4300万美金,其背后的投资人也获得了相应回报。


在收购方式上,收购方们都只要了明星企业家的产品,却没有收编创业者本人。


但在AI应用时代,大厂对创始人的兴趣,明显比产品要大得多。即便是明星产品如Inflection、Adept以及C.AI,大厂们也只愿意接收产品的开发团队,而非产品本身。


乔伊认为,造成人>产品的原因在于,AI应用对人才浓度的需求已经比移动时代高了太多。


简单列几个数字,Midjourney年收入1亿美元时只有11名全职员工;C.AI大约130名员工将公司做到了估值50亿美金;Inflection在被微软收购时总共有70名员工,估值40亿美金;Adept根据公开资料也只有25名员工,估值超10亿美金。


这些AI企业有如此高的人效并非运气,更多来自于创始人的顶级履历。


Inflection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曾是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子公司DeepMind联合创始人,并在2023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AI领袖之一。C.AI创始人Noam Shazeer是transformer论文的主要原作者之一,在谷歌享有很高的声誉。


换句话来说,当前的AI行业本质上还是一个由少数天才驱动的行业,掌握核心人才才能掌握AI发展的命脉。


甚至在今年3月被微软收购之后,微软董事会成员、Inflection投资人Reid Hoffman就预测:“在Inflection身上发生的事情,可能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交易的‘模式’。”在随后的几个月里,Reid Hoffman的预测果然成真。


用乔伊的话来说,在AI应用时代,“投资就是投人”这句口号变得更加具体化,“既然现在大厂只愿意买人,那我们 (投资人) 就帮它挑人,并购也是退出的好方法嘛。”


三、未来,大厂还会继续买买买?


顺着退出这个思路,我们不妨做一个延伸——既然AI应用卖身大厂不失为一种退出路径,那未来大厂还有动力继续收购吗?


对此,乔伊认为继续收购的概率很高,至少在未来一到两年,大厂并购AI应用公司的动力应该还很充足。


首先,从已被收购的项目来看,大厂收购AI公司的核心团队后,并非将其编入边缘部门,反而纷纷委以重任。


比如Inflection在被微软收购后,创始人Mustafa被任命为微软AI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加入高级领导团队,直接向微软CEO纳德拉汇报。Adept核心团队在加入亚马逊后,也是直接向亚马逊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Rohit Prasad汇报。


虽然C.AI核心团队重回谷歌后,谷歌尚未明确其在集团内部的确切角色,但谷歌发言人称:“对于Noam的回归,我们非常开心,他是机器学习领域的杰出研究人员,将与少数同事一起加入谷歌Deepmind研究团队。”


考虑到Noam之前在谷歌的良好声誉,其职位必然不低。


由此可见,在付出真金白银完成收购,并将AI领袖摆上重要岗位后,大厂们在短期内应该仍对AI充满热情。而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也会需要更多人才加入,届时再度开启外部收购也顺理成章。


当然乔伊也提到:“一切设想还要看第一波被收购的AI团队表现如何,效果好大厂自然会继续并购,如果效果不及预期,后面的应用创业者也会受影响。”


从长期角度,大厂这波收购竞赛更是在企图“以时间换空间”。


虽然外界普遍对AI独角兽的商业模式存疑,但很少有人会质疑AI应用的增长空间。


无论是ChatGPT,还是C.AI,还是Inflecion,其流量的持续增长都证明其有成为大众产品的潜力,只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缺乏商业模式就意味着没有实现理想的时间。


对不差钱的大厂来说,给顶尖人才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换一个未来的增长空间,显然值得尝试。尤其在竞争对手已经抢先开启收购竞赛后,不跟进就意味着落后。


而对于迟迟找不到商业模式的AI应用企业来说,与大厂强强联合或许才意味着新的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小饭桌 ,作者:黄泽正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虎嗅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