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 听说疫情初,您是北京协和第一个报名支援武汉的,也确实是第一批去的,当时您的想法是什么呢?
赵静教授: 我是湖北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我大部分同学都在武汉的医院工作,去之前听他们聊过一些情况,是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肺部阴影。所以当时我对这个病是很感兴趣的,再加上武汉又是自己的家乡,毫不犹豫地就报名了。对风险考虑得比较少,做好科学防护就好。在面对传染病时,尽管有一些恐惧,但最终还是能战胜它。
菠萝: 在新冠病毒常态化的今天,还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吗?
赵静教授: 这个病毒从爆发之初到现在过去这么多年了, 总体是越来越弱的。大家不要过度恐惧。 真的就像有些专家说的,目前就像一个大号的流感。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极少部分人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肺炎,比如基础疾病比较多的老年人,或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或者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等。如果是没有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用不着特别恐惧,我想其实我们可能都不止感染过一次了, 出现 症状时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基本都能康复。
菠萝: 新冠确实和流感有很多症状蛮像的,现在的处理方式会有区别吗?
赵静教授: 都是病毒感染产生的疾病,大部分是没有区别的。因为病毒感染本质上还是自限性的疾病,对特殊人群才会给予抗病毒治疗,通过病原学的确诊,给予对应的抗病毒药。而对于非高危人群,慢慢自愈就可以了。
菠萝: 不确定的话,必须到医院去抽血吗?还是用抗原试剂测试也可以呢?
赵静教授: 在医院是快速核酸检测,1~2小时内就出结果,可以迅速作出判断和处理。在家用试纸做抗原检测也可以,有时候不如核酸敏感,但也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
菠萝: 换季出现的咳嗽和感染导致的咳嗽应该怎么区分?
赵静教授: 大多数人的咳嗽是感染后的咳嗽。 有人是两部曲,有人是三部曲。
第一部曲,过程大概持续3天。感染初期,有80%~90%是病毒性感染。当然不一定是流感、新冠,还有很多其他病毒,比如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之后,机体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有的病人还会发热。
第二部曲,因为病毒感染,整个粘膜都有损伤,在口咽部和呼吸道的一些定植菌可能就会开始繁殖,也就是继发了细菌感染,病人开始有明显的咳嗽,可能有黄痰。这个阶段医学上建议用一些抗生素,比如头孢一代、头孢二代、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常用的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大部分病人3-5天就过去了,不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三部曲,对于有一些特殊体质的病人,比如过敏体质 (容易出荨麻疹、湿疹或者有明确的药物、食物过敏史,或者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基础病) 的病人,就会进入这个阶段: 顽固性咳嗽。
这时候医生还是用一些抗炎药, 但这个抗炎药不是老百姓所说的消炎药,是类似于哮喘的治疗, 使用一些抗组胺的药物,比如抗白三烯的治疗,甚至雾化激素,让第三个阶段咳嗽迅速恢复。在这个阶段,有些医生可能认识不够,觉得是炎症没消下去,还会大量使用抗生素,甚至升级抗生素的治疗,这个治疗方向是不对的。
对于换季的咳嗽,不同于感染引起的咳嗽的三部曲。 它往往真是过敏引起的, 尤其是春季、秋季,对花粉敏感的人就会出现咳嗽。这些人一般本身有基础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换季的咳嗽,只要确诊是哮喘,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按照哮喘去治疗。而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咳嗽,我们会进行抗病毒治疗、抗菌治疗以及后期的抗炎治疗等,所以说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菠萝: 感染的咳嗽和换季过敏咳嗽,我们普通人有什么依据可判断吗?
赵静教授: 感染性的咳嗽有这些特征:
第一, 家庭成员聚集性发病。 比如我感冒了,孩子也感冒了,父母也感冒了,这可能还是感染;
第二, 有一些感染相关的症状, 比如刚才说的发热。换季的咳嗽不会引起发热,只要出现发热还是提示是感染性病变;
第三,出现 黄浓痰 ,老百姓称为上火,而医学上讲是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变成脓细胞,说明它合并或者继发了细菌感染,提示感染性病变。
换季的咳嗽因为它本质上是过敏,所以往往是夜间咳嗽加重,甚至会咳醒。有一部分病人还有非常明显的鼻部症状,早上起来打喷嚏特别明显,往往是连续打七八个。所以仔细问诊症状,还是可以鉴别的。
菠萝: 如果确定了是细菌感染,使用头孢或阿奇霉素这些抗生素有什么顺序吗?
赵静教授: 医生能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知道大概是什么感染去开处方。 对于感染后的咳嗽和黄痰,一般是链球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感染。使用头孢一代、二代、阿莫西林都是可以的。除此之外,还有20%~30%的比例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对于这些感染,头孢是无效的,一般会使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同时,喹诺酮类的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也能够覆盖衣原体和支原体等不典型病原菌的感染。
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流行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开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这类处方;如果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不流行的时候,头孢足够覆盖。
菠萝: 民间的各种止咳方法——雪梨、柚子皮、蜜橘子,还有蜂蜜水之类的,这些到底有没有用?
赵静教授: 坦率来讲,我觉得是有作用的。比如说咱们平常用的一些止咳的药,可能糖浆居多,其实和民间说的蜂蜜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要是它比较粘稠,喝下去之后,在口咽部形成了薄薄的保护膜。 这个保护膜的存在,相对提高了咳嗽的阈值,减少了对呼吸道的刺激,所以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咳嗽的作用,但这仅限于蜂蜜这种特别粘稠的东西,不能把它误认为吃甜的就可以止咳,这个是不对的。比如吃巧克力反而可能会让咳嗽加重。
柚子皮里面有一些特殊的物质,也可以起到类似于促排的作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和稀释等,对咳嗽也是有作用的。这些偏方能够流传下来,应该多多少少有一定的作用,但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主流的治疗手段来用。如果真的是严重频繁的咳嗽,仅靠食疗去应对,有时候反而会把病程变得缠绵 ,正规治疗与民间治疗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菠萝: 封闭的环境会让咳嗽变得更常见吗?我们平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赵静教授: 笼统上来说, 封闭环境会让咳嗽变得更频繁 ,但只是针对一部分人来说的,尤其是呼吸道比较敏感的人群。
首先,密闭环境的污染物的含量会高一点,不管是装修材料的气味,还是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其次,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会更高,比如有人生病了,封闭的环境中的病毒、细菌在空气里面漂浮着,吸进去就容易感染。
所以从这两大块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在密闭空间最好还是定时开窗通风,迅速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这样对呼吸道会比较友好。另外就是做一些清洁擦拭,可以用消毒剂 (酒精湿巾等) 去擦一擦公用区域,这样微生物定植会少一点,减少自己生病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咳嗽的发生。
菠萝: 加湿器有用吗?
赵静教授: 如果环境特别干燥,不管鼻部还是肺部都会有不适的感觉,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家里开暖气,可能会引起嗓子干,就会觉得咽部不舒服,不自主就会咳嗽,这时候加湿器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在夏天,湿度水汽都很大,是没必要用的。
菠萝: 在年轻人里,电子烟现在非常流行。电子烟对呼吸系统会有伤害吗?
赵静教授: 做呼吸的人,肯定是强烈反对电子烟的。
电子烟开发出来最初目的是帮助戒烟。因为香烟里除了一些致癌物以外,还有一个大的成分是尼古丁。大家戒烟特别困难,就是对尼古丁成瘾或依赖。电子烟开发出来是模拟了那种吸烟的感觉,但吸进去的大部分是水汽,还带一些芳香汀类的物质。不同电子烟的成分是不一样的。
不管吸入什么东西,尤其是这种芳香汀这种香味的化合物,对肺都是不好的。我在门诊是强烈反对吸电子烟的,也反对拿电子烟作为戒烟手段。 电子烟是否能够影响戒烟,目前来说尚无定论。
菠萝: 我听到一个说法叫心因性咳嗽。咳嗽不是感染,也不是过敏,是情绪或是大脑出现了问题。这个在临床上真的有吗?
赵静教授: 有的。 临床上见到的大部分是年轻女性,职场、生活压力大引起的咳嗽。 对于这种咳嗽的缘由,我理解的是,她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比方要开会了,就拼命地清嗓子、咳嗽,因为这可以缓解一些焦虑、紧张情绪。另外,这种咳嗽往往在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咳嗽就明显见好,但是一闲下来,就开始咳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晚上睡觉不咳嗽,白天才会咳。
如果做了胸部CT、肺功能、激发试验,呼出一氧化氮等等都完全正常,也没有所谓的感冒诱因,没有过敏体质,那高度怀疑是心因性咳嗽。这时候可以做一些焦虑的量表,往往会有一些异常的提示,呼吸科医生会建议去看一下心理科。
菠萝: 有人说我长期咳嗽,怎么样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进入了这种慢性咳嗽的状态?有没有什么标准?
赵静教授: 超过八周的咳嗽叫慢性咳嗽。 医学上的定义是比较简单的。慢性咳嗽最常见的是刚才提到的感染后咳嗽,其他的需要鉴别,有没有哮喘、有没有鼻后滴漏、有没有胃食管反流,还包括有没有使用特殊药物等,都是构成慢性咳嗽比较常见或者比较重要的因素。
菠萝: 如果遇到一个慢性咳嗽病人,需要做什么样的一些检查?
赵静教授: 对于症状不是特别典型的,我可能会仔细询问病史,到底有没有感染性咳嗽,最初的诱因是什么?是不是三部曲过来的?
持续咳嗽对于有的病人来说是时好时坏的,就是可能咳嗽了一段时间,总体趋势不咳了,但突然又变重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再仔细甄别为什么又变重了。对于职场的人,可能是近期熬夜加班,疲劳让免疫力下降,体内一些定植菌又活跃起来了。比如熬个夜,喝个大酒,可能第二天就有点嗓子疼、咽痛,咳嗽慢慢加重了。有可能就是一个隐秘的小感染,没有被甄别出来,免疫力降低之后,又开始了重复的感染。
还有一种慢性咳嗽,其实就是刚才提到的咳嗽变异型哮喘。这类人往往有过敏性鼻炎,或者本身就是过敏体质,这类人推荐先检查肺功能,包括常规的通气功能。如果是正常的,就高度怀疑可能是咳嗽变异哮喘。如果FeNO这个指标特别高,那就提示气道里面有非常明显的活跃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这个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是咳嗽变性哮喘。
无论何种咳嗽, 最重要的是胸片或者是肺部CT的检查。 一定要先排除没有肺部的疾病,再来说是慢咳、气道的炎症还是咳嗽变性哮喘等。
这种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哮喘,通俗的话说就是不容易断根。但凡到特殊季节,该用药就及时去用药,长期的再找一个固定医生随访,用很小的剂量去维持就够了。长时间不犯病,肺功能得以很好的保持,也不影响寿命,就是最理想的状态。
也有一部分慢性咳嗽是胃酸反流导致的,我们要按照抗反流的方案去治疗。有的是微反流,很少量的胃酸上来,自己感觉不到,但是胃酸是个强化学性刺激物,让咽部的这些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就会形成慢性炎症,导致你持续咳嗽,有的病人会觉得有夜间的饥饿痛,胸骨后有烧灼感,实际上都是反流的表现了。这时候需要抑制胃酸,维持胃肠动力,才能慢慢变好。这个治疗效果不如过敏性咳嗽来得快,过敏药物一般3~5天就能看到明显效果,但 反流性咳嗽的治疗可能得等至少两周。
还有些老年人要警惕降压药引起的咳嗽,尤其是ACEI类的药物。 ACEI就是血管紧张受体转化酶抑制剂,它的副作用是使体内的缓激肽增多,缓激肽是个强的气道刺激物,引起咳嗽也确实很多。
菠萝: 老人如果出现咳嗽以后,有什么特别需要小心的吗?
赵静教授: 爷爷辈的老人出现咳嗽,最担心的还是肿瘤。所以一定要拍片子,检查肺部有没有疾病,如果肺部有疾病,那就针对性诊断和治疗。如果没有问题,才考虑慢性气道炎症的咳嗽,也就是刚才说的是长期吸烟、感染、反流、过敏等等因素的甄别。
菠萝: X光和CT,有什么区别?
赵静教授: 第一,X光辐射更少,大概是CT的1/6。第二,X光比CT要便宜得多。所以X光常常用于年轻人的体检项目。如果怀疑呼吸系统或肺部有什么病变,那就需要做个CT,比X光更能发现细微的病变。
菠萝: 如果要做肺癌筛查的话,推荐用低剂量的CT对吧?
赵静教授: 在目前国内的指南里,年龄≥45岁,吸烟>20包/年,或者直系亲属有肺癌家族史,符合以上三条中任意一条,都推荐低剂量CT用于肺癌的早筛。
菠萝: 有人担心CT的辐射,其实是不是也是可控的?
赵静教授: 低剂量CT的辐射就比X光略高一点,所以作为正常人体检项目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晚期肺癌病人的随访,基本上两个月就要做一次CT,一年至少要做六次,都还是挺安全的。
再利用你的平台,我也说一下,我特别反对拿PET-CT作为体检项目进行筛查,这里面有双重辐射,一个是CT的辐射,一个是打的标记物的辐射,对于健康人群没有好处。
菠萝: PET-CT这种东西是拿来给肿瘤病人判断有没有转移的,给健康人用显然性价比特别低,或者我认为风险显著大于收益,所以不会推荐给大家。网上有蛮多专坑有钱人的东西,防止过度医疗或者错误东西,最好就是穷一点还挺好。
最后有没有什么关于咳嗽或者呼吸健康的事情,想给大家叮嘱几句。
赵静教授: 我在门诊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就是我该怎么样保护我的呼吸系统?实际上就是两点。
第一个就是希望吸入进去的气体是干净的 ,首先要做到不抽烟、做饭打开抽油烟机、雾霾比较重的时候戴口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家里装个新风系统,也是有好处的。
第二个就是避免感染。 如果别人感冒了,你就要离他远一点,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该戴口罩戴口罩。同时不要让自己内卷,太疲惫,都会让你的抵抗力弱,很容易生病。
菠萝: 希望大家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保持新鲜的空气,这也是赵静教授主任给大家的叮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