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陆上珍珠港事件”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最新美剧《空战群英》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监制的二战三部曲的最终章。拍完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之后,他把视角投向了天空。二战是大规模空战起决定作用的大战。争夺制空权、对敌方纵深进行大规模轰炸,都是二战的首创。


相比陆战和海战,空战的残酷程度一点不差。《二十二条军规》从侧面描述了空战的惨烈: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无法免于飞行。


二战欧洲战场的空战其实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历史细节,比如在乌克兰上空曾经发生过一起被称为“陆上珍珠港事件”的空战,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当下地缘政治的复杂与多变的参照。遗憾的是,无论是斯皮尔伯格还是该剧集编剧都没能将这样重要的事实和讨论纳入到这部宏大美剧的叙事之中,《空战群英》没能引发二十几年前《兄弟连》上映时的轰动效应,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美苏结盟  


珍珠港事件是二战的转折点,日本发动对美国的奇袭,美国加入二战,也开启了与苏联的结盟,同盟国与轴心国的力量对比反转。但历史上还有一次重要的空战,发生在乌克兰上空,被称为“陆上珍珠港事件”,可以说为战后冷战的嫌隙埋下了种子,却鲜为人知。


在1944年8月,美军在完成了一次对德国东部目标的攻击之后,顺利在乌克兰的美军空军基地降落——没错,美军在当时的苏联境内的乌克兰建立了空军基地,而美军在苏联的任何行动都需要得到事先允许。


德军对此次行动已经产生了怀疑,派出战斗机尾随美军。美军发现敌机侦查之后要求立即升空,以便将其击落,但没有得到苏联的允许。美军轰炸机群降落之后,忙碌一天的飞行员很快就回营房休息,无人警戒。在英国基地,英国人提供了很好的防空保护,苏联也承诺能做到一样好。


意想不到的是获得情报的德军当天就发动了一场奇袭,大批轰炸机突然出现在乌克兰美军基地上空,缺乏雷达和防空能力的苏军并没有发现德军的行动,在德军临近之后也没有战斗机即时升空迎击。结果仿佛珍珠港事件再现,德军将停机坪的美军轰炸机悉数炸毁,大多数美军人员虽然得以躲入简陋的掩体并存活,可还是有几位运气不好的被炸死。苏军的死亡更多,包括前来报道的《真理报》记者。


“陆上珍珠港事件”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美军认为苏军无能,苏军则在此后进一步强化了对美军的控制。《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的作者浦洛基在《被遗忘的倒霉蛋:苏联战场的美国空军与大同盟的瓦解》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爬梳出来,很值得玩味。


这么有视觉冲击力的情节,如此能启迪当下的地缘政治历史,斯皮尔伯格却忽略了,着实可惜,可见剧作家、历史学家和地缘政治研究者的差距。美苏的这种“既结盟却又勾心斗角”的复杂暧昧关系或许并不符合斯皮尔伯格对大战黑白分明的宏大叙事,战争后期的某次德军突袭得手也不符合全剧的胜利基调。


事实是,二战后期美军为了攻击德国纵深和在东欧的基地谋求与苏联合作。美军提出,如果美国的B-17飞行堡垒重型轰炸机轰炸完位于东欧的德军目标后在乌克兰降落,可以给更贴近苏联防线的德军以重创。此时,斯大林的主要目标是美国人尽快在欧洲——西线而不是南欧——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军从东线抽调部分军队,以减轻苏军在东线的压力。乌克兰的美军基地成了双方讨价还价的重要砝码。


最终,在罗斯福总统儿子的亲自参与下,苏联同意在乌克兰为美军提供两个基地。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前夜的1944年6月,美军终于得以从非洲开拔到了乌克兰,美苏的合作进入蜜月期。可惜蜜月并不长久,美国人的天真很快就被苏联人的狐疑和专断打碎。


苏军担心会说俄语的美军士兵——美军派驻的士兵许多都可以上溯到俄罗斯甚至乌克兰的血统——会渗透苏联社会,也担心美军利用空军基地染指乌克兰的领土。这些都体现了美苏结盟背后缺乏关键的互信。当然,双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引发了不小的冲突,比如美军受不了在地上挖个坑就凑合的简易厕所,而苏联则担心当地的乌克兰人羡慕美军的富足。


不过,遭遇了“珍珠港”式的惨烈空袭之后,苏联人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也深深打动了美军。在美军仓皇躲进简易的避难所时,苏军的战士在空袭间歇勇敢地冲向停机坪上的B-17飞行堡垒重型轰炸机,试图扑灭机上的火焰,许多人因此在下一波空袭中英勇牺牲。当然,这背后也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文明观。在机器与人的选择中,苏联更宝贝精密的机器,浦洛基在《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中强调过这种对人命的轻视。


这种复杂的结盟关系,相比美军与英国皇家空军在酒吧里的斗嘴和斗殴要复杂和精彩得多,也更具表现张力。“陆上珍珠港事件”过后没多久,苏军就开始了将美军逐出乌克兰的努力。


战争的“间接伤害”  


《空战群英》中自然有不少独属于空战的镜头。例如:轰炸机坠落之前,机组都要开枪击毁精准轰炸定位仪。格拉德威尔在《战争与沉迷:梦想、诱惑与二战中的漫长黑夜》中专门介绍了美军这一用于精准轰炸的仪器。


当时,精准轰炸定位仪是堪与原子弹媲美的技术发明,背后是精准轰炸的支持者与地毯式无差别轰炸的拥趸之间激烈的争论。前者希望在轰炸中最大限度减少对平民造成的伤亡,依靠精准轰炸打击总体战所需要摧毁的敌方基础设施,比如桥梁、关键工厂、供水和供电等,极大削弱对方的恢复力,加速己方的胜利;后者则强调通过局部的大规模无差别的杀伤,削弱敌人的斗志,同时摧毁敌人的基础设施,达到逼迫敌人无条件投降的目的。


从一战开始,战争就进入了总体战,无论是军队还是平民都有重大死伤,战争对平民造成的死伤被称为“间接伤害” (Collateral Damage) 。精准轰炸定位仪的广泛使用是美军试图减少空袭“间接伤害”的努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定位仪不一定精准,无论是恶劣天气的干扰,或者高空的寒冷导致仪器润滑油凝固,抑或是面对敌方防空炮火和战斗机攻击时的混乱,都会影响到所谓“精准轰炸”的准头,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仪器的出现或许只是给实施轰炸的美军一些心理慰籍。在剧集中,当被俘虏的美国空军官兵被驱赶着经过轰炸城市的残垣断壁时,都震惊于轰炸带来的毁坏。当地居民看到美军空军士兵更是忍不住直接冲上去,有一两个士兵被活活打死,非常写实地描述了“间接伤害”的残酷。


“间接伤害”有多大?1943年夏天的汉堡大轰炸导致4万人死伤,占城市人口的3%。更为恐怖的是,二战让整个欧洲人口的6%死于非命。在波兰,600万人,即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被杀害。二战中,纳粹犯下了滔天罪行。但盟军的轰炸,尤其是中后期对城市的毁灭性轰炸造成的大量平民死伤,格拉德威尔在《战争与沉迷》中有深刻的反省。


同样值得刻画的是轰炸机飞行员被战争扭曲了的心理。《二十二条军规》中讥讽了“完成25次飞行即达标的规定”如何被长官玩成“望梅止渴”的把戏。完成25次飞行任务平安归来就可以解甲归田成了支撑空军大多数飞行员在残酷的战争中坚持下来的重要信念。


可是在空战初期,美国空军遭遇到了巨大的伤亡,经常一次轰炸飞行,编队近三分之二的飞机都被击落。随着伤亡的加剧,补充上来的新兵又经验不足,会导致更大的伤亡。能够修行到成功完成25次飞行的机组已属命大,但现实的残酷才刚刚到来,他们被告知完成任务回国的上限已经被拉高到了28次,然后是30次、35次。一位飞行员最终在欧洲战场完成了55次轰炸,创下纪录。


轰炸给平民带来的伤害,空战中惊人的死伤,这些都会让空战的亲历者五味杂陈,爱国与牺牲精神是不容分说的主线,但游移、胆怯、退缩、愤懑也是人之常情。《二十二条军规》失之于冷嘲热讽,而《空战群英》的弱点是缺乏战争中人性复杂维度的刻画。


惨烈的空战给后世的行为科学家提供了不少研究素材。幸存的轰炸机伤痕累累返回机场,摆在空军将领面前的问题是,到底应该如何利用幸存轰炸机的样本来强化它的装甲保护,降低高射炮带来的攻击?一般人会研究轰炸机哪些地方中弹了,然后对中弹的部位强化保护。


行为学家却提醒,这么做无疑陷入了“幸存者偏差”,应该增大样本分析,看看大量伤痕累累的轰炸机都有哪些部位完好无损,增强这些部位的保护或许能让更多的飞机安全返航。《空战群英》这部剧集如果说有亮点的话,那就是还原了空战的壮烈,堪比冷兵器时代两大骑兵军团的对决。


《被遗忘的倒霉蛋》就记录了美军B-17飞行堡垒重型轰炸机遮天蔽日的机群给苏联人带来的震撼,“战机飞得很低,编队排列紧密,每列有六架而总数超过十列。它们占据的空间大概有一公里宽两公里长,简直遮住了晴朗的天空”。


整体而言《空战群英》是一部过于典型的二战影片,轰炸、敌后、战俘营,场面宏大、英雄主义,但剧情设计“脸谱化”,缺乏拉长时间尺度之后对战争深层次的反思,是这部剧的硬伤。二战的历史值得反思之处太多。因为利益而结盟,即使最高层达成协议,缺乏基本的互信还是会造成合作的迅速崩塌。现代的总体战造成的伤害太大,突显了和平之珍贵。人类应该共同努力,将战争从政治的工具箱中剔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ID:eeoobserver) ,作者:吴晨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