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思维经济学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王智远(ID:Z201440) ,作者:王智远同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拖延的折现率


人为什么会拖延?可以找出诸多理由,如:懒、完美主义者、面对复杂任务感到不知所措、担心失败后没面子遭到指责等;若从经济学视角衡量,我认为一大原因在 “现时偏好” (present bias)


此概念是马克斯·普朗克 (Max W. Pratt) 在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会高估当下获得的回报,低估长期目标逐渐取得的进步。


比如:随便哪一天,你都能找出多个不去健身房的理由 (没有时间、工作太累、没睡好、要追剧等等) ,假设经常这样做,你永远无法达成长期健身的计划。


当然,我并不是说“你是一个不重视长期主义的人”, 而是与当下相比,“未来”在多半人心中都会大打折扣。


比如:现在给你1000元,一年后给你1500元,太多人愿意选择当下;可是,假定现在支付一定手续费 (80元、100元) 后,立马能得到一年后的1500元,你会怎么选。


你肯定会毫不犹豫支付。


学过经济学的人,不这样想。


他们会把费率转化成百分比,就是所谓的利率 (interest rate) ,你也可以把它称作“折现率” (discount rate) ,大白话解释即,将来的1块钱按照现在算值多少钱,其中得出的百分比。


理论上讲, 折现率越高,投资项目净现值越大,说明投资风险小,相对投资获利能力越强。


跟其他利率一样,折现率可以进行复利计算,但它不是正向增加,而是逆向减少,越是遥远的未来,逆向复利折现影响就越大,因为你在很久后才能体会到。


比如:中彩票,分5年每年得到100万和一次性结清之间,你肯定选越多越好,但由于存在复利折现,将来的钱和今天比,并不一定值钱。


以每年5%折现率算,明年100万的现金流算下来今天只有952381元 (100万/1.05) ,两年后的100万,今天只有907029元 (100万/1.0522) ,这种情况持续存在。


诚然,用将来所有年份折现后收益相加,就能算出净现值 (netpresent value,简称NPV)从经济角度,如果不能保证高折现利率投资,最好选择一次性结清。


不过,你不会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


不懂只是其次。一方面,一次性结清,拿到这份奖励可以用在各种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大多人会给未来打很高折扣,这也称为 “双曲折现” (hyperbolic discounting)


为揭示这种情况,《错误的行为》这本书中,美国行为经济大佬查德·塞勒 (Richard Thaler) 教授做过一项有关 “动态不一致” 的经验证据。


其认为,人们对立刻获得15美金、三个月后获得30美金、一年后获得60美金、三年后获得100美金的偏好基本相同,这些数据意味着“年度折现率”不断下降。


换言之,我们对即刻满足的感知程度,远大于延迟满足,在拖延和自控相关领域,这种偏好发挥关键作用;就像节食期间,你很难抵制美味诱惑,因为节食的长期收益,在大部分人脑中几乎为零 (就像未来10年公司收益)


它说明什么?


其一,即便未来很赚钱,你也不一定能忍受长周期的坚持。


其二,等到一定年纪,你会为自己的拖延感到万分后悔,你也会感觉到,越往后选择项越少,迎来的情况像“老鼠赛跑现金流游戏”。


年轻时保障基础工作后,你不能想方设法获得资产收入,就只能努力用加班换取金钱。


所以,我们应该将前人的悔恨,视为动力,只要有碎片时间就想法投入到“可复利的事情上”,并关注长期收益,这样一来,才能慢慢克服固有的“现时偏好”导致的拖延倾向。


利益承诺效应


话虽如此,行动时还是无法克服怎么办?有一个常用思维能帮到你,即 “承诺” (commitment)


我把它和利益绑定一起,因为只要涉及利益,人们就会尽力;也就是说, 你想实现某件事就必须做出积极承诺,当承诺没做到时受到惩罚,效果会更好。


比如:想减肥,可以加入健身俱乐部、跟朋友打赌公开声明掉秤计划,这两种情况下,都必须做出金钱承诺,如果不遵守就会蒙受损失。


另一个案例我从保险、公积金上面吸取,两者都体现 “默认效应” (default effect) ,众所周知两者上,钱取出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这让你更能守住承诺。


比如:碎片化时间,你可以用来“做副业、寻找新的可能性、做某个项目”,把它们当做默认项去做,把时间分配给自己设定的长远目标,反而会减少内心期待感,容易实现。


我会用默认效应做“阅读工作”。那些随时随地被记录下来的思考,都能成为写作的作料,正如作家周国平所述,作家是世界上最勤快的人,他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不停地做着两件事,“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


不过,利益承诺也存在缺陷:


  1. 你很容易迟迟不做承诺


  2. 承诺力度不大,认为违背也没关系


  3. 很多方法可以达成无效的承诺 (包括不切实际的承诺、如每天去健身却不制定明确时间表)


反之,明确可行的承诺应该是:“我接下来三个月里,利用每周三晚上、周日下午和朋友去健身,跑3公里做20分钟负重练习,如果没做到,我给朋友100元。


帕金森琐碎定律


你非常想达成目标,但即便做出承诺,前进时,还会掉入下一个无效规划时间的陷阱;没错,就是 “帕金森琐碎定律” (Parkinson's law)


工作会无限膨胀,占满完成工作的时间和碎片化的机会。对我来说,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你遇到过吗?


假设,每天头等大事有最后截止期限,并不意味着要在”时间限制范围“内把它做完,应该尽早做完这件事,然后,做下一件领导交代今天要完成的任务。


况且做下一件事时,会不会有新问题出现?陷入”非常重要又紧迫的大事“时,下面这两个思维模式,能描述人们在项目进行和结束时的感受。


其一:九九定律 (ninety-ninety rule)


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艾尔维 (Frederick E. Emery) 认为,学习某个技能或做新项目,人们需要花费90%的时间才达到90%的水平,而到专家级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会更多。


其二:侯世达定律 (Hofstadter's law)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侯世达 (Robert Hofstadter) 觉得,任何事情,都会超出原计划的时间。


也就是,我们总会预估偏差,尤其在做PPT、老板演讲稿时,本以为认真做完能一遍过,最后可能要大幅度修改。


上述两个定律都强调一个事实,即:


即便你有时间观念,但你很可能并不擅长预估完成一件事的时间,除非是持续进行的事情,且付出了很多努力,否则很难意识到真正完成一个项目,需要经历多少琐事。


怎么办?


你可以选择,什么阶段下表示项目“完成”了,此完成通常指达标、可以交付给领导反馈。同时定期询问哪些部分完成了,能很好地避免浪费你的精力。不那么完美的解决方案,才是前进的最佳状态。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向领导汇报,常常在快完成前又觉得太难,彻底放弃。


就像我早些年开始写作时,基本功不稳,对自己要求又高,还要查文献准确性,就逼得自己“破罐子破摔”;脑子与行动作对时, “损失规避” (loss aversion) 完美解释了为什么这样。


简单讲, 与获得同等收益相比,我更想避免损失。


失去50块钱造成的不愉快,要比得到50块钱带来的愉悦,更难受。由于我讨厌,又想得到,还有阻力,损失规避的做法反而会在许多情况下导致“内耗”。


这种情况有很多,持有亏损的股票,你总想把它再捞回来、明明想搬家,怕折腾还住在老房子中,同样,规避意味着此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沉没成本谬误‍‍


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1992年在《风险与不确定性》杂志上,阐述沉没成本带来的谬误。


他指出,许多存在风险的情况,人们希望潜在收益是损失的两倍,这样,才愿意冒险参与:如果要拿50块钱冒险,你希望有一半概率得到100元。


想要规避,怎么办?


我的一切行动宗旨,站在“机会成本”出发。


长期纠结已经损失的,就是浪费,本来可以用其他时间弥补的过错,就不应该犹豫;同样,获得微不足道的必然收益,然后放弃,肯定会错过潜在机会。


比如:一份洞察报告已经做了一半了,现在想放弃,但已经投入很多资源在里面了。假设,任由这些无法挽回的成本蒙蔽自己,就会成为 “沉没成本谬误” (sunk-cost fallacy) 的受害者。


换言之,决策面前,你不应该把时间放在“纠结中”,也不应该因为做好的决定,行动一半觉得太难,进行放弃。


如果这个决策本来就是错误的,导致你已经付出一半精力,那沉没成本会升级为“协和谬误” (Concorde fallacy)


什么意思?


你不能笃定,创业这样做一定成功,团队进行半年后,发现不宜继续下去,但苦于各种投入而将错就错,最后反而贴了老本 (throwing good money after bad)


从不那么重要的决定,到更大的决定,日常沉没成本谬误比比皆是,我们应该从现实角度充分审视可能性,从“机会成本”角度给出评估。然而,真实评估成功概率,是非常难的事。


罗伯特·诺克斯 (Robert E.Knox) 和詹姆斯·英克斯特 (James A. Inkster) 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针对赛马场曾做过两项实验。


他们请尽可能多的人,评估自己选择的赛马获胜概率,有些下注前,有些下注后,结果发现,下注之后,投注者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他们认为获胜概率很高。


显然,实验证明, 认为自己决定的事走下去能成,本身是一种认知失调, 反之,坚持以“数据为本”有助于避开这种陷阱,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亏损时沉没成本可能会损失声誉。


但应该考虑, 如果因为拉不下面子而错失某些事情的健康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对一些成功的人来说,“灵活度”与“韧性”很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诚然,一切行动的前置条件就是机会成本。


行动过程中,你必须站在“沉没成本”角度考虑问题,某件事,如果继续坚持,到底会吃掉老本?还是会浪费更多时间?相比不做就是及时止损,你应该考虑,如何用现有的付出争取更大的机会。


不需要做重复无用功


如果说,优秀计划是避开拖延的“左膀”,那么,确保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流程,就是“右臂”。


好比:写一本书,第一步确定大纲,确保内容衔接流程,而非想到哪写到哪。做任何事情之前,最好提醒自己“无须重复做无用功 (no need toreinvent the wheel) ”,因为你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自媒体专家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问题,都能找到上百种解法,许多领域,对过去成败经验已经达成共识,我们完全可以避开。


建筑工程师克里斯托佛·亚历山大 (Christopher·Alexander) 在著作《建筑模式语言》中提到 “设计模式” (design pattern) ,它觉得一个问题的出现,必然已经有重复可使用的解决方案存在。


比如:为什么,所有门把手都安装在同一高度?为了方便大多数人使用;为什么大部分楼梯都设成同一宽度?为了方便大多数人行走。


之所以一致,是因为它们遵循的是被证明管用的同一基本设计模式,某些情况下,这些模式已经成为正式标准。


想想拖延做的事,那些阻力中,有没有设计好的模式?能不能把框架借鉴过来?


我的职业生涯中,用不到4年时间做到总监级,并非有多努力、多会社交,而是很早就发现,市场营销、品牌传播都有一套完善的底层方法和设计方式。把它们提炼出来,我的认知得到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日常工作总结、开会、制定各种计划,都有模式可遵循,你必须学会善用工具和前人的设计模式,提高办事效率。


与“设计模式”相反的 “反面模式” (anti pattern) ,有两种意思:


  1. 接受某个指令后,自我摸索,闷头干,不思考,不找规律


  2. 对于有更好已知解决方案的常见问题,有某种看似出于直觉,其实并不管用的“解法”,也就是,看似有方法论,但却用不上


想避免“反面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它们,然后找出既有的设计模式, 但要注意,有时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是,迅速采取行动,而非陷入分析瘫痪。


穷举搜索或启发式


家里的四位密码锁突然忘记密码,该怎么办?有三种方案:


  1. 暴力解决 (brute force)


  2. 穷举搜索 (exhaustive search)


  3. 启发式 (heuristic)


你肯定不会把它砸了 (暴力解决) ,也通常找不到解决的规律,只能对可能解开的众多选项,按照顺序逐一地检验,从中找到那些符合要求的数字。


不过,穷举搜索 (exhaustive search) 只适合小规模问题,我们搜索信息时,互联网会给出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充斥着不准确性。


想要找到有价值的内容,你就要把所有信息多做比较;亦或基金、投资,你不知道哪只好,于是把所选项的历史业绩导入表格,根据标准筛选。


然而,随着问题变大,你就需要更复杂的工具、或昂贵的方法。


比如:想砍一颗小树,用斧头或手锯就行;要砍更大的树就需要电锯;想清理一片树林,则首要任务是找到”伐木工人”。但有些问题,即使借助复杂的工具也相当棘手。


一个长度为8个字符的密码,存在218亿种组合方式,这不可能靠人工一个个试,用计算机都相当耗时,与随机尝试的每个组合比起来,更好的办法是“启发式” (heuristic)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的快与慢》中描述过该现象, 我们可以把困难的问题折合成简单问题,然后反复试错,这种办法无法获得最佳或完美结果,但多数情况下很管用。


Facebook内容审核,正是如此。


该公司刚成立时,并没有针对社区内容管理的前车之鉴可参考,起初制定一套简单启发式规则 (例如,图片不可以出现裸照) ,然后逐渐加入更多要求,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其要求已达到27页以上。


所以,看出有什么区别吗?


穷举搜索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所有可能项列出来,找出符合的条件;而启发式则根据问题,优先思考哪些经验能够优先解决。


分步或重新定义‍


另一个解决方法是 使用算法 (Algorithms) ,也就是,分步骤的过程;它在今天十分常见,但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比如:以旅行为例,算法控制着交通的管理方式、路线设计、最佳座位、以及给你推荐的各种酒店类型。


算法是简单的 (交通信号灯每两分钟变一次) ,也是复杂的 (交通信号根据实时传感器动态变化) ,甚至可以极为复杂 (人工智能控制) ,许多算法扮演着黑匣子的角色。


这意味什么呢?


你不需要了解它的运作方式,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使用工具更快地完成任务,甚至从寻找可选项开始,都应该有自己的设计模式,按照模式找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分析眼前各种选项的利弊,如果选错工具,会很容易遇到麻烦 (浪费钱、工具使用不熟等) ,这方面也可以寻找同事给出建议。


比如:老板让你把会议纪要做成思维导图和项目进度图,你应该设计完成这件事的所有步骤 (谁用过这种软件,哪个好用,有哪些步骤,每一步分别做什么,内容和结构如何衔接等)


计算机领域,另一种加速,处理的方法是 并行处理 (Parallel Processing) ,也就是并行解决一组问题,它属于 “分而治之,逐个击破” (divide and conquer) 策略。


假设,你能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多个独立部分,然后将这些部分交给不同的人解决,就能更迅速地完成更多的任务。


不妨设想,一个项目分解成多个部分,委派不同人员是不是很快?即便自己做,同样也能把多个部分,放在不同时间段。要知道,任何事情并非一蹴而就。


如果还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


是时候考虑 重新定义问题 (reframe the problem) 了。


大多数游乐设施的座位是有限的,要在同一时间内供多人乘坐,唯一的方法是增加座位,但改造、增加座位相当费钱,还需要长时间关闭游乐设施。


迪士尼就曾面临“排长队”问题。


如果将“怎么才能让人们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重新定义为“怎么才能让人们在排队等候时更开心”,会怎么样?


迪士尼的“快速通行证” (FastPass) 允许每位游客有限次地跳过排队;排队区外竖立的“预计等候时间”电子公告牌,让人们不用猜要等多久;此外,排队中还安排了游戏、图片、动画给顾客解闷。


工程和科学领域,任何问题都可以被数学化,重新定义后就能变成更容易的解决形式,这是通过利用“已知算法和设计模式”实现的。


换言之,将难题转换成已有可行解法的问题。


有一位伐木工说过:“如果给我6个小时砍一棵树,我会花4个小时磨快斧子”。这是为什么? 拖延意味着时间合理性安排不够,“善用时间”可以归结为“明智行事”。


总结


  1. 现时偏好有成本,大多数人忽略折现率


  2. 利用“承诺”和“默认效应”避免“现时偏好”


  3. 定期评估可避免“损失规避”和“沉没成本谬误”


  4. 前人已经告诉我们,问题存在即有设计模式


  5. 通过既有模式、工具或分步骤寻找捷径


  6. 实在太难,要不想想能否重新定义问题?


一件事,行动时非常痛苦、困难,大概率有两方面问题:其一方法不对,其二没有把正确方法形成肌肉记忆。所以,你的延迟,要么“给自己损失设计不够大”,要么是工具方法有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王智远(ID:Z201440) ,作者:王智远同学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