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
《意见》的主要亮点包括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扩大专项债的投向领域和资本金使用范围、优化专项债项目的收益平衡问题、允许经济大省等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等。
对此,申万宏源赵伟、贾东旭等分析师表示,《意见》是对过去多年以来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环节的一次总优化,涉及投向、预算平衡、审核管理、发行使用、管理监督等方方面面:
考虑到《意见》是在专项债提前批下达之前发布,2025年专项债发行或可通过上述新机制,扩大投向和加速落地,对稳增长起到更加直接的效果。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的要求,2025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可能也将加速,对经济全年开局起到支撑效果。
广发宏观吴棋滢表示,《意见》改革有助于解决近年专项债符合条件的项目缺乏、发行节奏偏慢的堵点,有助于显著提升专项债使用效率,预计2025年专项债发行节奏将较2024年明显前置。
对金融市场来说,吴棋滢认为,一则需要关注改革对于明年财政节奏的影响;二则需要关注可能受益于专项债“扩容”的行业。
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
《意见》提出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将完全无收益的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除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以外的房地产开发,主题公园、仿古城 (镇、村、街) 等商业设施和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
广发宏观认为,这一举措意味着各省在申请专项债时,可更方便因地制宜申报项目,投向将更多元,更易寻找适合本地区的特色项目,这将有利于缓解近年来专项债所面临的部分地区缺乏符合条件项目的现状。
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在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方面,《意见》提出在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方面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将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商业航天、北斗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以及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同时,《意见》提出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由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高至30%。
广发宏观分析指出,在这些增加领域中,较为集中的一是新兴产业基础设施,这有望带来“新基建”的新一轮升温,以科技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创新的加快;二是城市更新的扩容,旧改、棚改、城中村改造等,这有望在2025年提升各省财政撬动投资的能力。
优化专项债项目的收益平衡问题
《意见》进一步优化专项债项目的收益平衡问题。对专项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和项目专项收入难以偿还本息的,允许地方依法分年安排专项债券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以及调度其他项目专项收入、项目单位资金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偿还,确保专项债券实现省内各市、县区域平衡,省级政府承担兜底责任,确保法定债务按时足额还本付息,严防专项债券偿还风险。
广发宏观表示,近年来国债与地方债付息支出比重逐年增大,专项债付息占第二本账的比重上升;省际分化趋势也愈发明显,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本次《意见》确定了省级政府承担兜底责任,并强调可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偿还本息,意味着或将可通过第一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以税收收入为主) 偿还专项债,这不仅扩大了专项债偿还的安全边际,还扩大了未来专项债规模提升的空间。
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
《意见》下放专项债券项目审核权限,“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十省 (含计划单列市) 以及雄安新区。试点地区滚动组织筛选形成本地区项目清单,报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不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可立即组织发行专项债券。
对“自审自发”以外地区,《意见》完善项目审核“绿色通道”机制,前期通过审核的在建项目,无需重新申报,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可直接安排发行专项债券。此外,专项债审核节奏也从原先的一年一审 (通常集中于四季度) 改为“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
广发宏观认为,这也将有效加快专项债项目审核效率。过去“绿色通道”偏窄、大部分在建项目需年年申报,存在申报不通过的可能性,是专项债发行较缓的原因之一;而原先的一年一审制度对审核效率也是一个考验,分散至季度将提高申报和审核的效率。
强调“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意见》针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共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要求提前安排发行时间,及时完善发行计划;二是“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管”,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加快资金使用;三是“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管”,要求加快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机制,对专项债券资金实施穿透式监管。
广发宏观分析指出,2025年专项债发行节奏预计将较2024年明显前置:
2024年专项债发行高峰位于8-9月,导致10月初仍有2.3万亿元专项债还未使用,部分项目开工可能将延至明年初。而本次改革意味着,未来再次出现这类情况的概率将有所下降,即2021年、2024年专项债项目推至明年建设的情况将有所减少。我们预计这一政策的效应在明年3月开工季将陆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