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收费门”背后:暴露中国人对移动支付的三大误区
2月15日,最受关注的一则科技新闻无疑是“微信支付又收费了”,微信发布了《 关于转账收费调整为提现收费的公告 》,称“从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同日起,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一石激起千层浪——“要马上提现零钱躲收费”、“要转投支付宝、百度钱包”的声音此起彼伏,能激起如此大的关注,可见微信支付的用户体量之大,一有风吹草动就能迅速刷屏,但冷静下来思考,这件事背后暴露了人们对微信支付乃至移动支付的三个错误认知(误区):
误区一,其他支付工具都不收钱!
很多人说支付宝就不收钱,赶紧转投支付宝吧。错!其他支付工具并非不收取手续费,而是没有通过个人感知强烈的方式收钱罢了。一起来看去年11月份这条支付宝的新闻《 支付宝下调服务费率 商户手续费率最低降至0.6% 》,这则新闻其实说明了支付宝也是收手续费的,而且高达0.6%,但与微信不同的是,支付宝聪明在不伤及个人用户情绪(不跟广大人民群众作对),从新闻里能看出,它主要是向商户以“费率”的方式收取手续费,以填补支付宝本身需要向银行缴纳的费用。
这其实与其商业模式有关,支付宝的起家依托着背后电商平台淘宝、天猫等,其B2C平台机制注定了商家一方为获取消费用户,愿意承担相应的商户入驻及支付手续费等成本,以此等价交换电商平台带来的流量,而这些成本商家并没有“默默吃哑巴亏”,而是早已在卖给用户的商品中溢过价了,只是作为广大消费者的个人用户们没有发觉罢了。而微信上的微商并不具备支付宝背后淘宝、天猫那样的体量,无法承担微信向银行缴纳的手续费成本,因此只得向最广大用户下手。
误区二,互联网思维的支付就应该都免费!
错!国内移动支付或者说第三方支付工具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相应制度也不完善,为了迅速占据市场优势而不惜投入血本,因此在前期培育市场时,都以“免费”甚至“送钱”的方式砸用户习惯(比如你用支付宝花钱就给你打折,或者比如你用百度钱包支付就给你返现等等),这是前期获取市场的一种营销手段或者策略,但并不是说这个市场的商业模式就必须要遵循互联网思维玩免费,最终走向收费或变相收费也无可厚非(比如支付宝从B端解决其支付给银行手续费成本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国外的支付工具(资料来源《 值得借鉴!看看国外14钟成熟的手机支付方式 》),Square、GoPayment、ROAMpay、Paypal Here,几款覆盖率相对高一些的支付工具都是有着高昂的支付手续费的或者月费的。很多人说国外的支付市场并没有中国成熟,但笔者认为,其实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泡沫也许并没有国内多,为了迅速获取市场,免费的模式能坚持多久,有待观望。
国内支付工具们推广太过讲求速度,以致于培养了很多人一切皆要“免费”的使用观念,就像流媒体音乐,前期都以免费圈地,极大地伤害了国内音乐版权,音乐行业内容制造一直萎靡不振,去年“最严版权令”公布了,不得不向用户收费了,但习惯了免费的用户一时半会儿不买账,又要费尽心思培养用户付费习惯。这样的局面会不会出现在互联网支付领域?很难说。
误区三,微信靠资金池就能赚钱,非要坑用户!
错!今年微信错过春晚标的,转头又公布提现收费,其实都暴露了它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空有人头,鲜有转化。所谓的靠资金池就能赚钱,其实过于理想化了。微信最终一定不想只做一个转账通道,从它这次提现收费公告中唯一“放水”的条目——“理财通资金赎回至银行卡不受影响,不收取手续费”来看,微信重视的是如何从转账大户变成金融大咖,它要做的是盘活目前在微信上转账、发红包的人,成为它的消费信贷用户,而这正是一块靠消费才能激活的业务,因为没有消费数据,微信很难做征信体系,但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就是征信,没有征信数据就去做消费信贷,甚至更多其他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微信都会承担巨大的风险,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强烈的消费需求,人们也根本不会有消费信贷的需求。
而再回过头看,刚说的征信数据来自于用户日常行为数据,尤其是消费数据,但微信始终在消费场景上都还欠火候。今年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 首次公开演讲 》中也曾无奈承认,微信去年发了很多消费优惠券,但都很难转化为消费,可能有超过90%都作废了。
这也让人们很好理解,为什么微信没有跟支付宝硬拼春晚投标,因为原本已经不缺转账和红包互动的微信(即使没有春晚,今年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也达到了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它并不需要一个春晚这样刺激互动的场景,而是需要一个刺激消费的场景。从目前微信支付提现收费的举动来看,或许他们认为这个刺激消费的场景,可以从人们不想多缴纳手续费进而使用微信零钱消费的“侥幸心理”中获取一部分,但相信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社交与支付、消费的互博关系始终存在,微信多年来始终在培养消费上进退维艰,也说明深谙用户心理的张小龙们,非常清楚社交工具不能过于消费化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