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敲下一段话,总会下意识地去揣测人们看到它会做何反应?
譬如今天的文章,我料想光看标题,许多人点进文章前,应该就已经准备好爽了:
享受香艳文学的同时,还能站在道德高点欣赏悲剧——偷窥那些“不道德”的女孩儿会遭到何种不幸。
自我写满分激光枪的第一天,隔三差五便会有读者提议:
你能不能写篇文章讲讲那些爱去夜店的女孩最后是什么结局?
实话说,我过去不具备写这样文章的人生阅历。
但如今我临近三十岁 (97年) 当了五年夜生活博主,我在夜店接触了非常之多的人。
如同写论文,大量的样本与够长的时间周期,观察者的智商还很高。
我想以我不同人生阶段为顺序,讲讲那些爱去夜店的女孩们如今的境况。
一、初中、高中女生朋友
先从我高中说起,我在衡水中学念书,小时候很臭屁,不喜欢跟笨蛋做朋友,因为懒惰叛逆,我是朋友里成绩最差的。
跟我成绩一样差的还有两位朋友,一位叫罗昊 (他在衡中也是名人) ,念的对外经贸大学。一位叫王伟光,念的中央财经大学。我们念书时是被年级部批斗最多的。
写人名是为了详实,方便有读者不信能去打听。
我们以高考成绩两财一贸为底线,你觉得哪些学校比两财一贸好?我写的就是这些学校里爱去夜店的女生。
她们都是念大学后去夜店玩儿的。
就我个人观察,仅以衡中毕业生为样本,爱去夜店的女生比不爱去夜店的女生混得更好很显著。
这个结果不奇怪。
高考工厂生产的精英最大的短板不是能力,而是为人处世情商低、思想不够灵活以及缺乏冒险精神。
夜店体验恰好帮她们训练了上述三项技能。
在这个样本里,目前人生结果最差的是世界500强快消公司的高级经理,这主要是因为她选择了相对躺平的人生。
二、大学女生朋友
上财爱去夜店玩的人其实很少。
上财人称“小破财”,本来就是个人少的小学校。我大二时,有位很有名的学长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小圈子”。他结婚了,我不提名字。
他跟我说这是上财的小传统:每届的玩咖,会从下一届新生里挑出来“不错的种子”一起玩儿,夜店卡座的单由上一届买,因为他们实习工资很高。
他们当时每周六会在夜店订两张卡座。
所谓“不错的种子”,意思是双商都高、有颜或家境好、爱玩儿。
上一届不仅请下一届喝酒,还会内推市面上没有的牛X实习,如此一脉相承。我不知道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它又通往哪里?我猜是通往Dirty Work和提篮桥监狱。
写到这里,我得跟上财爱玩儿的同学们道个歉。
这传承到我这儿断了。
一来当时学长满学校只找到我一个人,我给学姐们介绍小奶狗,还得从华东理工大学外调。
二来我大四光顾着自己玩,忘了挖掘学弟学妹。我2.65的GPA有点儿太低了,也没能继承下内推的实习。
归功于这个传统,我认识的上财里爱去夜店的学姐 (没有同级和学妹) ,目前混得都挺好的。得承认,夜店还是挺培养金融从业者应酬能力的。
三、我自己玩儿夜店认识的女生
必须承认,上面两个样本不具备广泛的社会意义。
写点儿比较刻板的夜店女玩咖吧。
1. 夜店捞女
先谈捞女,看我公众号久的读者知道,我常会以社会学视角研究人群。如果要细谈夜店捞女,我甚至可以写出一本很厚的书。
“夜店捞女”的定义是希望通过夜店圈的人际交往,认识高净值男性,以恋爱和暧昧为手段获取金钱的女生。
最近流行一句话,叫“拿到大结果”,意思是捞到大钱。
说实话,这么多年我没见过任何一位天天泡夜店的女生拿到大结果。
我不想在道德上谈论“夜店捞女”,我只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探讨。
如果你想捞男人钱,你应该做两件事。
一,尽可能多接触净资产高但对女人阅历少且责任心强的富人。
二,尽可能让自己变成他们喜欢的女生 (知书达理,没有黑历史,自然美) 。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捞女,你应该早睡早起、去打高尔夫、去吃斋念佛、去蓝天救援队做慈善、去国外留学、去读MBA、去相亲网站、去学烘焙、去找份拍卖行和艺术品相关的工作......
我如果是一个智商低、出身底层只有脸蛋又懒惰的捞女,我宁愿去二本学土木工程和编程都不会去夜店。
我没开玩笑。
想想吧,一个院的苦B直男,我会成为所有同学、学长、学弟人生的白月光,哪个男生会吝啬毕业后给白月光介绍项目呢?
如果我是一个“捞女”,我这辈子都不会去酒吧。你要跟我聊酒吧,我肯定眉头一皱:
我从来不去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
夜店里的富人都是不负责任的玩咖和情场高手,最多捞几笔转账,想捞人生大结果是不可能的。
我见过许多拿到小结果的捞女,但她们也几乎存不下钱,她们会把钱扔到医美和奢侈品、豪宅、旅行,最后几乎都是做主播不成被迫下海坐台。
互联网的“小圈博主”我现实认识70%,她们自己都没大佬转账。
这帮人比我还懒,要真有大佬转账,她们咋可能出来做自媒体?
你信小圈博主能让你捞到大结果还不如信看满分激光枪能上北大,后者真的概率大点,我又不是没分享过高考经验。
凡事捞女,爱去夜店的,我没见有好结果的。
2. 爱玩女孩
再谈第二类天天去夜店的女孩,她们是纯粹的爱玩儿,我有许多女生朋友都是这样的人。
这些人的结局有幸存者偏差,她们本身就非常漂亮且擅长人际交往,自然会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人生的成功。
我大学时去夜店,认识许多上海其他大学的漂亮女孩,许多人如今在做探店博主或小网红,收入颇丰。
我一些富二代女生朋友,她本来就没什么追求,想一辈子嘻嘻哈哈,玩儿腻了收心按着家里安排结婚。
很多爱玩儿的女生是留学生,她也就人生那一两年爱玩儿,喜欢电音节和俱乐部,这对她而言只是一种兴趣爱好。
我有很多爱在夜店开卡的网红朋友,未见爱蹦迪对她们有何影响。
我会想用“均值回归”这个词,“爱玩夜店”这一习惯和行为并未显著影响她们人生的结果和走向。
她们本该过什么人生,最后也会过什么人生。
但有一类爱玩的女孩人生会特惨淡,那种和销售、男模恋爱的,人生往往越活越岔。
3. 从业女团
这是一批满有特点的女生,这应该更符合大众刻板印象的“夜场女生”,譬如女团、GOGO、气氛组、小蜜蜂这一类从业者。
她们可能十八九岁就出来混社会,混着混着去夜场上班。她们家庭大多并不优渥,去夜场上班是为了高薪。
先说大结论:人生结果几乎都很差,吃完青春饭后一点积蓄都不剩。
过去两年大夜店生意都很差,我前阵子和一位夜店集团高管聊天,他说大夜店倒闭最根本原因是灰产大哥都跑路去了迪拜、东南亚和日本。
以前他们管那些花几十万买酒的客人叫做“变态消费者”,因为正常人就算有钱也不会这么夸张地花钱,只有变态会几十瓶几十瓶地买昂贵香槟。
钱来得容易,现金流大,有今天没明天,造就了那些灰产客人的消费习惯,也造就了中国夜店的香槟时代。
这是如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消费夸张的灰产大哥消失,大夜店模式难以为继,老板第一个砍掉和停止发薪水的是女孩儿们。
由于信息差,老板们知道这行业要黄了的时候,女团还以为明年会如去年一样蒸蒸日上。许多女团甚至会在老板的忽悠下拿出全部积蓄入股夜店。
此外,夜场女孩之间往往充斥虚荣攀比风气,她们赚的钱多投入医美、奢侈品以及房租、贷款买豪车。
梦醒的时候,她们没逃出去,她们的人生被葬送在荒芜的游乐园内。
也有运气稍好的夜场女孩,她们聪明点,察觉到不景气的那一刻便进入了直播行业和医美行业。
但她们很少能在其他行业取得成就。
因为夜场工作会沾染许多陋习,比如迷信人际关系而非个人努力、对财富缺乏认知更容易被画饼的老板骗、逃避思考以至于个人无法精进职业技能、多巴胺阈值过高导致的工作热情和专注缺失、身边圈子太差常导致她做出错误决策、缺乏主见过度迷信玄学大师、太在乎眼前利益无法长远决策……
就写到这里吧。
写得有些粗略,但要好好写,得写几万字。
如果你希望我回答“夜店是如何影响人”这一问题。
我会想反问——一个人在高考工厂念书后会变成书呆子吗?
你觉得我相比五年前有什么变化呢?
但也有朋友跟我说:你的先天之气强得过分,不能作为例子。
但我一直更倾向于认为是人选择了自己的经历而非经历改变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满分激光枪 ,作者:满分激光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