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健身成为很多人重启人生的开始?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很多走出人生低谷的不同故事中,重启人生的事件似乎有些相同:那便是健身。


健身让人从失业的痛苦中,找回了自信,从失恋的情绪黑洞中,找到了情绪出口。更重要的是, 健身让失去健康的人,重回健康。 ‍‍


看起来俗套的故事,正在身边更多人身上发生。健身从身心层面的重塑,也成为很多人走出低谷的最大驱动因素。


或者换句话说, 健身,成了很多人重启人生的开始。

‍‍‍‍‍‍

比如在巴黎残奥会上,运动的励志和热血再次照进现实。无论是先天脑瘫自行车选手李樟煜夺得首金,还是仅有一手一腿的游泳选手蒋裕燕斩获7枚金牌,这既是运动给生命带来的奇迹,也是普通人在诉说不屈的灵魂。


而在社交媒体上,规律健身的打卡内容,已经成为另外一种人生日记。‍‍‍‍‍‍‍


一方面,健身是一种即时的自我掌控感。无论是举起多重的哑铃,或是完成一次长距离的慢跑,都可以在这过程中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这种即时的反馈就像一种心理暗示,“ 我可以掌控我的身体,也可以掌控我的生活”


另一方面,健身本就是一项 结构化的活动,它需要设定目标、执行计划,并贯彻自律。 这个过程也等同于一个小目标的完成,让人在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健身让人重启人生,是故事,也是人生课堂的重要一课。‍‍‍‍


当更多人依靠运动“跨”出低谷


如果问运动真的能重启人生吗?残奥会运动员的故事会是很好的答案。


“鱼是一条尾巴,我也刚好是一条腿,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决定前行的方向” ,这是残奥会游泳选手蒋裕燕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段话。


从4岁时失去右手和右腿,到17岁时成为游泳世界冠军,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在本届残奥会更是独揽7金,努力和不屈让她在水上领域书写了自己的历史。


而运动“重启人生”不光是奥运冠军的生活衍生,也同样是一直是激励人们走出低谷的议题。


从电影《热辣滚烫》中所传达的“ 汗水和坚持能点燃新的希望”, 到巴黎奥运会、残奥会上,世界顶级运动员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向世界证明“ 运动的力量可以重新定义一个人的人生”


通过运动改变生活的理念,也在逐步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


尤其在社交媒体上,各种打卡挑战的背后,许多参与者都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渴望为自己的拖延和怠惰找一些动力。目前,在小红书上关于#健身打卡挑战的相关帖子浏览量已经高达2365.2万次。


即便是在年初爆火的“75天健身挑战”,过去了数月,挑战者仍旧络绎不绝。从一些挑战者的参加时间来看,有一部分甚至是从奥运会期间才开始的,有的挑战者还在帖子上打上了“ 低能量自救” 的标签。


与此同时,残奥会上运动员们的表现也给了不少观众决定开始运动、调整生活的勇气。


如来自埃及的乒乓球选手Ibrahim Hamadtou,他是一名双臂截肢者,从2016年在里约残奥会上首次亮相,他一直是用嘴巴含着乒乓球拍,用右脚发球,一路比赛至今。


而起初他参加残疾人乒乓球赛,只是为了向他的朋友证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在一次赛后采访中表示道“参加残疾人乒乓球比赛让我成为一个非常投入的人”,“ 我认为我是一个榜样,因为人们看到我如何挑战自己以及如何取得成功,他们会知道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故事让人振奋、受到鼓舞,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克服身体的障碍,参加和投入到运动中, 更是在于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尊重。


在前几天比赛,中国男足0:7惜败日本队的同时,不由让很多人想到中国盲人足球队在残奥会上的表现。


先是小组赛中0:0逼平卫冕冠军巴西队,而后在与摩洛哥队的对战中,1:0战胜摩洛哥队获得第五名的成绩并创造历史。相比之下,对于球迷观众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慰藉和信心的给予。


生活也一样。 开始一项运动,完成一场马拉松,从能够掌控的事情开始,也是试图突破生活瓶颈的一种方式


没有借口,运动能让人“重启人生”


“No excuses,no limits.” 正成为更多人通过运动开启新生活的座右铭。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工作的焦虑、生活的无所适从,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通过健身来打开生活的局面。健身作为一种连接身体心理的最佳方式,它不仅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增强信心,还能在心理上寻得一种内在的掌控感。


一旦开始健身,或是学习一项新运动技能,能让人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找到前进的动力,乃至成为精神支柱,美国摔跤运动员Zion Clark的故事就是这一理念最佳的诠释。


Zion Clark—— 一名天生没有双腿的MMA和摔跤运动的杰出选手。


因为患有天生的尾部退化综合征,从出生起他就被弃养,即便在寄养系统中也被打上了问题儿童的标签,堪称天崩开局的环境下,他依靠摔跤和音乐找到了人生的出口。


在别人都看不起他的时候,他每天进行两次摔跤训练,一周训练六天,他认为这虽然辛苦,但却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便没有双腿也不能阻止他做想做的事。


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凭借仅有的双手,他不仅成为MMA和摔跤运动的杰出选手,还不断挑战自我,三度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创下的记录包括用4.78秒徒手行走20米、徒手完成0.83米的跳箱、以及在三分钟内完成248个俯卧撑。


“No excuses”就是他的座右铭,即便只有双手,也从不为自己找借口,除了摔跤手的身份,他还在探索更多的运动项目,例如拳击、轮椅健身等。


“能成功掌控身体的人,就能成功掌控自己的生活” ,这句话在Zion Clark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身体,是最容易掌控的领域之一,通过对身体的掌控能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长久便会转化成一种对于某件事物的专注力和把控力。


但凡在运动和健身中找到节奏和自我掌控感,人们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能控制的不仅仅是身体。这种从身体到心灵的转化作用,在不知不觉中会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工作、生活。


如跳水皇后郭晶晶曾在一次演讲中所提到,运动员的生涯教会了她自我建设、团队建设和坚持目标,更教会了她坚信,不要将自我的评判权交给别人。这也是她之后在工作、家庭和生活中贯彻的原则, 隔绝外界噪音,管好自己,做好自己


从另一方面来说,运动健身还能帮助建立结构化的生活习惯。


当坚持一项运动时,会让人更有规律地安排作息、合理规划时间,逐渐形成一种自律的生活方式。这种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往往也是成为成功人士或是高效工作者的密钥。


无论是何种姿态, 生活的枷锁并不是人身的限制 ,只要决定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


没有限制,生活的改变需要“迈”出第一步


走出困境,在于迈出第一步的决定。虽然微不足道,却能成为改变的起点。而健身,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低成本却极具改变力的生活方式。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很多类似于“7天健身,改变生活”的视频。其实,许多人都在寻求自我的蜕变,但是过多的借口和所谓的限制,总是将心中所想做的事情掩盖了。


有长期规律健身经验的人或许会说,“ 健身带来自律,而自律让我自由” ,事实也确实如此。


正如许多残奥会运动员,他们所要经历的困境远比想象的更多,没有手要如何打球,没有腿要如何游泳,但他们没有人以此为借口,去退缩。


运动给了他们舞台和机会,努力和自律让他们重启人生。最终站到奥运的舞台上绽放自我,被更多人所看到和熟知。同样的道理,规律的健身也能让无数平凡的人在无形中慢慢见证变好的自己。


对于普通人来说, 可以从决定每天早起20分钟进行晨跑开始,也可以从决定睡前做一次冥想开始。 这个过程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无需立刻显现巨大的成果。关键在于是否真实地去做了这件事。


没有借口、没有限制,真正的强大在于突破内心的束缚,直面生活的迷茫,勇敢走出第一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精练GymSquare (ID:GymSquare) ,作者:芷若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