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理卧底工厂一线调查:其实你们并不懂蓝领
蓝领这市场一直是很多一流创业者的耕地,随手可见BAT出生、一流基金出生。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些项目好像从资本市场集体蒸发了一般,少有他们的动静。我是长期关注蓝领市场的某基金分析师,前些日子再次深入昆山了解目前他们的生活现状,发现跟很多创业者以及投资人眼中的场景完全不一样。
同时也发现除了现有的一些项目方向,其实还是有很多切入点值得我们去探讨。故做此分享,希望给大家展现真真实实的蓝领生活。
首先,真正的蓝领和你最初了解的都不一样
真正跑到工厂和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住在一起,你会发现你所见到的,你所听到的,跟你最初了解的都会不一样。也就是说 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数据,甚至是研究院来的调研报告,其实80%是不准确的。
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写蓝领市场的文章给出的数据,他们经常说蓝领这群人现在的薪水是不低的,能到五六千,还说这群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受度很高,超过七成的新蓝领买过理财产品。
然后当我去昆山调研完了之后发现,我遇到的为什么总是那另外三成,为什么遇到的蓝领薪水都不超过四千?后来经过和大量蓝领聊天、调研,发现其实很多研究院出来的数据、一线机构的投资人给出的市场分析文章和实际的市场情况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看来,切入万亿级蓝领市场无非是从企业B1端、劳务B2端、蓝领C端去切入。如果单纯从C端需求的角度来看,除了已经被玩坏的几个方向,其实还是有好多点可以切。
基于对行业的长期关注和此次简单的下海调研(跟蓝领工友们吃炸鸡、喝啤酒、住宿舍),针对昆山制造业蓝领(最具代表性),以下从他们的吃穿、住房、交友、借贷、培训等方向,把最真实的市场情况展现给创业者和投资人,并给出了我对这个市场切入点以及商业模式的一些看法。
一、三大外卖平台覆盖率都极低,做蓝领配送的路,漫漫其修远……
在我上周背包跑到昆山仁宝B区宿舍门口的时候,发现我并不能混进去(门禁系统是“刷卡+刷脸”),基于上一次体验工厂住宿舍时的回忆,生活场景是这样的:80%以上的工厂宿舍楼下有公寓超市,售价比外面贵5毛到1块左右(但是对此并不敏感),宿舍区外面一条街的摊子,卖炒饭、煎饼之类,反正男生觉得已经很方便了,对于配送到宿舍这件事没什么感觉。而且也送不进去,工厂宿舍的门禁是刷卡+刷脸。
平时在吃饭上几乎没有订外卖的习惯,原因还是饿了么、美团外卖对这群人的覆盖率极低,用户习惯还没有培养上来。
用淘宝的多于用京东的,大概在7:3左右,一般在淘宝上买一些客单价较小的衣服、鞋子、包之类,通过京东主要还是买一些3C装备。对于淘宝的概念:假货多。对于京东的概念:比较正规(不管是包装,还是送货速度)。
小结:
“厂区零食等快消配送”并没有创业者告诉我们的有那么强的需求,本身即时配送的边际成本就无法降低,加上工友不仅对5毛1块的价格不是特别敏感,而且还没有送货上门的消费习惯,再加上严格的宿舍门禁让你在进宿舍上又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但要是在租房小区做可能还有些机会,毕竟在昆山近70w的工友在外面租房子,而且这一类人他们对生活还是有一定规划的,所以消费习惯相对来说容易改造。
还有一点,快消费品团购会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用低价团购的模式去刺激他们,而且前期对于团队来说没有供应链的压力(你会发现,搭着棚子搞牛奶促销的,往往要比超市赚的多),抓住他们爱贪点儿小便宜、消费能力强的属性,也许能做出一些事情来。不过,一旦成功切入,可以衍生出电商、外卖、配送、兼职等很多方向,这样看就很性感。
二、吃喝不愁的他们,对厂区宿舍的满意度并不高,日租需求极其旺盛
上面说到他们在吃喝拉撒上的消费习惯其实并不十分落后,而且在吃上,周边的配套设施尤其充实,暂时还没有特别性感的切入点。
但是当我跑到中华园(可供蓝领租房的小区), 他们的住房/租房的消费模式,痛点非常明显。 在我深入工友宿舍后发现,目前工厂宿舍8~10人每间,环境有好有坏(举例:仁宝B区宿舍就差到极致),虽然整天喊差,其实对于85%以上的人来说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极少部分工厂宿舍会有免费Wi-Fi(他们对于Wi-Fi的需求相当旺盛),大部分都有付费版CMCC覆盖,使用率应该不到20%。由 于离职率高,所以一般宿舍的流动性特别大,空床率25%左右。
目前昆山制造业蓝领租房用户约70w,主要分为日租和月租。
日租的用户基数相当大,一般有三类人:刚刚到昆山还没找到工作的+刚刚离职还没找到下一份工作的+男女朋友出去啪啪啪的。 一般日租的价格在20~50元之间不等,房间用木板隔的,平均一个房间6~7平米,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桌子,有无线网和热水,这是标配。
月租一般也有3种人:男女朋友+受不了宿舍环境喜欢单间+辞了工作近期不打算找工作的。价格主要在300~600元之间,主要集中在400元左右(这也是大多数人相对能接受的价格),区域价格不透明,至少押一付一。电费独立计算,1块钱一度(很多房东考这个赚钱),水费平摊。环境和日租房差不多,比较恶劣,性价比很低。
小结:
做连锁服务业厂区宿舍外包的“安心公寓”模式,在大型制造业集聚地难以走通,首先制造业工厂自备宿舍,而选择不住宿舍出来租房的必然是想要私人单间,安心公寓提供的还是集体宿舍。但是 做信息发布的轻平台我觉得机会很大,首先他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次对资产要求不高,然后从房东/中介那边拿到房源,从蓝领社交/招聘平台导入流量,模式轻,易扩张。 未来想象空间也特别大,可以为农村人口城市化提供入口。
当然,住房问题不仅仅局限在租房上,蓝领买房买车的市场更加庞大。
三、蓝领除了约炮,可能还有一些“工厂评论,薪资,环境”之类的日常话题
曾经风靡一时的口号“无约炮,不社交”,从白领的约炮软件迭代上发现,很少有一款产品可以从头约到尾,之前的陌陌也已经洗洗白。
然而,在蓝领行业做轻社交的,又往往不被资本市场认可(其实更多是在观望)。有超过10%的人看直播,人均每月流量1~3G。用微信和QQ的人对半开。
对于约炮这件事,你就和机器人约吧。原因很简单,生产线上还是不缺妹子的,所以能说会道的男生,经常换女朋友,根本用不到约炮软件,往往用这些软件的都是闷骚型的,在厂里不敢追只能在软件上说。这点我特别喜欢大嘴巴创始人林晓鹏的一个比喻:给一个白领男用户100分的精力,他更多的是点对点的深入跟一个异性沟通,而蓝领男用户更多是会拆成100份,分别对100个女生直接粗暴的问“约吗”。
所以 大多数女生都不爱下载这种软件,经常被骚扰。这也是很多传统社交软件男女比例8:2的原因。 不过他们对于组织线下相亲活动比较感兴趣。
社交这块需求是有的,比如说他们经常会关心这个厂薪水怎么怎么高,那个厂宿舍怎么怎么差,哪条产线工作加班比较多。刚进厂的时候,如果有个同厂的QQ群,他们会疯狂地互相加好友,其实这些都是强社交的表现。
小结:
既然有这块的强社交需求,如果以高频的工厂评论、薪资、环境、男女比例等的信息(这是信息是蓝领在入职前一直到入职后持续想知道的讯息)需求切入,以贴吧盖楼问答或者朋友圈晒工资单、晒环境的产品展现,我觉得可能还有一些机会。
但是橄榄公社、蓝莓等为什么会死?就是在话题引导和产品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同厂社交,匿名社交,其实并不适合蓝领。不过下班约组织线下活动的做法倒是很有趣,但是切婚恋可能会更好玩。
四、社交离钱远,那“借钱”总够近了吧
社交这个蛋糕创业者啃得都很苦,不仅仅是因为商业模式的问题,更多我觉得还是因为离钱太远,尤其在资本寒冬,现在投资人经常会challenge你是否是个挣钱的项目。所以消费金融无疑是离钱最近、投资人相对认可的方向了。
“买单侠”目前是在蓝领消费金融方向跑得比较快的项目,从线下场景切入蓝领分期肯定是不错的方向,但是2B虽然能迅速的获取用户,沉淀的数据很难产生入口级的效应。随着消费习惯的逐渐成熟,无场景的借贷模式呢?每个月10号发工资,然后10号到20号成为疯狂消费集中日,然后打回原形。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短时间内对于500~1000元的现金需求是刚需。
蓝领在3C等大金额装备上的消费心理:尽量在线下店里买(也有少部分人在京东上买),目前线下绝大部分店有分期的服务(第三方分期机构),但是超过七成左右的人宁愿全额付款,尽量不要分期,因为如果一个月没还,一直会催收,一直烦,他们很反感欠钱,被追债(所以很多人也建立了买得起就不分期,买不起就别买的观念。选择分期的用户大多买了苹果。)
小结:
现实并不是很多行业数据提到的,目前这群人的借贷分期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更别说70%的用户尝试购买过金融理财产品了,但是越是这样市场就越大。
需要有几个注意点:通过SEO线上过来的流量欺诈率会特别高,会超过80%。但是短期借贷高年化的特点,天然给你带来抵御15%以上的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另外还要记住从事招聘的企业不仅能给你带来优质流量,还能帮助你完善风控模型,当然,金融产品搭配区块链更酷。
五、除了买买买,“技不压身”的觉悟,蓝领还是有的
除了吃喝拉撒睡,我觉得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蓝领技能培训! 之前我们一直觉得他们自我培训的意识会尤其的淡薄,但是当和他们坐下来慢慢聊,其实不然。
两个有趣的现象:第一、在和蓝领聊天过程中,他们自己主动阐述了制造业不景气的现状, 他们说:现在制造业的招聘需求越来越少,当机器人慢慢覆盖,第一批下岗的就是我们。 第二、“我的打工网”Jason告诉我:2014年的时候,在利德国际周边有300左右的电动三轮小黑车,而且司机都是一些老大爷。现在,那边的小黑车数量已经增加到1000辆左右,大多数人都是年轻人,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找工作的蓝领,然后买了电动山轮车出来做生意。聊天中,他们觉得,如果能做点小生意,每个月有个四五千收入,是个人都会愿意做(极度向往自由职业)。
小结:
帮助他们创业做生意可能比较难,但是培训这个方向机会很大。蓝领培训不仅仅局限在中专左右的技能型人才,2.7亿蓝领随着制造业不景气,国民经济持续下行,上千万的制造业蓝领将面临下岗,大多都是18~25岁之间的小伙子,以回乡种田为耻,必然会大量涌入建筑业,家装业,服务业,也期待蓝翔技校再次雄起。
这些只是工厂蓝领们的一些日常,和研究院发出来的数据不一样,和一线基金给的市场分析不一样, 这篇日志也是想告诉在蓝领行业的创业者们,不深入市场,做出来的产品模型、风控模型都是会出问题的。
不是说你在腾讯做了10年社交出来的就能做蓝领社交,从蚂蚁金服出来的就能做蓝领消费金融。分享是刚需,但是我为什么不在微信QQ上分享,要在你的APP上;当然也有高高在上的创始人脱离了市场,解决自以为是蓝领刚需的事,找老乡,搞活动,做零食配送。
2014年也有好几个团队都拿到了知名机构的整百万美金,但是发现切入点不对,传统互联网搞流量的模式玩不通,方向调整得又慢,到了2015年已经死了好几个。活着走到今年的大概有三十多家,大概涵盖了招聘、住房、金融、社交、企业SaaS等五个方向。
但是调研下来看,蓝领行业可以做的方向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对创始人的要求会比较高,冷启动的选址也很关键。写这篇日记的原因是想唤醒还在蓝领市场各自为营的创业者们,也希望能和在垂直相关领域有不同看法的创业者们多多交流。
作者:创新公园投资经理Nick,创新公园公众号ID:InnovationPark
本文由 创新公园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8259/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