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因斯坦、黑格尔给你当家教,你愿意吗?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作者:徐飞,编辑:詹茜卉,校对:彦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如今,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不得不为了生计,临时找些工作过渡,其中,家庭教师算是比较体面、收入也不错的一种。爱因斯坦、康德、黑格尔、亚当·斯密、欧姆都当过家教。


爱因斯坦:失败的家庭教师


1902年2月5日,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伯尔尼城市报》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愿私人为大学生或中学生讲授数学和物理学,本人持有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教师资格证书,住正义街32号一楼,试听免费。


此时的爱因斯坦才23岁。两年前,他从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毕业,海投简历给欧洲各大学,希望能成为一名助教。但是,他没有大学教授写的推荐信,所以简历全都石沉大海。


原来,上学期间,爱因斯坦感觉很多课毫无意义和价值,常常逃课去自己搞研究。久而久之,爱因斯坦给诸多教授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加上他大学时的考试分数一般,外语等文科甚至挣扎在及格线上,更没有教授愿意给他写推荐信。爱因斯坦也认识到, 没有推荐信,他就别想在大学谋得教职, 无奈之下,只好去一些专科学校和私立中学做兼职教师,勉强维持温饱。


偏偏这时,爱因斯坦的女友米列娃怀孕了。他必须承担起一个父亲和未来丈夫的责任,只得放下面子,去找大学时的好友格罗斯曼帮忙。格罗斯曼的父亲神通广大,托关系让爱因斯坦进了专利局上班。就这样,爱因斯坦成为一名三级技术员。


这份工作虽然体面又稳定,但薪水并不丰厚,爱因斯坦还得找兼职赚钱,他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教书工作,这便有了文章开头那段刊登在《伯尔尼城市报》上的豆腐块广告。


广告登出后,爱因斯坦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也没有一个学生上门。《伯尔尼城市报》的业务员屡屡上门,催他赶快把另一半的广告费付掉。爱因斯坦的口袋比脸还干净,只得变卖一些旧书,勉强凑够了另一半广告费。


爱因斯坦的招生情况惨不忍睹,他的叔叔看不下去,说服几位朋友,让他们的孩子去自己侄子那听课,学费可以减半。就这样,爱因斯坦终于有了5个学生。这些学生也没有想到,自己是何其幸运,能接受一代科学巨人的讲课——而且还是半价。


爱因斯坦也向叔叔描绘了他家教事业的蓝图,他要把自己的家教机构做大做强,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他的叔叔听后,只觉得他是年少轻狂。


爱因斯坦是无可置疑的科学泰斗,但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家庭教师。 可能是他讲得太超前,学生们纷纷离开, 最后只剩下一个,还是好说歹说勉强留下来的。残酷的事实给了爱因斯坦当头一棒,瑞士版“新东方”被扼杀在摇篮中。


正所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门。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纪事》杂志发表狭义相对论,震动科学界,人们公认其开创了科学技术新纪元,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黑格尔:八年资深家庭教师


大哲学家黑格尔也曾当过家庭教师,巧合的是,他也是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干的这份工作。


1783年,黑格尔从图宾根神学院大学毕业。作为神学院毕业生,他应该按部就班的从事宗教方面的工作,例如当一名传播福音的牧师。但是,他拒绝了。


黑格尔大二那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黑格尔沉醉于大革命所宣扬的自由民主的理念, 经常与同学热烈讨论革命的前途和德国的命运。他对卢梭佩服至极,甚至激动得在纪念册上写下“卢梭万岁”等口号。


但是,法国大革命逐渐走向狂飙和极端。1793年10月5日,雅各宾派主导国民公会废除基督教历,实行共和历。随即又在法国展开“非基督教化”的宗教恐怖运动,很多教堂被封闭,很多教士被逮捕、处死。


这一切深深影响了年轻的黑格尔,他离开德国,前往瑞士游历。在首都伯尔尼,他成为一名贵族家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黑格尔的教学水平明显高于一百年后的爱因斯坦,贵族家庭对他很满意,他一干就是四年。


这四年间,黑格尔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贵族家的藏书,其中多数是哲学书籍。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著作引起他的注意,他在给友人谢林的信中声称:“我期待康德体系及其圆满成就在德国引起一场革命。”


尽管这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很愉快,但黑格尔思乡心切。他写信给友人请求介绍工作,友人告诉他,法兰克福有个商人正在高薪聘请家庭教师,他可以去面试一下。第二年,黑格尔收起行囊,回到阔别已久的德国。他的面试非常顺利,再次成为家庭教师。


此时,友人谢林已经受聘为耶拿大学的编外教授,风光无限。而比谢林还大五岁的黑格尔却在做一名家庭教师。黑格尔认为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


1800年,黑格尔父亲去世,留给儿子三千多古尔盾的遗产。黑格尔决定用这笔钱去大学捐个教授来做。11月2日,黑格尔拜托谢林,将他推荐给耶拿大学,他在信中说:“我不能满足开始于人类低级需要的科学教育,我必须攀登科学的高峰。”


此时的谢林已经成为耶拿大学著名教授,在德国哲学界的威望也如日中天。碍于谢林的情面,耶拿大学答应给黑格尔一个编外讲师的职位, 但这个职位的收入却全部来自报课学生所缴纳的学费。


如此一来,这个所谓的大学教职,只不过是个升级版家庭教师。 他做得很不顺心,第一学期才有11名学生选他的课。学生少,意味着收入少。这些学生中有一大部分不理解他的哲学观点,称他为“木头人”。学校的领导也迟迟不给他转正。最后还是歌德帮忙,在校领导面前为黑格尔争取到一百塔拉的年薪,只够勉强维持生计。


屋漏偏逢连夜雨,拿破仑率领大军入侵耶拿,一群法国士兵冲入黑格尔家里,把他那点可怜的家当洗劫一空。黑格尔终于忍无可忍,在37岁那一年辞职。此后,他做过很多工作,但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1817年,他才在柏林大学站稳脚跟,并在1831年荣获国家奖,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亚当·斯密:不当教授当家庭教师


比黑格尔还要早一代的经济学理论之父、古典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也曾当过家庭教师。他的职业经历却跟黑格尔、爱因斯坦正好相反,他是先成为令人羡慕的大学教授,后来才转行成为家庭教师。


亚当·斯密天资聪颖,14岁就被苏格兰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1740年,成绩优异的他拿到奖学金,转入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继续深造。1746年,他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伦敦等大城市,而是回到了故乡柯卡尔迪。


两年后,他成为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课程讲师,几年后又讲授经济学课程。1751年,他回到母校格拉斯哥任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


他的人生道路顺风顺水,起步就是黑格尔梦寐以求的终点。


在母校任教期间,他发表了自己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为今后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打下基础。1759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成为情感伦理学的早期代表作,对现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有重要影响。


凭借这本书,亚当·斯密名声大噪。1764年,苏格兰大贵族布莱克公爵的继父查尔斯·汤申德,因倾慕《道德情操论》,邀请亚当·斯密担任布莱克公爵的家庭教师。当时,很多欧洲年轻人对高等教育不信任,中学毕业后要么选择直接进入社会,要么选择去外国游学,刚刚从伊顿公学毕业的布莱克公爵也是如此。查尔斯·汤申德不愿让养子学业中断,便决定找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来照顾他,而查尔斯·汤申德心中最理想的人选,就是亚当·斯密。


查尔斯·汤申德给亚当·斯密开出的薪水也很丰厚,每年300英镑的薪水,外加出国旅行的费用,和终身领取的300镑年金。这个待遇, 比亚当·斯密当教授的收入高出不止一倍。 但条件是,亚当·斯密必须放弃教职,做全职家庭教师。


谁能拒绝这样待遇丰厚的工作呢?何况为布莱克公爵服务,所获的不仅仅是高额薪酬, 更能借此获得庞大的社会关系。


于是,亚当·斯密痛快辞掉了教职,还把学校尚未发给他的薪水让给了同事。他做布莱克公爵的家庭教师也十分游刃有余,并借助公爵家族的人脉,跟国王和贵族搭上关系。此外,他周游各国,遍访欧洲顶级学者,观察各国社会经济现状。再加上他的空闲时间富裕,为了打发时间,他写下了让他青史留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开创了现代经济学。


在当时的英国,像亚当·斯密这样选择放弃大学教职去做家庭教师的人并非个案。


亚当·斯密的好友、爱丁堡大学道德哲学教授亚当·弗格森就辞去了教职,担任陪同切斯菲尔德勋爵之子进行欧陆大巡游的家庭教师。这个职位的待遇是年薪400英镑,并终身享有200英镑年金。


同样是亚当·斯密好友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也应聘去担任爱尔兰副总督赫特福德勋爵的儿子的家庭教师,每年薪水1200镑,终身年金每年400英镑,比亚当·斯密还要高。可惜休谟还没去上任就去世了。


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黑格尔, 他们在担任家庭教师的同时,从未中断过学习和思考, 所以他们在人生的低谷奋力一跃,为人生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人类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而像亚当·斯密这样本是人生赢家的人,也在担任家庭教师后继续学习和思考,写出旷世杰作。对于每个人而言,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坚持不断地提升自我,正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参考资料:

1、(德)阿尔布莱希特·弗尔辛著,薛春志译《爱因斯坦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2、(美)特里·平卡德著,朱进东、朱天幸,译《黑格尔传》,商务印书馆,2015年

3、(英)约翰·雷著,周祝平、赵正吉译《亚当·斯密传》,华夏出版社,2008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作者:徐飞,编辑:詹茜卉,校对:彦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