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件大事,或将影响2025年企业出海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春节假期转瞬即逝,而在这段休养生息的日子里,出海圈依旧大事不断、新闻频出。


在北美市场,再度入主白宫的特朗普,在上任后正式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同时取消对中国商品的小件免税政策,这一举措或将对Temu、SHEIN、AliExpress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造成巨大冲击;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推动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设立,并暗示它最终可能会收购TikTok,TikTok在美的生死存亡再生变数。


另外,这个春节最令人瞩目的科技新闻,就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一鸣惊人,并一度引发硅谷的恐慌。这或许意味着,中国AI大模型正从硅谷的追赶者成为创新者,中国AI大模型也迎来发展新阶段。


新兴市场,也在暗流涌动。春节期间,东南亚两大网约车巨头Grab与GoTo传出加速合并谈判的消息,这将重塑着这一地区网约车竞争格局。据悉,双方计划在今年达成最终合并协议,以结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东南亚互联网市场中持续多年的亏损。


在开工首日,霞光社为出海人们梳理盘点了春节期间的出海圈热点事件。新的一年,愿所有出海人们乘风破浪、无忧无惧。


一、特朗普对中、加、墨加征关税,中国跨境电商面临冲击


美东时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非法移民和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发动了第一轮关税战。


具体政策是,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并对来自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征收10%关税。关税暂定2月4日生效。


行政令签署后,三国即刻做出反制。


中方宣布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或15%的关税。


加拿大、墨西哥执政党均宣布要对美国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反制,以捍卫本国利益。


同时,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表示,其政府并不寻求与美国进行对抗,而是寻求合作与对话。


或许是磋商初显成效,特朗普于2月3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将暂停对墨西哥、加拿大两国商品加征关税,将其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3月4日,但对中国的加征关税则按期实行。


对出海企业而言,以墨西哥作为跳板进入美国市场的道路将继续窄化。


特朗普提出的关税策略,并非单纯指向非法移民和毒品问题,而是力求排挤《美墨加三国协定》 (USMCA) 产业链中的“中国因素”。为了保住与美国的贸易往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已经陆续交出投名状,以为期六年的《墨西哥计划》最为重磅,其重点便是振兴本国制造业以替代中国进口,态度已然明朗。


这意味着无论美国对墨西哥的加税政策落地与否,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出海的进程都将阻碍重重。据霞光社了解,已有部分墨西哥中企制定了裁员计划。


此外,在对华加征关税10%外,特朗普还在行政令中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 (CBP) 公告称,自2025年2月4日起,这些商品无法通过“低值豁免”清关,报关员/进口商需提交正式或其他非正式报关单,并缴纳所有适用关税、税款及费用。


这意味着SHEIN、Temu等跨境卖家将面临成本大幅上升、单量进一步降低的挑战。霞光社获悉,已有跨境卖家接到美国买家取消订单的通知,理由是“运费和关税增加”。未来,此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部分中小卖家将经历洗牌。


不过,对比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中国将不会被此次加税政策过多干扰。近年来,出海中企正在大力推进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多元化市场布局,逐步增大新兴市场份额,以应对中美贸易冲突这场持久战。


二、特朗普设立主权财富基金,TikTok或面临国有化


在美国,TikTok的鏖战仍在继续。


美国时间2月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迈出了为美国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第一步,并暗示它最终可能会收购TikTok。


“我们有巨大的潜力,”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当天表示。“我认为在短时间内,我们将拥有最大的基金之一。”主权财富基金将充当美国的投资基金,在美联储和财政部之外运作,该基金需要国会批准,包括潜在基金的资金来源。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则表示,主权财富基金将在未来12个月内成立,这一计划“将为美国人民将美国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货币化。”


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 (GPFG) 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CIC) 是资产规模最大的两大主权财富基金。在资产规模前十位主权财富基金中,中东国家占据六席,管理着约4万亿美元的资产,这一数额超过了英国的GDP;而到2030年,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总资产预计将达到7.6万亿美元。


当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首次提出主权财富基金的想法时,他暗示可以通过“关税和其他智能事物”来资助它。他已经宣布计划对来自美国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但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的斡旋下,原定于2月4日凌晨生效的美国对加墨两国的关税以及加拿大的反制关税均暂停一个月实施。


在签署行政令当天,特朗普称,这一主权财富基金可用于促进TikTok的收购。然而,特朗普最近还表示,科技巨头微软正在讨论收购TikTok,他希望看到一场关于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出售的“竞价战”。包括拉里·埃里森和埃隆·马斯克在内的其他科技界知名人士,也被列为可能的买家。


在此之前的1月20日,特朗普的宣誓就职,为被迫在美短暂下架的TikTok带来一丝喘息之机。特朗普在上任首日通过签署延缓TikTok禁令的行政令,给了TikTok75天的缓冲期。按照特朗普所设想的解决方案,美方将与TikTok当前所有者和/或新所有者建立合资企业,美方在合资企业中持有50%的股份。


针对特朗普欲将TikTok国有化事件,中国企业国际化专家彭佳荣向霞光社分析称,如果此举属实,不仅意味着美国政府正在加强对关键科技企业的掌控和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也可能成为中美科技和投资博弈中的一个重要拐点。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以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施加了各种限制,但直接推动国有化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做法。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措施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美国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直接接管一家私营企业,尤其是外资背景的企业,可能会引发市场对政策稳定性的担忧,而这样的先例并不对美国有利;其次,因为TikTok是一家全球化公司,且业务遍布世界各地,美国政府的接管可能会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律问题,并引发外资企业对美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担忧;此外,这也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科技脱钩,影响全球数字经济的竞争格局。”


彭佳荣认为,如果美国政府真的采取此类措施,将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即政府愿意采取更激进的手段来控制关键科技企业。这不仅影响TikTok,还可能对其他在美运营的任外国企业产生深远影响,而不仅是中国企业。


三、DeepSeek震撼全球,骄傲之余都应该知道的事


除夕前一夜的推杯换盏之际,来自中国的AI企业DeepSeek送了全球华人一份充满希望的新年贺礼——在中国区和美国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上同时冲到了下载量第一,这也是国产应用首次、且唯一一次实现这样的成绩。


随后,一系列关于AI革命、美科技股股价暴跌、大国竞争的讨论围绕技术变革产生。其中较为统一的观点是,Deep Seek-R1的推出,意味着中国AI从追赶者的角色变为创新者,可能会威胁到美国AI企业的主导地位。


资本市场对这一情绪的反应最直接——美股股王之一的英伟达,市值蒸发近5900亿美元,甲骨文、戴尔等公司股价也受到冲击,全球500位富豪财富瞬间缩水1080亿美元。


多国政策层面也如临大敌。美国对此反应激烈,包括但不限于:


  • 美国国会、海军、NASA 以及德州等多个政府部门已相继禁止在政府官方设备上使用DeepSeek。美国众议院首席行政事务官向国会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禁止或暂停使用DeepSeek的服务,并将其列入严格的审查名单;


  • 已有 “数百家” 公司 (尤其是与政府相关的企业) 屏蔽了DeepSeek,比如网络安全公司Armis称大约70%的客户已请求阻止访问DeepSeek;


  • 政客也没闲着,仅两天后的2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Josh Hawley提出了《2025年美国人工智能能力与中国脱钩法案》。该法案旨在禁止从中国下载AI模型,禁止进口与出口中国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禁止美国个人或实体在中国境内进行AI研究或开发。 (该法案目前暂未通过)


其他西方国家也表现出恐慌:


  • 意大利直接宣布禁用DeepSeek-R1,意大利境内的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均无法下载DeepSeek APP;


  • 澳大利亚政府在声明中称,内政部部长向所有政府实体发布了强制性指令,要求“防止使用或安装DeepSeek产品、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并从所有澳大利亚政府系统和设备中删除所有现有的DeepSeek产品、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


那么,DeepSeek到底实现了什么技术突破,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震撼呢?


首先是在性能和OpenAI的O1正式版持平的前提下,训练成本却低很多。对比来看,按照The information预估,OpenAI的成本主要分成推理成本、训练成本和人工成本三大块,加起来在85亿美元左右。而DeepSeek-V3完成训练仅花费了557.6万美元,不足前者的7‰。


这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式,颠覆了此前多家大模型公司认为“只有靠大量资金和算力才能开发出好AI”的观点。这也是英伟达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英伟达不断推出算力更强大、也更昂贵的芯片,也为了满足大模型开发的需求。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算力迈向超万卡时代,DeepSeek的突破,是新技术拐点到来的体现——AI大模型从语言模拟阶段来到强化学习的阶段。


其次,技术层面上说,使用过DeepSeek的朋友们都能直观感受到TA的共情能力:不同于其他聊天机器人,DeepSeek会在回答用户问题之前,把思维链条 (Chain of Thought,CoT) 完全展示出来,但此前CoT是各家人工智能公司的数据资产。DeepSeek的开源模式吸引了全球开发者,普通开发者和企业也能基于其开源模型进行开发创新,构建起开源生态,打破了硅谷在AI领域的垄断地位,使全球AI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加多元化。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Altman对此也表示,OpenAI 在开源权重模型和研究成果的问题上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需要制定不同的开源策略,以应对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竞争。


在DeepSeek发布后,也有质疑声认为,其模型是否只是美国先进模型的蒸馏模型。在这里值得提及的是,R1系列模型完全基于RL (强化学习) 进行训练,这是与业内普遍基于RLHF (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的明显差异。而在强化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思考过程正确”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结果正确”。


具体表示是DeepSeek运行中会出现的“啊哈”时刻。也就是在解决问题时,DeepSeek模型会暂停,重新评估并优化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模型可能会在给出初步解答后,突然停止并表示发现了更好的解决方法,如出现 “Wait, wait. That’s an aha moment I can flag here.” 这样的输出,这是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并进行相应改进的体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都会出错,何况是AI。当技术开始呈现类似于人类的元认知能力时,更需要以思辨能力识别AI给出的论据、论点真实性。


四、东南亚网约车市场即将生变,Grab与GoTo加速合并谈判


2月4日,当地媒体报道称,东南亚网约车服务提供商Grab Holdings Ltd.与GoTo Group正在加速合并谈判步伐,并且双方计划在今年达成最终合并协议,以结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东南亚互联网市场中的持续多年亏损。


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周双方合并谈判步入高潮阶段,两家公司皆认为2025年是达成合并交易的有利时机。


资料显示,Grab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遍及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为8个国家、350多座城市的1.87亿用户提供服务。Grab当前提供包括网约车、送餐、酒店预订、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和保险服务。GoTo Group 2021年5月由印尼网约车、支付公司Gojek和电商巨头Tokopedia合并而成,是东南亚最大的私营科技公司,业务涵盖网购、快递服务、网约车、外卖和其他服务等领域。


此次双方推动谈判的业务板块主要围绕网约车展开,即Grab和Gojek。


其实Grab和Gojek之前已经有过多轮接触,最后都没有能够达成交易。最早的一轮是在Gojek2016年拿到华平和KKR领投的5.5亿美金融资前夕,当时如日中天的Grab曾经派过高管和Gojek管理层谈过并购,不过当时并未谈妥,随后Gojek完成了这一笔5.5亿美元的融资。


在Gojek和Tokopedia合并为GoTo后、筹划上市之前,双方还展开过一轮接触,不过也未成型,随后GoTo以400亿美元的估值在印尼股票交易所上市。


外界认为,在过去几年中,合并的障碍包括双方之间的分歧以及公司在印尼和新加坡等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反垄断问题。


虽然双方谈判尚未有定论,但如果合并成功,无疑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中国出海企业来说,Grab与GoTo的合并可能会加大对东南亚出行市场的投入,进一步培育市场,这将为中国相关企业进入市场创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借助这样的市场培育成果,中国的大数据、云服务、移动支付、甚至是车企都有机会与其展开合作,提升网约车调度效率和出行体验。另一方面,双方合并后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滴滴等网约车企业在东南亚市场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价格战、用户争夺和市场份额挤压。


五、日本流感病例超952万人,或影响在日中企运营


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


流感蔓延下,日本一些医院和药店出现了抗流感药物短缺的情况。根据日媒报道,相关药品整体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但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和药店过度囤购药品等因素,导致库存分布不均。另外,有日本制药公司因产能不足,暂停了部分抗流感药物的供应。


数据显示,本次流感季比往年提前1个月左右,于2024年11月进入流行期,12月以来患者人数更是激增。截至12月15日的一周内,每个定点医疗机构新增患者人数为19.06人;截至22日的一周内,新增患者人数为42.66人;截至29日的一周内,流感疫情进一步扩散。


有日本专家估算,包括治疗流感的费用,以及休病假给社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在内,流感季给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约合人民币310亿元。


有专家提醒在日经营的中国企业需注意潜在的人员流动风险、供应链风险和运输风险等,同时企业也有义务提醒员工对本人及家庭成员每日进行健康监控,鼓励利用公共交通上班的员工尽量避免高峰时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日本记者提示赴日旅行的中国游客,在日本旅行时,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可选择提供中文等外语服务的医疗机构前往就医,必要时向中国驻日本使领馆寻求帮助。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