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事件的“反转”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悟00000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警情通报


五一期间,胖猫事件在各大平台冲上热搜榜头条,甚至超过了梅大高速塌陷事故。


2024年5月3日及5日,谭某和胖猫姐姐刘某先后向重庆公安局南岸区分局报案,前者告后者侵犯隐私,后者告前者诈骗钱财。


5月19日晚,重庆警方通报了胖猫事件调查结果,胖猫与谭某存在真实恋爱关系,谭某未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恋爱为名骗取胖猫财物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不予立案。


胖猫姐姐刘某多次发布胖猫与谭某私聊记录、转账截图等个人隐私信息,购买流量扩散传播提升热度,导致谭某被网暴,调查过程中,刘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并认错,警方将根据进一步的调查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目前,胖猫姐姐多平台账号已经被封。


案例分析


根据警方通报的事实,谭某的确不是此前胖猫姐姐引导大家所相信的那种所谓网恋捞女,和胖猫不是某些文章号称的那种只见过两次面、看过一次电影的关系。她和胖猫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互见亲友,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双方恋爱关系,经济上互有往来,共同攒钱谋划未来生活,双方存在真实恋爱关系。


然而, 胖猫在与谭某交往的两年多时间里,的确几乎把所有的钱都转给了她。 他每个月代打游戏两三万元,一年收入二三十万。自2021年11月两人网络认识,至2024年4月11日跳江身亡,胖猫向谭某转账317次共计79.9万余元。


这当然是心甘情愿的。


在他跳江前一天4月10日,胖猫微信聊天对谭某说“把支付宝小荷包的钱转给你”,谭某回复“你转给我那些干什么嘛”“你还小,你也是要用钱的,游戏也不能打很久,你要把钱都自己存起来,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别给我”。


此前两人正在吵架,4月5日,谭某给胖猫发微信提出分手:“互相冷静一段时间,过自己的生活。”胖猫可能想以转钱的方式挽回,被谭某拒绝后,当晚胖猫通过支付宝给谭某转账66666.66元,备注“自愿赠予”,微信留言让谭某经营花店,自己不管了,并将谭某支付宝账号拉黑。不让谭某转回钱的意思。4月11日凌晨,胖猫向谭某发微信“我们已经结束了”后跳江。


网上认识比自己大六岁的谭某时,胖猫年仅19岁,两年多的交往,中间分分合合好多次,看来模式就是,一个一边吵架,一边转钱,另一个一边吵架,一边收钱。


谭某多半是看在钱的份上没有和胖猫分手,维持了两年多,近80万人民币不是一笔小钱。不过她肯定也没有想要把他往死路上逼,但是她心里很清楚,他因她要分手而死。


所以在4月13日,谭某与胖猫父亲微信沟通,向胖猫父亲返还13.6万余元,称双方交往期间经济问题再无纠纷,胖猫父亲通过微信向谭某出具收条。谭某还请了民警调解,当证人。那时胖猫的尸体还没有找到。


谭某急着和胖猫家人了结此事,以为可以留住其它的钱。没想到胖猫姐姐在看了胖猫手机后发现,胖猫给谭某的钱数额远超预期,也看到胖猫工作之辛苦、生活之节俭、精神之困苦,就和妹妹商量要让谭某“不好过,付出代价”“被网暴”,然后就进行了一系列操作。估计她自己也没有想到,竟然一下子就全网热搜了。导致谭某报警,她跟着报警。


警情通报称:“经调解,今日刘某父母与谭某已达成和解,谭某全额退还了与胖猫恋爱期间经济往来的差额。”具体金额没有透露。


大概率谭某想保住剩余的钱的计划落空了。如果她没有报警,或许还能保住这些钱,毕竟网暴不能逼她把钱吐出来。她可能觉得,是在她的家乡重庆,之前已经在民警的调解下和刘家了结了此事,钱已经安全了。


这里最可怜的是胖猫,生前没有人关心他,爱护他,更没有人爱他,死后,为了他的钱闹得尽人皆知。 法律上来讲,没有人骗他的钱,他却失去了所有的钱;没有人逼他,他却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


他的悲剧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或家人遭遇同样的悲剧呢?


这不是爱情,是“爱瘾”


严格来讲,胖猫对谭也不是爱情,而是一种“瘾”,对爱情的“瘾”,好比对甜食、对烟酒、对黄赌毒的瘾一样。


“爱瘾”强的人不需要现实的支持或者只需要一点点现实的支持,就可以维持爱的幻想。 在潜意识层面,胖猫是否知道自己受骗上当了,谭根本不爱他,只爱他的钱呢?他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愿意面对现实,面对现实就不能沉醉在爱瘾中了,就必须要戒瘾了,这太痛苦了,所以只得继续自欺欺人。


从瘾的强烈程度来讲,毒瘾是最厉害的,一旦染上,很少有人能戒掉,赌、黄的瘾其次,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某些毒品瘾弱一些,没有某些赌局强。烟酒、甜食等的瘾更弱些,自制力正常的人可以戒掉。


爱情的瘾的强度,大概在烟酒与甜食之间,或者黄赌毒与烟酒甜食之间,因人而异。有所谓“爱情脑”的人比较难戒掉“爱瘾”的。


什么是瘾?


在《 不要再上多巴胺的当了 》一文中,我们讲到神经学家们做的一系列实验和研究,揭示了瘾的本质。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两名年轻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 (James Olds) 和彼得·米尔纳 (Peter Milner) 用颅内自我刺激法 (ICSS) 对小白鼠进行实验,发现当小白鼠可以自己按压杠杆用电流刺激其大脑的某个部位的时候,它们会拼命压杆,不吃不喝不睡,直到死亡。奥尔兹和米尔纳把这个部位称为“快乐中心”。


多年后,美国杜兰大学的罗伯特·希斯 (Robert Heath) 在人身上做了相似的实验,结果和小白鼠差不多,受试者也不吃不喝不睡拼命刺激那个部位,当然实验者在他们死亡前停止了实验,受到了受试者的强烈抗议。


科学家发现这个部位正是多巴胺神经元最密集的地方,称其为“多巴胺回路”。但后续的研究发现, 多巴胺回路既不是“快乐回路”,也不算是“奖励回路”,而是“激励回路”,它通过承诺快乐激励你行动,但不保证你获得快乐。 它的目的是最大化地利用资源确保生存和繁殖,而不是确保你获得快乐。


真正的“快乐分子”的是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 (相当于大脑自产的吗啡) 、内源性大麻素 (相当于大脑自产的大麻) 等神经递质,它们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你在获得食物、性、社会认可等生存资源后的那种被称为“快乐”的感觉。


多巴胺的责任是让你行动起来,去探索甚至去冒险,以便获得生存必需的资源。至于行动起来后,能否得到食物、性、社会认可,感觉到快乐,这个多巴胺不管。也许你会获得快乐,也许不会。你获得的这个快乐对你是否有益,它也不管。


而毒品正是劫持了多巴胺回路,让你在渴望获得快乐的冲动中欲罢不能。有的毒品一开始也会激活真正的“快乐中心”,不过最终它只是激活多巴胺回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巴胺回路越来越疲惫,需要越来越大的毒品剂量才能达到一定的兴奋程度。而且不服用的时候,人会感到十分愤恨、失落、沮丧、痛苦。


也就是说吸毒者一开始还是为了快乐至少是出于对快乐的渴望而吸毒,然而到了后面,吸毒只是为了减轻痛苦,毫无快乐可言, 连对快乐的渴望都没有了,只有减轻痛苦的渴望。 可是结果是越来越痛苦,进入恶性循环,万劫不复。


所有的瘾都有这个特性,包括对爱情的瘾,程度不同而已。如果你没有过爱一个人不是因为快乐而是为了不痛苦的经历,那你是十分幸运的。


世间很多东西,到最后都变成这样:有了,不快乐;没有,很痛苦。如之奈何。


戒瘾很难


正如前言,所有的瘾中,毒瘾是最难戒的。去年10月29日美剧《老友记》钱德勒的扮演者马修·派瑞 (Matthew Perry) 在家中室外泳池边浴缸溺亡,年仅54岁。他和毒瘾斗争了近二十年,一次次想重振旗鼓,一次次跌回深渊,健康严重受损,几次差点死掉,徘徊在死亡边缘又奇迹生还,这次和大家永别了。让我等粉丝情何以堪。


戒掉毒瘾倒是有一个方法。《美国精神病学期刊》上有一个案例。亚当是个瘾君子,有一次在聚会上吸毒被送到急诊室,在急诊室里他迅速吞下了身上所有的各种毒品,以免被抓到携带毒品治罪。结果血糖降低,大脑缺氧,差点死掉。被救醒后,亚当的毒瘾神奇地消失了。然而,随着对毒品欲望的消失,他对所有其他一切东西的欲望也消失了。最终陷入了严重的抑郁。


他的主治医生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在他过度吸毒导致大脑缺氧的那一段时间里,他的“多巴胺中心”受损了。


亚当的多巴胺中心本来应该就不是很正常,所以导致了他的所谓“上瘾型人格”。 而缺氧对他的多巴胺中心的损伤导致了另一个方向上的极端不正常。他成了一个彻底无欲无求无快感的人。


假设有医生提出这种戒毒方法,估计常人不太会接受,副作用太大了。


为何戒瘾很难


别说是戒毒,哪怕是对甜食的瘾,戒起来也是十分艰难的,更不要说对烟酒、爱情、黄赌毒了。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瘾是多巴胺回路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大脑本身出了问题, 而大脑正是我们思考、判断、做决定的器官。如果得了别的什么病,是比较容易判断的,比如得了新冠,你的大脑会马上告诉你,这是病,得治,然后你就去治了。


但是如果你对什么东西上了瘾,大脑就搞不清楚了,它告诉你,你应该去获得这个东西,它不知道这是病,得治。


也就是说,你赖以得出认知、做出决策的大脑在骗你,在害你。你要认识到应该逃脱自己的大脑,自己和自己斗争,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第二,就算你认识到应该逃脱自己的大脑,也很难真正做到, 因为令人上瘾的东西的多巴胺权重太大了。


多巴胺系统随时进行着精明的计算,比较各种选择,根据它们对于提高生存繁殖成功概率的价值、对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价值,进行称量、排序。


是去上班还是打球呢?多巴胺把这两项放在它的天平上一称,上班这头沉下去了,于是决定去上班。是去接孩子还是看剧呢?多巴胺一称,接孩子这头沉下去了,于是决定去接孩子。然而有瘾的东西好比一头大象坐上了天平,另一边的东西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


第三,人们试图戒瘾或者帮助别人戒瘾的方法适得其反。


为了帮助人们戒烟,政府规定必须在烟盒上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标志,并且做了很多公益广告,把骷髅、黑肺等可怕的图片与吸烟联系起来。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有关吸烟的死亡警告大大促进了香烟的销量。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死亡警告让烟民感到压力、焦虑、恐惧,当他们感到压力、焦虑、恐惧时,他们就诉诸默认的方法缓解压力,那就是抽烟。


这非常具有讽刺的意味,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是人性的规律。当节食的人看到肥胖的危害的宣传时,十分焦虑,一焦虑就开始吃甜食。当恋爱中的男女分手时,十分焦虑,一焦虑就开始找对方倾诉。这瘾就越戒越大,难以自拔。


人们感到压力时,会想办法试图缓解压力,多巴胺就把他们引向“快乐的承诺”:暴饮暴食、抽烟、喝酒、购物、游戏、上网、炒股、爱情、黄赌毒,等等。


而这些其实都不能真正带来快乐、缓解压力,你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激活快乐分子的东西,就是之前讲到的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 (相当于大脑自产的吗啡) 、内源性大麻素 (相当于大脑自产的大麻) 等神经递质。


第四,当人们戒瘾取得一定进步时,他们倾向于再次屈服于让他们上瘾的东西,以示庆祝。


我们总是把进步当作放松的借口。 戒烟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人选择抽烟来庆祝;节食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人选择大吃大喝来庆祝;完成储蓄阶段性目标的人选择疯狂购物来庆祝;控制住自己一个星期不联系恋人的人选择和恋人约会来庆祝……这就往往导致你前进一小步,倒退两大步。


总之,上瘾是大脑本身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就很难认识到我们病了;就算认识到了,在多巴胺的天平上,瘾的权重像大象一样,实在太重的,我们很难戒掉;特别是上瘾的大脑非常狡猾,找各种借口把我们拉回瘾的控制中,不管是有压力、感觉不好的时候,还是有进步、感觉很好的时候,或是别的什么时候,它都让我们去做上瘾的事,最后我们痛苦不堪,又无力摆脱。


正确的戒瘾方法


什么样的事情会帮助你增强自控力成功戒瘾呢?其实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神秘性。 而且这些事情还能激活快乐分子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


一、吃一顿美味的餐食。前提是健康的餐食,垃圾食品会让你的大脑发炎,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二、睡个好觉。睡眠对大脑健康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个道理简单来讲,就是人在熟睡时,新鲜的脑脊液才能大量冲进大脑,清理代谢废物。如果长期不清理,大脑被垃圾塞满,后果将十分严重。阿茨海默症很可能就是有害蛋白质长期堆积导致的。


三、锻炼运动。神经生物学家发现,锻炼运动的人的大脑产生了更多的灰质和白质。灰质位于人脑的外部,而白质则嵌入人脑内部。灰质负责信息处理,白质负责沟通。前额皮质则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这个部分正是人特有的“理性脑”。总之锻炼运动的人大脑更充实,运转更高效,更理性智慧。


四、听音乐,玩音乐。生活中很少有活动能调动整个大脑,音乐就是其中之一。音乐会激活大脑的情感、运动、创造性等诸多区域。经常听音乐玩音乐会改变你的大脑结构。在对音乐家的研究中,神经学家发现专业的音乐家大脑皮层体积最大,业余音乐家中等,非音乐家最小。


五、冥想。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和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两大部分。而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躯体神经系统 (Sematic Nervous System) 和自主神经系统 (也称植物神经系统)(Automatic Nervous System) 。前者控制有意识的动作,比如大脑指挥你点头摆手;后者控制无意识的运动,比如心跳。


这两个系统有少数重合之处,呼吸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 呼吸既可以是无意识的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大脑控制。冥想通过关注调整呼吸这个两个系统的入口,可以让大脑控制自主神经系统。 长期冥想也可以改善大脑结构。


六、阅读、祈祷、散步、按摩等,祈祷未必是宗教的那种祈祷,不信教的同学可以自己编写祈祷词。我们把这几项归在一起算一点吧,因为人脑的记忆一次最多只能记七个单位的信息,第七点我们要留给很重要的一项。


七、兴趣爱好,比如收藏飞机模型,集邮,园艺,养宠物,等等。园艺不需要一个花园,你可以在桌上种盆栽,或者养水培植物。养宠物也不需要真正的宠物,你也可以养电子宠物。


罗素教导我们: “在未遭遇不幸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样当遭遇不幸时,头脑中就会有一片净土,给人带来不同的联想和情绪,而不会被那分分钟难熬的情感充斥。”


这七项可以为你保驾护航,它们不仅能够激活快乐分子,给你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增强你的自控力,帮你更好地戒瘾。


实际上有第一到第四这四项,基本上也就够了,吃好,睡好,运动好,玩玩音乐,心理健康不会差到哪里去。笔者的那些爱打高尔夫球的朋友没有一个抑郁的,过得最开心的是那几个既爱打球又爱音乐的朋友。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的教育体制十分注重体育和音乐的原因。这些国家的孩子,不管长大后从事什么工作,几乎人人都会搞运动玩音乐。一个孩子,如果有一项很喜欢又比较擅长的运动项目,有一个很喜欢又比较擅长的乐器,平时饮食、睡眠能得到保障,活下去是问题不大的。


而可怜的胖猫这四项都没有, 连最基本的饮食、睡眠都不能确保,已经是很危险的状态了。 胖猫最后的微信:


“不接了,我太累了,我打单都打吐血了,我没钱治病,都转给我女朋友了,我女朋友要跟我闹分手,我真的活不下去了。”“我才21岁,本来我们五月份就要领证了,我给她转完最后一点钱就要走了。”


“我给她买了760朵花,不知道她会不会开心,今天是我们认识的第760天。”


“唉,下辈子我不想吃十块钱的外卖了,我想吃麦当劳。”


这样的状态,就算是正常的“失恋”,他可能都很难应付。


胖猫生前应该不知道自己患上了“爱瘾”,得了病,需要治疗休养,结果一念之差,永别人间。


但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但愿他的离世能给世人敲响警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关注家人的心理健康,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安度一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悟00000空(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职20年)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