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版躲猫猫”火了,它为何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新宠?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这届年轻人主打一个“既要又要”,不再愿意像“苦行僧”一样重复着苦闷的健身,同时也渴望动起来以获得健康的体魄。


最近在各个城市流行起来的“城市躲猫猫”就是年轻人投出来的最新“答卷”。


在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和他人建立关系不再限于“在一起”,而是可以基于“知道他人在哪里”。它又会如何影响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打开定位,就是“变身”!


和我们小时候玩的“躲猫猫”相比,“城市躲猫猫”最大的区别在于有了实时共享定位的技术支持。


玩法很简单:20-50 人组队,分为“猫”和“鼠”两个身份,在地图软件上拉群并开启实时地理位置分享,接着就可以开玩。


一般来说,活动组织方会收取 9.9-29.9 元的费用,为参加的人购买保险,提供区别“猫”“鼠”身份的荧光棒。


当“猫”抓到“鼠”,“鼠”就会变成“猫”的一员,并把自己的荧光棒交给“猫”。到最后,抓到最多“鼠”的猫就是“猫王”,活得最久的“鼠”就是“鼠王”。


因为结合了实时定位,游戏的地理范围虽然有限,但会比传统“猫抓老鼠”大得多,可容纳参与人数也远多过从前。


此外,游戏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换头像“新传统”—— 把大家熟悉的 Tom & Jerry 用作统一的“猫”“鼠”头像,活动在地图上呈现的模样也更有趣。


更重要的是,当头像换上,定位开启,玩家就进入了另一种“身份”,也找到了一群“同盟”。


无论是“猫”是“鼠”,定位开启后的奔跑不再是苦闷的运动,而是进入角色的斗智斗勇。


在这个玩耍的过程中,不少“猫”和“鼠”都分别抱团,和附近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找到了“共同目标”,形成了天然的连接。


这也让我想起了另一款非常经典的基于定位的游戏“Ingress”,它也可以让一群陌生人“走到一块”。


这款最早在 2013 年就开始公测的游戏,由 Pokemon Go 开发商 Niantic Labs 开发,在 2018 年时就已经在全球获得了 2000 万次下载。


在这个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成为“启蒙军 (Enlightened) ”或者是“反抗军 (Resistance )”,主要任务就是在世界各地,开着定位去寻找“传送门”,并为自己队伍获得“传送门”的控制权。


这个游戏,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是传统游戏“夺旗 (Capture the Flag) ”在定位和 AR 技术结合下的新变种。


和“城市躲猫猫”相比,它是更长期的游戏,但也拥有着同样的“变身”魅力:


这个游戏有种“秘密探员”感。


名为 R. M. Harman 的数据架构师说道。他生活在硅谷,平常喜欢骑上单车去夺回自己周边的传送门。


这也是个给你运动动力的游戏。Harman 就曾一度拉着朋友和伴侣,徒步到偏远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附近,只为了恢复一些被对手控制了的传送门。


定位打开,运动变成了“手段”,冒险才是目的。


和“城市躲猫猫”一样,Ingress 提供了一个“借口”,让相对害羞的玩家有去结识他人的机会。


有一次,反抗军成员为了夺回布鲁克林展望公园 (Prospect Park) 里的一座灯塔的传送口,纷纷聚集起来。Harman 甚至还特意从旧金山飞去纽约参加。


在信息时代,个人实时定位信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隐私数据,不应被轻易分享出去。


同时,它也成为了社交的一条钥匙。


当我们交出这个数据,我们也进入了一张新的关系网络中,很多时候也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和同盟。


它是在一定时间内“信任”和“开放”的标志。


当活动结束,或者是我们关闭游戏,钥匙就会被收回,那扇门就会被重新关上。


然而,当这条钥匙所开启的门被设为“常开”,人和那张网的界线变得模糊,那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始于信任,走向猜疑


97 人!


Hailey Todhunter 完全没想到自己 iPhone 的 Find My 里会有 97 人有权限追踪她的实时手机定位。


没有,她的手机没被流氓软件入侵,也不是 Find My 有安全漏洞,这些人,都是她曾经同意与之分享定位的人。


这听起来挺难以置信的。


然而,对于 23 岁的 Todhunter 和好些美国 95 后来说,给朋友开个实时查看定位的权限,平常得就跟我们加微信一样。


正如现在小学生都戴智能手表一样,Gen Z 从小就习惯被父母用数字工具“追踪”。


这里的追踪,可能是成绩 —— 很多中学要求老师将学生的每一次功课成绩都上传到学校系统,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孩子的成绩;


也可能是“开车安全” —— 家庭社交网络应用 Life360 提供专门“开车保护 (Drive Protect) ”功能,可追踪青少年开车时速,开车时是否有使用手机,是否有突然加速等情况;


当然,还有定位跟踪 —— 有的父母甚至在孩子上大学之后仍继续在定位上追踪孩子。


因此,地理位置在一些 Gen Z 眼中就成了没那么“大不了”的东西。


26 岁的 Daniel 每次聊起定位分享有多好时,都会被父母责备枉顾隐私安全:


如果我在派对上认识你,我完全愿意给你开看我定位的权限。


我把那看作一种“我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隐瞒你”的勋章。

    
我希望我能看所有我遇见过的人的地理位置。    


分享自己的实时地理位置,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 —— “我相信你”。


无法否认的是,地理位置分享对于年轻人社交来说,的确也有很多实用场景:


它可以让约见更简单 —— 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分享实时定位一下就能减少来回沟通的麻烦,防止你的朋友又说“还差五分钟就到啦!”,甚至还能变成一种精准的近距离导航工具。


另一种“报平安”—— 一起出门玩的朋友回家时,可相互看定位是否到家。


即时组局指南 —— 突然想去玩,打开定位看看附近有谁在。


然而,便利和亲密的背面,是社交焦虑和内耗。


过去,你会在周一听说好像有人周末去玩没叫你,但现在,你在周末就能在实时位置地图上看到哪几个人聚在了一起。


一项研究指出,45% 的受访青春期女孩认为,地理位置分享对她们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说过去在社交媒体上发东西得考虑个人形象,那在地理位置共享的社交年代里,你下一步走去哪里都得深思熟虑。


更别说实时看到好朋友聚在一起,居然没约你时内心猜疑,但却又不敢公开去提出疑问的内心压力。


情况会发展成:“呃,他们肯定是有计划去出门的,这意味着他们有个没拉上我的群,为什么我会不在里面?他们是在群里说我的坏话吗?”    


原本象征着“信任”的符号,变成了“猜疑”的起源。


现在,更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机构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因为“其中产生的过度思考正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随着技术的进化,我们越来越容易困在网中。


互联网让我们进入了和世界连接的网,移动互联网让我们走入了“时刻在线”的网,而实时定位分享更是让我们走入了无时无刻不是近乎全透明的社交生活。


“城市躲猫猫”也可以算是一种提醒,有时候舒服的社交和分享,应该是要有边界,有时限的。


当技术变得越来越便利和无痕,有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去设立边界,维护自我的独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爱范儿 (ID:ifanr) ,作者:方嘉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