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男性避孕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 ,作者:刘亦韦,审核专家:曾卫华(鞍山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医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960 年,第一款女性避孕药问世。一晃 61 年过去, 男性避孕药却迟迟没有登场。
但其实,从技术上来说,男性避孕药或许并没有那么难,甚至已曾有过多次“成功尝试”。
到底是什么,阻止了男性避孕药面市的步伐?
一、差点就成功的男性避孕药
从原理上看, 要实现“男性避孕”,其实只需可逆地“抑制精子活性”,便可达到目的。
基于此,科学家们曾尝试过多种原理,试图抑制精子活性,并且,有不少药物几乎成功。
比如—— 非激素类药物:“WIN18446”。
这是一种视黄酸抑制剂。由于视黄酸是精子形成的必须组成,因此,抑制了视黄酸,便抑制了精子的形成过程。
曾有研究者给 60 多名男性持续使用了 1 年 WIN18446后,结果显示: 这项药物耐受性良好,对精子的抑制亦十分有效,并且——完全可逆 (这意味着在停药后,仍可以产生健康精子) 。
但就在研究者们为此欢呼,以为找到了男性避孕的新途径时,一个发现却狠狠泼了盆冷水—— 服用药物后一旦饮酒,会引起严重副反应,轻则眩晕、呕吐,重则呼吸抑制,甚至休克。
鉴于这一严重禁忌,WIN18446 并不适合作为 OTC 药物广泛普及,市场价值有限,相关的研发就此叫停。
让无数人兴奋的愿望破灭了,但研究仍在继续。
既然此路不通,那不妨换种思路。
女性避孕药是由激素的类似物构成,因此,男性避孕药自然而然也想到了激素类药物。
从原理上来看,精子的生成依赖于睾丸内的睾酮与睾酮受体的结合。如果睾酮的浓度不够,或是二者的结合出了问题,则会导致精子无法生成、进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于是——睾酮类似物应运而生。
这是一种和睾酮结构相似,能够抢占睾酮受体,抑制真正的睾酮发挥作用的药物、并且有着持久的抑制效果。
2003 年,研究者们对睾酮类似物 (十一酸睾酮) 进行了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98% 的受试者,精子数量降到了 300 万/毫升以下 (可以实现避孕目的) ,避孕有效率达 95%。并且,停药后也会逐渐恢复。
男性避孕药的曙光,又一次到来。
但喜人的避孕效果之下,这款药物也潜藏了许多不良反应: 受试者们平均增重 10 斤,7% 的患者发生了痤疮,衡量血脂健康的重要参数也发生了改变。
这对一些血脂本来就异常的患者 (例如脂肪肝) 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也使得其成为 OTC 药物变得希望渺茫。
短暂的曙光之后,研究又陷入了停滞。
二、避孕药背后的“代价 - 收益”
至此,男性避孕药因为种种禁忌或副作用,一直处于“研究进行中”。
而与之相对的女性避孕药,无论是长效或是短效,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却依然陆续研发成功并上市。
为什么同样存在副作用,女性避孕药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和上市许可,而男性避孕药却总是一路坎坷?
这涉及到一个现实却残酷的真相:避孕药背后的“代价-收益”问题。
任何一款药物,在有效的基础上,都需要衡量使用者的“收益和风险”。
当时的研究者们认为:女性在服用避孕药可能产生的风险 (概率) ,相比于让女性怀孕 / 流产后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 (如:宫外孕导致的大出血等) ,显得微乎其微。
因此, 女性避孕药虽然有潜在副作用,但由于无显著禁忌、且对健康的收益更显著,上市自然没有阻碍。
而怀孕带来的健康风险不会发生在男性身上。因此,如果“避孕药”会给男性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则是“代价远超收益”的。
因此, 由于极高的标准要求,男性避孕药的研发,就变得格外困难。
但男性避孕药的困局,还不止于此。
三、男女性皆有忧虑
除了研发的考量,受众的态度和感受也是影响药物进程的重要一环。
2005 年,德国研究者对 9000 多名男性做了调查:你是否接受男性避孕药?
结果发现:虽然每个国家愿意的比例各不相同,从 30% 到 70% 不等。 但总的来说,超过半数的男性都表示愿意。
而至于另外一小半不太情愿的男性,调查发现, 他们不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上——使用避孕药以后、会不会对于生殖功能和其他正常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除了男性,女性中也不乏对男性避孕药的担忧。
2011 年,有研究者调查了 134 名英国女性后发现:大约有近半数的人愿意让她们的伴侣服用避孕药。然而,超过半数的人会担心男方忘记按时服药 。
如果男性漏服药物,承担意外怀孕后果的却是女性。
这种生理上的不对等,也让男性避孕药的接受度受到质疑。
四、尝试,仍在进行
虽然存在着受众的顾虑,但好在研究并未陷入停滞。
多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地进行了很多尝试,口服药物、局部涂抹的凝胶或者局部注射剂等也都在研发之中。
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好消息:
2012 年,美国的避孕药凝胶剂 (涂抹在睾丸外的睾酮和内甾酮) 的 2 期临床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十分轻微,如果 3 期临床试验效果不错的话或许有望上市
2020 年,印度学者完成了首款注射类男性避孕药的临床试验,现已提交印度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
2020 年,新型口服雄激素 11β-MNTDC 二期临床试验有效性较好,亦有望进入 3 期临床试验。
但,即使研发成功,资本是否愿意持续投入,男性是否真的愿意服用,女性又是否信任男性伴侣服药与否……
等待着男性避孕药的,仍面临着一个又一个问题。
写在最后
可能有人会问:已经有避孕套了,为什么还要研发男性避孕药?
一方面,这可能涉及到权利和义务的性别平等。
另一方面,由于使用避孕药的群体多为稳定的关系 (如夫妻、稳定的男女朋友等) ,两个人作为一个集体是有着一致利益存在的。
假如我们把一对男女视作“健康-风险”收益的最小衡量单位,那么“男性无健康收益”的矛盾可能也就因此而化解。
说到底,无论避孕还是怀孕,从来就不应该是女性单方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Liu G, Lyle K C, Cao J. Clinical trial of gossypol as a male contraceptive drug. Part I. Efficacy study[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1987, 48(3): 459-461.
[2] Heller C G, Moore D J, Paulsen C A. Suppression of spermatogenesis and chronic toxicity in men by a new series of bis (dichloroacetyl) diamines[J].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961, 3(1): 1-11.
[3] Gu Y Q, Wang X H, Xu D, et al. A multicenter contraceptive efficacy study of injectable testosterone undecanoate in healthy Chinese men[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03, 88(2): 562-568.
[4] Heinemann K, Saad F, Wiesemes M, et al. Attitudes toward male fertility control: results of a multinational survey on four continents[J]. Human Reproduction, 2005, 20(2): 549-556.
[5] Walker S. Attitudes to a male contraceptive pill in a group of contraceptive users in the UK[J]. Journal of Men's Health, 2011, 8(4): 267-273.
[6] Verma S, Yadav A. Rising trend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herbal male contraceptive: an insight review[J]. Futur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1, 7(1): 1-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 ,作者:刘亦韦,审核专家:曾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