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遗忘也许才是真正的纪念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罗翔说刑法(ID:luoxiangshuoxingfa) ,作者:罗翔,题图来源:《长安三万里》


这几天,很多朋友推荐我去看一部热议的电影,回忆一下曾经背过的诗词。


看完电影后,有些小感动,至少觉得时间没有浪费。


很多人都喜欢诗歌,因为诗歌本来就是对循规蹈矩生活的一种反抗。 少年人很少有不喜欢李白的。各种聚会时我常常背诵《侠客行》《将进酒》,以此体现自己的豪气干云,现在想想,动机主要是显摆,其实更长的《蜀道难》背不出来。


随着年岁的渐长,慢慢觉得人的浪漫不能长久。人不能总是抬头看天,更要关注地上的生活。 黄河之水天上来,但终究要在地上奔流不息。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但依然要在地上休憩进食。


所以,也就更喜欢杜甫的诗词。


我所就读的中学原名杜陵书院,杜甫在我的家乡走完了他人生终点。


据考证,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被叛军所抓,脱险后入蜀定居成都,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在其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公元770年,杜甫在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沙遭遇叛乱,准备逃往湖南郴州,投靠舅父,行舟经过耒阳方田驿,遭遇洪水,断粮多日。当时耒阳县令聂县令派人带着食物前来接济。


杜甫非常感动,写了一首诗感谢聂县令。


诗题曰:“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全诗如下: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渺。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前朝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杜甫《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


据传,杜甫当时饿极,猛吃猛喝,猝死江边。《旧唐书杜甫传》载:“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人们从河中打捞杜甫的遗体,安葬在县衙北郊耒水左畔洞阳关之西。公元907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在其墓旁建杜工部祠,并作为学校,名曰杜陵书院,办学千年不绝,也就是今天的耒阳一中。


也许正是这段历史,让我在李杜之间,对杜甫有更多的倾佩之心。“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现实主义的诗歌体裁远比浪漫主义更打动我的内心。当然,这容易让人抑郁,所以也需要浪漫主义的对冲。所以,杜甫也能写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样的诗句。


至于高适,我并不熟悉。只是觉得电影明显美化了高适的人物性格,否则李杜二人也不会先后与其绝交。


从世俗角度上看,高适是唯一获得封侯荣誉的诗人,比李杜更加成功。旧唐书评价高适:“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知己是路人。 如果将功名作为人生的最大志向,这种选择倒也合情合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杜甫最早的诗是《望岳》,当时他只有二十四岁,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三十多年后,当诗人进入暮年,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他的心境已经完全不同。公元767年,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望远,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不知在当时当刻,他是否想起了故友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终究是洒脱的。终其一生,我们最要戒除的就是对成功主义的成瘾性依赖,这种重负让人无法轻装前行,面对似水流年,人生唯一的体悟就是虚无、虚荣与虚空的周而复始。


影片中高适在为程监军讲述与李白的相识时, 突然问:“公公,人生憾事多吗?”程公公一笑,“就算立下再多功业,未来人们也只能在宦官列传里看到我。”


但是,真正的历史却是以天地时空为书卷,书写每个平凡之人感悟人生,追逐宁静,不甘平庸的一生。


何必被人记住,拥有内心的宁静,被人遗忘也许才是真正的纪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罗翔说刑法(ID:luoxiangshuoxingfa) ,作者:罗翔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