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佟丽娅,这些年轻人也在反520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塔门(ID:DT-Tamen) ,作者:郭雅琼,编辑:王朝靖,头图来自:《荒蛮故事》


大理石桌面摆满盛放沙拉的纯白碗碟,康乃馨玫瑰郁金香等七八个花瓶陪衬,高脚杯上抹一圈蜂蜜粘上红色玫瑰花瓣,橙黄色南瓜灯和香薰蜡烛一定得发出暖暖的微光,花一个下午布置现场找拍照角度再配个美图秀秀的油画滤镜,最后朋友圈配文:“仪式感的晚餐:风月都好看,人间也浪漫。”


知乎上搜索“仪式感”,有众多疑问:“为什么女孩子需要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男朋友该怎么办”“恋爱中的仪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复旦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认为如今的亲密关系,“大家往往是先确定一个恋爱,然后按这个模式一点一点进行,送花,请吃饭等等, 人为建构出来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其实达不到爱情的本质,而只是把它建构成爱情。


仪式感,往往成为这一模式里重要的一部分。


从什么时候起,仪式感成了“女生必须要有的”甚至“生活必须要有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过520,为什么在这天会有要发红包、买礼物、送花、过性生活、吃饭的压力?到底什么是仪式感,仪式感给亲密关系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们找了4位反仪式感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对仪式感的看法以及维持亲密关系的方式。


什么是仪式感?


1.  怎么理解爱情里的仪式感?


@水何: 大众讨论的“仪式感”,指的是,在亲密关系中,对方生日、纪念日、情人节、跨年的时候准备惊喜,去卡地亚挑选对戒、订了Hakkasan外滩江景座吃饭、然后住在悦榕庄,提前铺好了一地的玫瑰花和蜡烛这种。


十八九岁的时候这些招数对我还是非常受用的。但现在,我觉得上述这些都很麻烦。 连给一段亲密关系下个“定义”我都觉得烦,因此“告白”“求婚”“领结婚证”这些都被我纳入了烦人的“仪式感”范畴中。


@一二三四五六花: 大家讨论的仪式感主要是一种确定性的证明, 证明“我爱你”和“我还是有人爱的”。可能是因为现在亲密关系被剥离了很多社会的属性,例如经济、家族关系等等。现在的亲密关系之中就只有感情作为唯一的维系,所以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仪式能够很好地缓解这种情绪。


@易夏: 关于仪式感,好像大家很喜欢念叨《小王子》里的一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我理解的大概是,这一天,这一时刻,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这个意义独属于参与仪式的双方。


但商业社会里, 一个概念很容易演变成与消费主义挂钩。 比如到了双十一这天就得买买买,不买就是缺席万众狂欢的这场仪式。到了520这天就得鲜花礼物美食酒店一整套通通安排上。度过精心准备的一天当然没什么问题,但作为个人还是得反思,自己追求的所谓仪式感,是不是披着商品拜物教外衣的陷阱?或者, 是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而上演的一场自我感动?


@赵赵: 仪式感本质上是“郑重其事”,祭祀、餐桌礼仪、婚丧礼,说白了里头絮絮叨叨的繁琐步骤、固定流程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郑重其事地进行。郑重其事地看,就是注目,郑重其事地说话,就是承诺宣誓和告白。


但大家说的仪式感,常常会变成“模仿”。 模仿餐桌礼仪,模仿婚丧礼,找司仪说一通绕口令式的场面话,模仿别人情人节送礼,模仿电视剧吃饭“いただきます”。照着剧本扮演,演得不好,就容易显得自我感动又矫情。


亲密关系里,仪式感是必须的吗?


2.  怎么看待“生活必须有仪式感”“仪式感代表着浪漫”“生活平淡无趣是因为缺乏仪式感”这类观点?


@水何: 对我个人来说,“仪式感”没必要。上次遇到别人处心积虑地筹划了好几天约会,我因为加班累了想睡觉就直接鸽了别人。事后,对方很委屈,我大为光火。我觉得这是在道德绑架我和对方深陷自我感动的一种表现。


我也不喜欢“浪漫”这个词,我觉得“浪漫主义”摧毁了当代爱情,至少破坏了爱情。


@赵赵: 一切冠名“必须、所有、一切”的生活格言,都只是文字游戏。生活当然不会“必须要有仪式感”。 如果同意仪式感就是一种“郑重其事”,那有仪式感翻译过来其实就是认真生活。


不过按照市面上的解读,生活必须有仪式感,通常是翻译成“生活必须有共识性的脚本,按照美好脚本来表演,就能拥有跟电影小说主角一样的美好生活”。


浪漫的产生,在于“在特殊的时间场合、做特殊含义的事情”。关键在于“特殊含义”,它不是自己咋想就行,是对方会咋解读。你悉心买了血吊坠,扎破自己的无名指,滴血到心型玻璃吊坠里,把赤诚的心送给对方,觉得浪漫,仪式感拉满,对方则可能收到就开始反胃。


但是如果对方也认可这种“歃血示爱”,那当然就是浪漫。 所以关键在于两个人的共识,而不是社会的那套共识。


@一二三四五六花: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并不是必须的。我和我男朋友在一起五年,一开始也觉得过生日、过纪念日总得有点什么特殊的表示,因为别人都是这样做的。有一年我俩特地筹备了一个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七夕,一起准备的过程是有挺有趣的,但是真到那天反而会觉得有点“矫情”,所以我们也就放弃了。


可能因为我男朋友是一个典型直男,所以浪漫这种东西从他嘴里表达出来总觉得有那么点尬 (我男朋友就是那种你发张自拍让他夸你漂亮,他给你回一句“牛逼”的人) 。但是我俩从不会觉得缺少浪漫,因为在一起五年了之后,越来越发现最大的浪漫就是你们越来越像一家人。


一个无趣的人再怎么有仪式感也只能得到无趣的生活, 一个有趣的人就算没有仪式感生活也能过得波澜壮阔。


3.  你怎么看“仪式感表示了对彼此的重视还有用心程度”这个说法?如果生活中缺乏一些仪式感,你会觉得自己不被对方重视吗?你怎么去判断另一半是否重视自己?


@赵赵: 我觉得正相反。不是“仪式感表示了对彼此的重视和用心程度”,而是 “对彼此的重视和用心程度,会逐渐变成一种仪式感”


当对方透露出“意识到你的存在,并因为你做一些事”的时候,就是重视。


比如因为冬天很冷,下班后加班时间不固定,对象会先计算好时间,什么时候差不多快到家了,掐时间做吃的,保证回到家能喝到恰到好处的热汤。在520大张旗鼓的,反而常常会让两个人都很累。


@水何: 我身边有一对相恋五年以上的情侣,还会给对方准备“仪式感”,但上次我和男方见面聊到这事的时候,他表示“仪式感”很烦,但他还是在做,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会让女方开心,她一开心,他接下来的短期日子就会比较好过。


可以说非常现实。因此, “仪式感”是提高 (自我) 生活品质或幸福感中最省钱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自私的基因刻在每个人的身体里。


我不需要对方用任何形式主义来表现对我的“重视”,我不需要别人用“仪式感”来指导我的生活。


另一半是否“重视”自己,我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是有答案的。光是通过聊天,就能彼此了解和确认心意。


@一二三四五六花: 一个精心准备了情人节礼物,搞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场景,然后在你回家那刻送给你的人VS看到一个东西,想起来你之前就挺喜欢、挺想要的,立马买了送给你的人。


哪一种更有仪式感?看起来是第一种,但是哪一种更重视你?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我觉得是第二种。


@易夏: 被重视不需要靠仪式感来证明。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我跟对象刚在一起的时候,情人节他也学别人买玫瑰花送给我,但我说我不喜欢玫瑰,我喜欢百合。他来了句,哎呀!早知道我就不买了,市面上的玫瑰全都是月季你知道吗?后来他就时不时在路边买几支含苞待放的百合拿回家,等两三天花开,然后就是整整一周的花香满屋。


你在排斥仪式感里的什么?


4.  在亲密关系里,你觉得哪些仪式感可以省略,哪些不能?你排斥的是仪式感里的哪一部分?


@水何: 我觉得所有的“仪式感”都可以省略。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中, 有什么是不能省略的话,我觉得会是一些“约定”和“承诺”,来确认对方的“心意”。


我所说的“约定”非常日常,比如说我们约定,至少多少时间见一次面,多久做一次爱,来维系这段亲密关系。


我排斥所有的“仪式感”,一是“仪式感”很烦, 二是我不愿意承担情感上的“压力”。


举个例子,这两天上海下雨又打雷,但碰巧有人给我寄了箱樱桃。于是大半夜我踩着拖鞋淋着雨去快递柜取樱桃,边走边觉得“啊,真是好烦人啊,为什么要给我寄樱桃,我想吃不能自己买吗?”


@赵赵: 表白、过纪念日、过情人节、送钻戒、办婚礼、办酒席、领证,都可以省略。没有不能省略的。 排斥任何“只是为了走流程”的仪式感。


@一二三四五六花: 我觉得可以省略的是你们做起来觉得很尬的那些, 保留那些你们觉得不用刻意就可以坚持下来的。 我和男朋友抛弃了大部分的仪式感,但是保留了早晚安问候,一直坚持了四五年。


我排斥的是那些为了仪式感而仪式感的。很多人是因为别人有仪式感我也要有,别人送花有仪式感,所以我也要花;别人纪念日旅游有仪式感,所以我也要旅游。实际上,两个人的仪式感是需要关注两个人的关系,以及仪式感会为两个人的关系带来什么。


5.  你觉得,过分追求仪式感会不会丧失对爱的理解?


@一二三四五六花:学着别人相爱的样子就觉得自己拥有了爱情简直是当代一大谬论。 仪式感是一种方式,可以用来维系关系,表达爱意,但是我们需要仪式感是因为我们爱的那个人需要仪式感的方式,而不是我用我觉得的仪式感去强迫我爱的人接受我的仪式感。简单来说,要学会的不是怎么去做仪式感,而是为什么要做仪式感,以及我们的另一半觉得这个仪式感怎么样。


@水何: 我不理解,为什么谈恋爱需要个模式呢?只要确认彼此是喜欢的话就行了吧。


如果需要追求对方或者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不断地去确认对方的心意的话,大概率对方并没有那么into you。


@易夏: 我觉得不是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去追求对方或者怎么去恋爱,而是因为大家受到的野生恋爱教学太多了, 听到的所谓模板化的恋爱故事也太多了,影响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理解。 那些所谓的“第一次恋爱最好约在哪里见面”“约对方吃饭最好选择什么风格的餐厅”等等,可能只是一个母胎单身了20多年的小编动动手指头随便敲出来的商稿,但是有人把这些奉为圭臬。 


不需要仪式感的话,亲密关系靠什么维持?


6.  情人节、对方生日、各种纪念日等等,是怎么过的?会给对方送礼物吗?怎么送?


@赵赵:会提前一两个礼拜问对方要什么, 如果对方说没有什么想要的,就不送了。这样就能避免送到对方不喜欢、不需要的。


平时如果找到适合对方的东西,就会问对方想不想要,想要的话就会作为礼物送给对方。并不一定要在情人节和生日。


@一二三四五六花: 我们很少过各种节日,礼物也几乎是平常送的。平时看到一个东西觉得对方会喜欢,就会和对方说一下然后买下来。比如我男朋友知道我看动漫,有时候看到很不错的手办就会问我要不要手办,我说要他就会买给我。我们会询问对方的意见,但不会和对方说具体的礼物是什么,既尊重了对方的意愿,也保持了惊喜感。


@水何:不过。


会送礼物,一是自己单方面想送,比如有家蛋糕不错,就会叫个闪送给对方尝尝;二是在聊天过程中发现对方最近想要但还没买的香水、绝版了的黑胶唱片、漫画等等,会提前告知对方“我送你吧”。


不会特意挑日子,这个送礼的过程我倾向于最大程度的“随意化”。也拒绝还礼。


@易夏: 最多就是出去吃个饭吧。送礼物仅限交往的前两年。因为他当时给我送了个手串,我不喜欢。后来我就不让他送了,我看到想要的东西又希望他来买的话,就直接发链接给他。他表达了心意,我也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何乐而不为?


7.  你们会制造自己的“仪式感”吗?如果有,是什么样子的?


@赵赵: 平时闲聊的时候,会问对方喜欢什么东西。最喜欢的花、最喜欢的水果、最喜欢的演员 (时不时会更新一下,因为喜好确实会变)平时就会买对方喜欢的花、做对方喜欢吃的料理、找对方喜欢演员的电影。


比如对方生气的时候,会甩门而去,上街到处去买她最喜欢的向日葵来赔罪,对方拿到新offer的时候,会买向日葵来庆祝,下班回家路上,遇到向日葵会买一支回家。逐渐就变成了一种仪式感。


我们还有一些暗号,其中有一个安全词,吵架的时候,不论多生气,一旦说出那个词,就要停战。


@一二三四五六花: 因为异地,所以我们很注重待在一起的时间。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总是一心忙工作,就算是在一起吃火锅的时候也是拿着电脑在桌前敲敲打打,随便吃两口。我男朋友就很生气。 所以我们现在每次在一起的时候,会尽量放下工作,给彼此更多的时间。


@水何: 多发生在“性生活”上。


@易夏: 大概是每天早上出门前会来三个吻别?心情好的时候就多来几个,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只让他亲一下。还有就是晚上不管有没有做爱,都会给对方一个拥抱,抱在一起温存一会儿再睡。如果当天他惹我生气,我不让他抱,他也会很执着地抱住我道歉,一般情况下我就不气了 (就是这么的没骨气啊啊啊,但确实有用)


从我的经验来看, 与其盲目做一个仪式的追随者,不如做一个仪式的审视者和生产者, 永远也不要强迫自己认为某个仪式是有意义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塔门(ID:DT-Tamen) ,作者:郭雅琼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