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行业的商业模式进入了死胡同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泰格说实话 ,作者:嘟嘟2013,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周在深圳和一位以自媒体采买为核心业务的公司负责人见面交流,对目前这个行业现状有一点结论,那就是接项目亏钱,不接项目公司关门,接不接项目好像都是一个结局。


广告行业分创意和传播两种角色的公司,一部分公司以策略创意为主业,另一部分是以将这些创意传播出去为目的的媒介策划与传播公司。‍‍‍‍‍‍‍‍‍‍‍‍‍


这两种公司的收入模型是这样的:‍‍


1、创意公司的收入包括创意策划服务费和从创意制作中赚钱的差价;‍‍‍‍‍‍


2、媒介策划和传播公司收入包括微薄的媒介采购差价、从大平台获得的返点以及非常微薄或接近于没有的服务费,实际上服务费几乎是没有的;‍‍‍‍‍‍‍‍‍‍‍‍‍‍‍‍‍‍‍‍‍


品牌主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就是创意公司在创意制作过程中一定会赚钱,所以他们会极大地压低创意服务费,有的公司为了获得生意机会甚至无创意策划费就接项目,实际上在创意制作中赚的差价是越来越困难,导演团队、拍摄硬支出的费用需要垫付,品牌方也越来越喜欢找制作公司进行三方比价,并且绝大部分项目的制作复杂程度和市场价格是有公允标准的,价格的隐藏空间会有,但并不是那么多。‍‍‍‍‍‍‍‍‍‍‍‍‍‍‍‍‍‍‍‍‍‍‍‍‍‍‍‍‍‍‍‍‍‍‍‍‍‍‍‍‍‍‍‍‍


如果算上需要垫付款项的成本,这部分的获利空间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一些创意公司会将创意和制作再分开,创意单独收费,至少可以保证这部分收入可以Cover人力成本以及适当的利润,而制作部分会让品牌直接与制作公司签约,宁可不参与,也不去背负大量的垫款压力。‍‍‍‍‍‍


创意公司的模式是几十年来没有变化过的,如果在项目周转、人力成本和细节上控制得当,还是可以活着,最难的是媒介传播为主业的公司。


媒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拿着客户的媒体采购预算花出去,制订好各种媒介投放计划,和各种媒体、自媒体进行沟通合作,有媒体平台也有大量的自媒体。‍‍‍‍‍‍‍‍‍‍


无论是媒体平台和自媒体的价格几乎都是透明的,信息都是对称的,如果有商业合作意识的媒体会主动留出利润给到采购方,以确保他们有动力、有理由进行推荐,这是符合市场合作规律的,毕竟任何一个公司都要养活团队,要替品牌垫付大量的资金,并且还必须有一定的获利诉求。‍‍‍‍‍‍‍‍‍‍‍‍‍‍‍‍‍‍‍‍


但是因为价格透明,因为这个赛道能力的差异性非常的小,甚至几乎每家公司都是一样的服务、一样的能力和近乎趋同的传播方案,没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传播计划,最后只能是拼刺刀般的比价格,比谁可以让出更多的利润给客户,比谁愿意亏损接项目。‍‍‍‍


为什么都亏损了还有公司愿意接项目?‍‍‍‍‍‍‍‍


因为当公司还有现金储备的时候,会有公司愿意动用公司的现金储备去抢项目,获得更多的采购金额,在重点采购的平台和自媒体这一端再用量的优势不停地、努力地去争取媒体方让出更多的价格空间,以获得微薄的利润。‍‍‍‍‍‍‍‍‍‍‍‍‍‍‍‍‍‍‍‍‍‍‍‍‍‍‍‍‍‍‍‍‍‍‍‍‍


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的公司想撬动一个标的额很大的客户项目时,是会考虑一旦拿下这个客户以后会有更大的空间去腾挪,会有更多客户的项目被优先争取到,或许当下不赚钱,但保留了未来可以从这个客户上赚到钱的可能性。‍‍‍‍‍‍‍‍‍‍‍‍‍‍‍


我曾经也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亲身的体验告诉我,这种模式糟透了。‍‍‍‍‍‍‍‍‍‍‍


公司老板时刻担惊受怕,怕客户的款项无休止地拖,影响现金流的安全。‍‍‍


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也毫无成就感,因为做的每一件具体的事从生意的角度看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负价值的,加上在项目中会受到品牌方和强势自媒体方双重的压力,俗称夹板气,这种感受非常沮丧,非常负能量。‍‍‍‍‍‍‍‍‍‍


实际上公司的老板更加不想这样做,但在没有其他更好的盈利方式的时候毫无办法。‍‍


我常提到这句话——本该为品牌创造价值的行业,盈利模式却进入了死胡同,变成了死循环。‍‍‍‍‍‍‍‍


客户因为总体商业环境的影响销售不乐观,不断的在采购端压价,媒介采购公司不停的牺牲自身的利润去背负风险去采购媒体,众多竞争者还在这个不断压缩利润空间的赛道内卷,最终的结局就是大量的公司会出局,留下还有资金实力的公司收编地盘,但因为价格透明,被品牌依然不断地压缩利润空间,继而最后都变成极其微利,且资金链时刻紧绷的状态。‍‍‍‍‍‍‍‍‍‍‍‍‍‍‍‍‍‍‍‍‍‍‍‍‍


在这个赛道进入了拼多多模式,消费者被宠坏了,但又无法不去这样做,除非离开这个赛道。‍‍‍‍‍‍‍‍‍


这是让很多从业的朋友感觉不到快乐的原因,当然我会劝他们,不要离开,在你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之前,至少这还是一份可以在办公室里吹冷气的工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泰格说实话 ,作者:嘟嘟2013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