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无法证明资本主义越来越人性化了,相反,这只能说资本主义发明了更为狡猾的方式,来对人进行操控和规训而已。
——《冷亲密》
最近在看伊娃·易洛思的《冷亲密》的时候,我越读越感到三观被颠覆。
我从来没质疑过心理学,也没想过,心理学竟然可以是被资本用来操控我们、规训我们的管理工具。
心理学是怎么被权力利用,然后规训我们的?
我们对自我的解释权,又是怎么悄悄被夺走的?
我们个体该如何应对这种隐形的心理规训?
在这篇文章里,我会从伊娃·易洛思提供的社会学视角,和你一起重新审视如今被大家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学。
福柯与规训
一个人的“精神异常”,是社会建构出来的。
这是一位叫福柯的法国哲学家的观点。他曾因为是同性恋,在年轻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了医院治疗。同性恋的身份,也让福柯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古希腊的时候,同性恋都不被排斥,现在却成为了邪恶、丑陋的病态形象了?
结果福柯发现,人们对于疯子的定义,也是随着历史在不断变化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疯子会被当成是幻想家,是一个可以逗大家开心的存在;但到了17世纪,疯子就得进监狱了,要被囚禁起来;而到了19、20世纪,疯子又被当成是患者,是需要被治疗的人。
这就是来自权力的规训,而规训的方式就是隔离、禁闭和排斥。
汪民安在讲福柯的时候这样解析道:
权力是通过隔离、禁闭和排斥的方式,把另外一些跟他们不一样的人排斥出去,来让自己获得主体性。 比如异性恋把同性恋排斥出去,异性恋的主体就构成了;理性的人把疯子排斥掉,那么理性的主体才能建立起来。
——《关于“我”:跳出主流叙事,看到人的演化》汪民安
在这里,伊娃·易洛思认为,如果说19世纪的精神病的建立,是为了把正常和病态做一个严格的区分,那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提出,则是模糊了这个界限。
比如同性恋的病态不再是“病态”,正常的性行为也不再是既定的状态,而成为了大家努力的理想状态。
用人话来说,就是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出现,让更多的普通人,意识到自己作为正常人,也有心理的问题了。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1909年,弗洛伊德在美国的克拉克大学讲学,精神分析开始被普及。
这里有个问题是,它能被普及的关键原因到底是什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精神分析是介于科学医学与精神医学之间,它既不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去严格地演算,同时研究的也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我们这些每天工作生活的普通人。
所以易洛思才说:
精神分析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一方面可以连接起心理学、神经学、精神病学和医学的专业实践,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沟通起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因此,它便能够在输出美国文化的所有场所中进行广泛的传播。
——《冷亲密》
你以为你了解自己,但精神分析会告诉你,其实你对自己一无所知;
你以为你只有一个“我”,但弗洛伊德会告诉你,你有三个“我”:自我、本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师可以从你平时的口误,从你的梦境,透过表面去深挖你的内心深处的真正自我。
这时候,你的自我变成了可怕的战场, 可怕的地方在于,你对自我解释的权利被精神分析剥夺了。
而当心理学与资本结合,心理学就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社会个体的工具了。
在情感被社会管理后,就衍生出了一个词, 叫情商。
情商与心理障碍
在易洛思的《冷亲密》里说:
情商“是一种社交智力,它指的是人们具有注意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并能够区分二者,以及懂得如何利用这一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于是,情商涉及的几种能力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五种:自我意识、情感管理、自我激励、有同理心、人际和谐。
——《冷亲密》
而这五种能力,也成为了企业考察打工人工作状态的维度。
比如“人际和谐”,就是要求你在团队中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要是你没法和人沟通,那你可能就有“社交恐惧症”;
再说“自我激励”,如果你天天摆烂,懒得不行,那就有点类似于“意志障碍”;
再比如“情感管理”,就是要求你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如果你太个性,不服管,甚至和领导对着干。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里,那叫“对抗型障碍”。
刚提到的这个《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它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的,书里提供了一份全面的精神问题清单,就是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分类和定义,这也成为了美国的医生、医疗机构、法院、立法机关、监管机构的判断依据,甚至保险公司还会依据这个本手册来赔付。
但值得注意的是,书里对于心理障碍的划分,是比较松散和宽泛的。也就是说,有时候这种对一个人的精神状况的诊断,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也并非完全精准的。
所以,当我们深入追问,从“不正常”到“正常”,到底是为了啥呢?
这让我想到了脱口秀演员鸭绒的一个段子。
她大概在说:为啥没有人欣赏头发少、腿毛多的女生呢?为什么皮肤白的想变黑,皮肤黑的想变白?为啥人都喜欢为难自己?为啥多数人都想着成为少数人?
所以,为什么美国要出个《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呢?为什么我们总会因为达不到某种“正常”状态,无法拥有某个社会身份而产生焦虑呢?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应对心理规训
讲到这里,我并不是在去否定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对于我们的价值。
而是在说,当心理学变成了社会管理的工具后,在充满资本逻辑的社会里,我们很容易失去对自我的解释权,甚至我们还会因为被定义,被分类,而开始苛责我们自己。
那在这种容易焦虑的社会里,我们要怎么保护自己的精神内核呢?
这里有三个思路,供你参考。
1、不轻易背锅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 羞耻心、愧疚感、后悔,都是对我们自己伤害很大的情绪,因为这是在把我们的生命力用来向内攻击。
就在我写稿的时候,有一位朋友私信我,她说她想努力地开解自己,想要放下自己和别人的过去,但是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坦然接受”。这让她感到很痛苦。
我的看法是,她本身就已经经历了难受的事,却还要再进一步要求自己“坦然接受”,去强迫性地反复咀嚼之前遭受的痛苦。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焦虑又来了。
这种自我要求就是一个套娃的陷阱呀,因为你永远都会有对自己不满的时候。
所以我想说的是, 不要用心理学去要求自己,苛责自己。 不要轻易地去背锅。
因为我们的人格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变量决定的。比如有人会把问题归结在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上,但是影响我们的因素除了父母,还有同学、老师,上班后的同事,新结交的朋友,还有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媒体和互联网世界 (包括我这篇文章) 。
所以,当我们的情绪出问题了,最先问责的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这篇文章 (bushi) ,而是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啊。
就像王德峰说的:
我们每个人与其说更像父母,不如说我们更像自己所处的时代。
你看,那么大的锅,为啥只有我们自己背呢?
所以,真的别再轻易地背锅了,也不要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期待,对你来说,只是不带评判地关注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这也架不住别人会给你贴各种标签,这就要说到我的第二个思路:不被标签化。
2、不被标签化
我是说有可能啊,有人看完这个文章后,就会这么评论我:猴猴说话这个频道,不就是打着批判资本的名头,实际上在赚取流量,然后最终完成资本的变现吗?一边倡导大家关怀自己,然后一边赚取大家宝贵的注意力和时间。
这时候,我的内容也好,我这个人的存在也好,被直接压缩成为了“人文关怀”和“资本变现”两个矛盾的标签,这两个标签,还会进一步叠加,被定义成为“伪善的人”。
所以,当有人这么说我了,我很容易自我怀疑啊。
我心想:诶?他说的对啊!看起来我是个批判资本的speaker,其实我只是个臣服资本的faker。我是又当又立呀!
你看,这就是标签的力量。
当一个标签扣在我头上而我无法跳出时,我就会陷入到对自己的否定里,而且我思考的越抽象,这个否定感就越强烈。
应对办法,就是具象地去想问题。
比如我会想,我其实也在分享阅读心得,在记录自己的思考,还可能帮助到刚好遇到困惑的人,这些都是我可以认可自己的地方。
易洛思在《冷亲密》里说:
互联网导致了物化,这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物化,而是指它使人们将自己和他人都视为空泛的语言范畴,它把抽象的概念当作真实的事物。
——《冷亲密》
我觉得不只是在互联网,但凡我们依赖着语言符号系统,就能很轻易地把复杂的、活生生的人抽象成为各种标签,比如讨好型人格、NPD、高敏感人。
但是人本身就是复杂的、矛盾的存在,就像一个多面体,有光鲜的那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还有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的特点,这种特点,也有人叫做“缺陷”、“障碍”,但我更愿意称它为一个人的“特异性”。这也是我想聊的最后一个点。
3、珍视特异性
之前有一位精神分析师分享了自己从业的经历。
他是一位科班出身的精神分析师,毕业后几年,他带着曾经学到的学院派知识和思想,进入到了一家医院工作,运用主流的心理学知识,依照严谨的临床标准,去治疗来访者和病人。
但是后来,一种莫名的无力感开始在他心里蔓延。
这种通过片面的测量表去定义病人的症状,然后用药物去缓解病人的痛苦的方式,是他很不认可的。而这样治疗的结果,往往是病人回到熟悉的集体后,症状再次复发。
这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疑惑和困扰: 精神分析的目的,真的是为了消除人的特异性吗?
但是这个困惑,在他医院的圈子里,没人能解答。
直到后来,他在和另一位精神分析师对话后,才慢慢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他也是一位UP主,在他的一期文章里,是这么阐释这个问题的:
健康只不过是被当下社会需求所建构出来的概念。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帮助来访者搞清楚自己的特异性是什么。那份让每个人不可复制的独特之处。找到它,然后允许自己成为普遍中的例外,这样一来,来访者虽然不会让症状消失,却能减轻甚至消除掉症状带来的痛苦。
——《【心灵驿站】你的理想来自哪里,……理想与欲望》慢慢学的四饼
你在别人眼里的缺陷也好,特异性也好,才使得你成为你,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你。
它不该被你怀疑,反而应该被你接纳,被你珍视。
……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在我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心理学之后,我还是想说:我很喜欢心理学。
感谢你花时间耐心读到这里,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转发给同样有过自我审视和自我怀疑的朋友。如果我的经验和分享能因此帮到更多人,我也会很开心的。
内容参考:
书籍《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伊娃·易洛思
文章《关于“我”:跳出主流叙事,看到人的演化》汪民安
课程《人心之谜: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杨照
文章《【心灵驿站】你的理想来自……自身理想与欲望》慢慢学的四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