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阿里腾讯们厮杀的下一个风口?
当人人都在讨论某个风口时,只怕风已刮过,入场券瓜分完毕。比如,当下的直播热潮。
相对而言,巨头和投资者,布局会更早一些。
就在今天,支付宝联合中山大学,发布了一份「互联网+政务」报告,其中提及:
70个大中城市69个推出政务APP,共计316个;
347个城市依托支付宝已服务超1亿市民;
警务、社会保障、交通三类机构最懂拥抱「互联网+」,占总流量超八成。
这些内容有些意思,但更有意思的是追问:支付宝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份报告?
作为估值600亿美金的巨头(蚂蚁金服),他们愿意主动释放的往往不是信息,而是信号——抢滩互联网+政务!
可能在一些创业者看来,这还是只是一个政府口号,内涵难以琢磨。但巨头已经入场,不是礼尚往来的开会喝茶聊天,而是激烈厮杀、攻城略地。
去年4月,阿里系方面,以蚂蚁金服牵头、联合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召开「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发布会,用户可通过支付宝钱包、新浪微博和手机淘宝进入城市服务平台,直接在手机上查询交通违法、医院挂号。
几乎与阿里系同时,腾讯大举杀入互联网+政务,马化腾亲自上阵,与多个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据腾讯内部说,是马化腾直接掌管。
根据 腾讯官方口径 ,这一年来,依托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及技术实力,腾讯「互联网+」战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93个城市上线5032项服务。
本周四(6月16日),腾讯即将主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峰会,促进「互联网+」与政务、民生、各行各业的融合。两家巨头为什么这么拼?
好处显而易见,支付宝、微信接入城市服务,能够带来新的流量,增加用户黏性,让这两个超级App更进一步。
但仅为了增加微信的用户黏性,至于动用核武器(马化腾)吗?至于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吗?
不论是腾讯,还是阿里,目标远不止于此。微信、支付宝只是入口,他们在下一盘大棋。但他们也只是下棋的人,充其量先走两步而已,并非布局者。布局者是政府。
互联网+政务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自上而下强力推动,这会蕴藏哪些机会?
政务服务的新形态
分析互联网+政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首先是政务服务,这也是中央政府的本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不仅说,还在做。国务院App今年上线,引来颇多注意,也带动了地方跟进。国务院App目前以新闻资讯为主,但从界面布局上看,有意往政务服务方向发展。
在政务服务方面,地方政府因为贴近基层,反而具有先天优势。
目前公认浙江政务服务网做的比较好,连续两年被中国社科院评为省级第一。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方向是「网上政府」,被《财新周刊》称为「政务超市」。
根据公开报道,两年时间,浙江政务服务网已上线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众多行政审批事项。例如在温州市,如果要开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房屋使用证明等,只要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申请即可,还能快递到家,不用去任何窗口。
在东阳市,上月刚开通了网上缴纳医保费用,覆盖65万参保居民。今年9月开学,东阳市所有中小学,家长都能够在网上交学费。
这就是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公共支付平台,目前已接入的还有交通违法罚款、人事考试、教育考试收费等项目,覆盖72个县,受理业务239万笔,收缴金额超过4.8亿元。
据报道,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线近两年,累计实名注册用户达到240万,日均浏览量200万以上,受理「一站式」办件1200余万笔。
对于一个政务网站,百万PV看起来不错,但在互联网领域算不了什么,毕竟大多数用户没有上政务网站的习惯。这反而是创业者的机会。不管政府花多大力气却做一个政务网站(App),始终很难做出一款真正的用户导向的互联网产品。
比如在该网站,下载最多的是浙江省学校信息大全,浙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正规学校共计一万多所,内容涵盖学校标准全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但这只是一张EXCEL表...
创业者毫无疑问会做的更好,利用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公开数据,调用他们的API接口,做击中用户痛点的产品。这个网站已提供100多项可下载的数据资源,137个数据接口。
甚至,如果创业者能调用行政审批的API接口,不仅能实现查询,还能办事领证,想想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其实支付宝已经接入了部分,可行性已经得到证明。
政府数据公开的前景
互联网+政务的另一个重点是政府数据共享、公开。
政府在这方面准备花多大力气,看看5月底在贵州举行的数博会就知道,规格高到李克强亲自出席,提出:
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除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数据,都应向社会开放。
地方政府已经行动。除了上述浙江外,上海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到今年4月底,平台已归集上海市97家单位的5198项信息事项,可查询近1050万条法人数据、近3.03亿条自然人数据,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询量超过1292万次。
也就是说,从上至下,政府在力推大数据产业。不少研究者都认为,大数据整个产业会在万亿规模,虽然这话听起来还有点虚...
TalkingData 的鲍忠铁把国内的 大数据企业分为三类 :
大数据技术公司,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平台搭建,技术咨询,大数据计算和存储的产品,例如华为、亚信、浪潮等传统IT公司。
大数据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服务、平台、产品。包括为企业搭建大数据挖掘工具,搜索引擎,分析引擎等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清洗和挖掘服务例如明略科技、ADMaster,百分点。
提供数据产品的大数据公司,他们拥有数据,加工生成具有价值的数据,为市场提供标准的数据产品。例如芝麻信用,TalkingData,九次方,星图数据等。
大数据究竟是虚火还是真火?看投资人就知道。
数据客统计了2015年大数据行业融资情况 ,51家在国内融资的大数据创业公司,总融资金额超过50亿人民币。
(名单太长,只引用部分)
这些大数据创业企业,大都有较强的技术背景,提供的以B端产品为主。
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做一家数据公司太难。但数据公司的成长,B端产品的逐渐成熟,可能催生更多做C端产品的创业公司,这可能是一片更富有想象力的领域。
比如,原来做交通违章查询和办理的App,相当麻烦,因为政府没有提供全国性的违章查询API,需要到处抓取,既不全,又不稳定。但像聚合数据这样的数据企业,目前已提供全国车辆违章API,整合了300个城市,报价是999元/26000次,还有折扣。
换个角度来理解,这其实就是供应链的成熟,降低了行业门槛,刺激用户端的产品大量产生。
看看国外的情况,政府数据的开放,已经催生了一些有趣的App,比如: 英国的 , 美国的 。
中国这波数据开放,可以催生出什么样的应用?
其实已经有了一些应用,既有趣、还有用,成长前景不错。
比如做企业工商查询的「天眼查」,今年4月天使轮刚融资了2500万元人民币。创始人柳超认为,来自于政府、媒体等渠道的公开数据才是大数据应用的蓝海。
天眼查采用了工商、法院、商标等多个渠道的公开数据,进行挖掘和整合,采取了「去重名」技术和「天眼评分」,让搜索较为准确。不仅能查企业和个人相关信息,还能够发掘他们之间的关系。
做实时公交查询的「车来了」,号称去年B轮融资1500万美金,今年势头很猛。
实时公交查询不算新鲜事,只算一个细分的功能点,百度地图、高德地图都有。但车来了因为能做的更准确,竟然打造出一款日活百万级别的App(3月号称已日活400万),也真是机会...
据了解,车来了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政府数据、用户共享、企业合作三个方面,其中政府数据最为重要,像公交公司或交通部门大都会在公交车上安装GPS。例如,车来了通过与佛山交通局合作,为政府提供路线优化支持,降低公交换乘系数,从而拿到了佛山公交GPS数据。
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应用产生,尤其是用户刚需领域。刚需在哪里?支付宝的报告是一个参考。
在支付宝上,警务类、社会保障类、交通类是最开放,也是支付宝政务服务用户流量贡献最大的三类政务服务,合计占到了八成。
支付宝上最受用户欢迎的10大政务服务,分别是公积金查询、医保查询、交通违章查询、交罚缴纳、一键挪车、出入境查询、公交查询、港澳通行证续签、实时路况和ETC充值。
这阵风刮起来了吗?是巨头们的战争,还是草根创业者的狂欢盛宴?
————
作者:萧良善
来源: 知乎专栏「不宜公开」 ,前沿探索、App分析、网红经济、营销实验。
本文由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2395/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