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通”出炉,内地香港金融市场实现“四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财经五月花 (ID:Caijing-MayFlower) ,作者:唐郡 张威,编辑:张威 袁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继“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之后,内地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即将从股票、基金、债券、理财等领域,进一步拓展至金融衍生品市场,迈上“四通”台阶。
7月4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 (下称“央行”)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下称“香港证监会”) 、香港金融管理局 (下称“香港金管局”) 联合公告,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 (下称“互换通”) 。
根据公告,“互换通”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参与两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机制安排。 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 (下称“境外投资者”) 经由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
初期可交易标的为利率互换产品,其他品种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开放。时间表方面,“互换通”将于公告发布之日起六个月后,即2023年1月初正式启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邱亦霖向《财经》记者表示,利率互换是双方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本金为基础,以一种利率产生的利息与另一种利率产生的利息进行交换,不涉及本金。主要是防范利率风险。境内外投资者都有利率互换的需求,“互换通”的推出,能够帮助投资者锁定币种间利率的风险。
在“债券通”五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上,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这是在“债券通”的基础上,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连接,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一项机制性安排,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此前,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主要包括“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如今将进一步拓展至“互换通”。 香港金管局局长余伟文表示,我乐见两地金融合作扩展到衍生品领域。“互换通”将与“债券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方便持有内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互换通”将进一步提升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度及广度,也会为香港金融机构创造更大机遇,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
邱亦霖表示,“目前来看,‘互换通’的推出是构建高效联通的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一步,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入市,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多元化的合格投资者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互换通”发布同日,“股票通”亦迎来扩容,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ETF) 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首批87只ETF产品正式纳入交易。
利率互换“北向通”先行
根据前述公告,为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共同发展,央行等三部门决定同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统称内地基础设施机构) 和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香港基础设施机构) 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
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参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
据央行透露,“互换通”全面借鉴了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成熟经验和整体框架,对接境外衍生品市场最新发展趋势,以电子化交易、中央对手方清算为核心优化了现有流程,提高了交易清算效率。
在“互换通”机制下,境内外投资者可通过相关电子交易平台的连接开展交易,不改变交易习惯。同时,“互换通”创新了衍生品清算机构互联模式,由两家中央对手方共同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利率互换的集中清算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可在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和集中清算。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表示,“互换通”将采取报价机构交易模式,并参考沪深港通机制,在初期实施总量管理,来保证交易秩序和控制市场总体风险。此外,还将通过强化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间的风险管理安排,深化监管合作等方式,有效防范风险。
央行表示,“互换通”推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有关。 2017年以来,债券“北向通”、“南向通”相继推出,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2021年全年,境外投资者达成人民币债券交易11.47万亿元。
截至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达到4万亿元,约占全市场总托管量的3.5%。随着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度上升,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持续增加。
从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来看,自2006年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以来,人民币利率互换作为主要品种,经过多年稳步健康发展,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日益丰富、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2021年成交21.1万亿元。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交易,推动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稳步开放,央行决定采取类似“债券通”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连接方式,推出“互换通”。
“利率互换产品是全球最重要的衍生品工具之一,其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管理利率风险。”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对《财经》记者表示,“互换通”的推出,能够促进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人民币互换市场,更好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提升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客观上能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一个大而强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周茂华说道。
“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时,需要通过一些金融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告诉《财经》记者,“‘互换通’的启动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风险对冲工具,能够提高境内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巩固人民币资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一点接入”
“‘互换通’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又一重要举措。”联合公告发布后,香港金管局随即发文表示。
余伟文指出,“债券通”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配置内地债券的主要渠道。2022年5月,“北向通”总成交约6750亿元人民币,占国际投资者在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量六成以上。目前国际投资者的持仓量仅占内地债券市场规模的2.7%,展望未来,“北向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重要的配套,国际投资者对于相关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会慢慢增加。
香港金管局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为“北向通”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提升香港风险管理中心功能。“互换通”的推出非常及时,是深化两地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令国际投资者可以更便捷地管理债券投资相关的利率风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国际投资者对于内地债券市场的参与度。
自2014年内地与香港“股票通”启动以来,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扩容,从“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到如今的“互换通”,产品涵盖范围也从股票、基金、债券、理财等领域,进一步拓展至金融衍生品市场。
据《财经》记者了解,此前境外投资者主要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即通过结算代理人进行交易和结算。业内人士指出,与结算代理模式相比,“债券通”采用国际主流做法,通过两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连接,“一点接入”境内债券市场,申请、交易和结算流程都大为简化。“互换通”采取类似“债券通”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连接方式,支持境外投资者便捷地参与内地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交易及清算。
“互换通”推出的同时,央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常备互换协议,将双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协议长期有效,互换规模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9400亿元港币。
余伟文表示,相信这项常备货币互换协议,可以为香港人民币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打下非常稳健的基础,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潘功胜表示,“互换通”和常备货币互换安排的启动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两地金融市场的联通效率,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相关安排,“互换通”将于六个月后,即2023年1月正式上线。当前,央行将会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等部门共同制定制度办法,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指导相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做好规则、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加强市场沟通培育,引导市场成员做好交易前准备工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财经五月花 (ID:Caijing-MayFlower) ,作者: 唐郡 张威,编辑:张威 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