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案例解析:“熟人医患O2O”商业模式,靠谱吗?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移动医疗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经明显出现了各个细分赛道的领跑者,他们的流量和优势在不断扩大。在垂直细分领域,有实力的医药厂商从侧面进入,让整个生态的活跃了起来。Dr.2在不断复盘中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讨。当然批评一件事情很容易,构建一个体系很困难,指出问题不代表会做得更好,只是展示出来让读者多提意见,拍砖指正。


熟人医患O2O商业模式不靠谱?


开篇想说的是一类共性的问题:以杏仁、一呼、挂号网微医、华康医疗、如医、杏树林病历夹、青苹果和易加医等为代表,以构建线下熟人医患关系为核心商业模式的公司,在实际运营中出现困难。比如,杏仁医生和青苹果强调,以医生自己看过的患者,让他们自己构建随访和医患关系链沉淀体系,同时进行延伸。


这些移动医疗公司的商业逻辑是以医生为主导,通过他们进行反向关系构建。换句话说,就是患者和医生有一定的“地理半径”和“时间半径”关系,即患者曾经到达,并且未来线下到达也相对容易。


这种医患已经实现线下O2O关系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很美,但当他们要求患者再通过线上咨询,随访然后付费,其实却是非常艰难的。反而不像春雨和好大夫,医患并不直接见面沟通或者半径很长,当患者支付一定费用,得到有效快速反馈,双方都觉得是件好事,偏陌生的关系可能更顺利。当线上线下变为熟人关系时情况变了,因为熟人的钱反而是很难收的,长期收更加困难 (可以参考朋友圈微商等) ,所以未来无论医生收费还是患者付费,都会很难。


  • 首先,这种建立在一定地理半径为基础的熟人医患O2O,很多医生为了控制医疗风险 (越熟越慎重) ,随访希望让患者亲自前来;

  • 其次,从利益驱动来看,可能为患者开两盒药就能把收入赚回,还能完成绩效工作量,而不必增添那么多沟通麻烦;

  • 第三,如果熟人医患真的越来越多的话,医生会感觉非常闹,而且很难逃离啊,因为有上述“半径关系”患者可以很方便就找到他,双方都会出现“尴尬”和“疲劳”;

  • 第四,从患者来说,熟人的医患沟通有一定的心理安慰,有时患者也希望看到医生,如果按照这些移动医疗公司的理想设计,医患沟通越来越多,那么他们双方就构成了“强关系”,平台的价值反而弱化了,而不是离不开平台,这种关系不收费还皆大欢喜,如果两头收费就会出现很强的系统性悖论。


    实际上,医生并无动力收患者的钱,患者也无动力付费,因为都是在可达地理和时间半径内的“伪反向O2O关系”。One more,医疗是低频需求,平常随访是以2周,1-2个月为周期衡量的。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杏仁医生的运营情况


    之前Dr.2曾经写过杏仁医生的一次成功的病毒营销,他们现在的模式是希望用超量资源,有钱任性地快速获得用户。随着膨胀整个公司超过400人,成本已经失控,总算最新一轮融资成功,我之前着实捏了一把汗,如果他们这个明星项目融资失败,会对整个移动医疗行业造成很大的短期打击,幸好有人接盘,这样他们可以继续烧钱快速教育用户,为整个行业谋福利。


    我之前分析过,这种“熟人医患”在运营中出现了系统悖论。但是获得融资后,通过强力推广获得的数据“一俊遮百丑”。现在全国自有及少量兼职超过了200个地推进行推广,峰值根据数据拉取已经达到日注册医生用户1600以上,平均1000左右,这是十分惊人的数字,遍布全国的营销部门快速膨胀拓展,所有重心主要在运营上,为了应对以KPI为导向的“快进快出”推广人员体系,相关HR团队就超过20人。已经有大批员工离职,基本上初创时期的员工已经没剩下几个了,自然不用付出曾经说好的股权期权,完成了公司人才迭代。


    真实医生用户注册数确实突破10万了,但是活跃度非常低。根据反复线下回拉检测,有效的活跃医生肯定在5000以下,日活也不高。第三轮融资后则必须推进商业化了,开始向患者收费。根据我们实体抽样调查发现,到6月底,参加收费的真实医生在80名以下,并远远达不到其广告页上宣传的单次问诊50元,基本在9-20元之间,因为大部分是医生自己定价。


    每日真实流水在数千这个量级,但是后台可能会显示比较大,为什么呢?因为公司向代表强行压任务,所以推广业务员及相关人员也没有办法,自己注册账号虚拟付钱给医生,有时候与医生合谋,这样获得公司的千元现金或实物补贴。如果就快速冷启动来说,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青苹果、如医和一呼医生,都是在 以公司行为模拟用户问诊进行补贴。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医生看不上这些,如果一个东西不麻烦,并能获取收益医生是会做的,这是人性,例如为了获得青苹果的几个小苹果,两个副教授都会分别注册两个用户互相点赞,主要是微信红包替大伙教育了市场。


    不过杏仁比较独特,对业务员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我只要实体一跑客户就发现问题了,他们聪明的管理层不可能不清楚,只是这样获取用户成本过高,融资之前做做就可以了,否则不利于公司长期诚信文化的建立,而是上下欺瞒。不过相关业务员也要小心了,因为欺诈,这是一个正当的裁员理由哦!


    无论如何杏仁构建了这么大的成本结构,铺了这么多关系,如果不快速推进商业模式验证,会出现很大问题。于是Dr.2对其进行业务推演,杏仁还是会通过药企或关联方变现。


    不过 杏仁猛推医生端,另一端是通过微信建立医患关系 ,虽然便捷,但微信数据结构化成本非常高,而且数据分析限制奇多。那么对药企来说,碎片化的数据价值和意义比较低。所以我推测,只要杏仁想继续走通这种商业路线图,就一定会开发患者App,也许已经在做了,并准备在患者端发力,通过正反两端启动。类似青苹果和如医等双端App,可以直接建立结构化数据。但运营早期通过医患双端同时推,把握节奏异常痛苦,导致冷启动非常困难,时间越长越容易僵化。而一端已经建立,再推另一端是比较好的路线图,当然如果能够活下来,从长期来看双端App会比“一端是微信”有优势。


    建立以医生为核心向药企收费的模式,杏仁的内容短板显而易见。匿名社交,自己发帖,庸俗搞笑,活跃不了多少核心用户。从长期来看和医生的严肃社交也有矛盾。不过杏仁的关系链沉淀营销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这也是重中之重,通过同学、科室和通讯录等来沉淀,未来能否建立长期有效的持续活跃是关键。目前看他们缺少重要的医生工具、内容和独一无二的资源,这是以轻关系链为核心医生社区运营都会遇到的问题,撞到老牌厂商的“内容墙”,难以突破,不是短期大力出重拳就能速成的,还会被人掐脖子。


    当然实际推广中发现,医生的知晓率很高,尤其在一些城市,其大力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后让我们的软件推广起来也轻松,特别顺利的是成都和北京,医联、杏树林和杏仁全覆盖,让其他同类软件进入非常容易。不过根据调研,杏仁的推广团队中很多来自房产中介,快消品推销等这些行外人士。他们推销更多采用送礼,软磨硬泡等方式与医生建立关系。他们替医生注册,扫描胸卡,直接认证好之后交给医生,但并没有实际激活,真实月留存率非常低。这意味着推广获得每个真实有效用户的成本持续高涨,早就远远突破了300元http://www.huxiu.com人。


    那么这种熟人医患模式未来走通,我觉得可能有三个路线图:


    • 第一是走高ARPU值的长尾科室,如美容、肿瘤、骨科和妇儿;

    • 第二是面向B端,走机构或企业,通过GPO购买或者保险付费,推进真实交易;

    • 第三要积极准备医生自由执业的彻底放开,这样在院外重构医患关系,走zocdoc模式。


      但是杏仁面向全科室,分散投入可能是个无底洞,出现了脱节的虚荣指标,看起来有量,但离开了几百个业务员和补贴就没有了,不知道是否能够坚持到真正大风口到来。同样这么做的还有医联等红杉系公司,注册给100元,主任副主任医生给好几百上千元,甚至发帖也给钱。


      但是这和打车团购等补贴不同,比如乘客和司机,商家和消费者,构建的是交易关系,有一个“环形牵引”行为。而这里只是医生用户上来,还没有构成交易行为,也无法构成强效关系链沉淀。所以这种补贴可能90%都是付之东流的,因为不是自然增长,而是通过暴力推广来获得流量,大部分都会流失。


      快速猛推反向重构,就像小时候的数学题,上面水管进水,下面出口流水,多长时间可以将水池加满。当资金不足时,流失更快,不能停歇,一旦松一口气就会出现很多系统性问题。活跃度和用户人数呈现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华康医客和挂号网微医的阵发性推广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当有超量资本去推进后会带来数据快速增长,很多问题都被掩盖了,但长跑一段时间,数据一下来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资本就是一个激素,本身就有两面性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2823095726)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Dr.2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http://www.huxiu.comhttp://www.huxiu.comwww.huxiu.comhttp://www.huxiu.comarticlehttp://www.huxiu.com118869http://www.huxiu.com1.html
      点此全站设置为大字体 本设置保留在浏览器内
      A+ A-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虎嗅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 中国移动独家出手!中科类脑完成亿元级 B 轮融资

    砍柴网  • 
      近日,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类脑)宣布完成亿元级 B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 经济 产业基金独家战略 投资 。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迭代、量产交付及市场拓展。 此前,公司已经完成 3 轮融资,中融盈通、东方富海、合肥产投集团等为背
  • 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回顾:云智变革,AI+跃迁

    砍柴网  • 
    4月10日,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在苏州举办。会上,中国移动开启 “由云向智” 新范式,以“智”为核心开辟算网新生态,彰显其在 AI 新时代的战略远见与技术引领力。 “云智算”将如何通过算网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 科技
  • 彩讯受邀出席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Rich AIBox2.0带来人机共生新体验

    砍柴网  • 
    2025年4月10-11日,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主办的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彩讯股份受邀参会,并于大会期间隆重发布了一站式AI应用开发平台Rich AIBox的2.0全新版本。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以“由云向智 共绘算网新生态”为主题,聚焦算力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强调自主能力、
  • 忆联亮相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携手行业伙伴共绘智算新蓝图

    砍柴网  • 
    4月10日,  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 ,大会以"由云向智,共绘算网新生态"为主题,重磅发布了全新云智算体系、算力网络新底座、产业生态共创等多项计划与创新成果。 忆联以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身份重磅亮相展会,携新一代企业级PCIe
  • 共绘算网新生态!拓维信息受邀参加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

    砍柴网  • 
    4月10日,以“由云向智,共绘算网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将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为期2天,旨在将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算力网络发展,携手各产业伙伴共探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作为中国移动长期合作伙伴,拓维信息将携手旗下湘江鲲鹏深度参与大会,并带来全栈AI产品及数智化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示
  • 雷军深夜回应SU7事故:小米不会回避;宇树王兴兴辟谣蚂蚁集团、中国移动投资;曝起亚计划接入华为智能座舱丨雷峰早报

    雷锋网  • 
    要闻提示 1.雷军深夜回应SU7事故: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2.估值不高于100亿元,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计划投资宇树科技,宇树王兴兴辟谣3.阿里秘密研发新模型将发布,影响力指标成最重要考核4.网易人事变动:雷火事业群负责人胡志鹏晋升网易管理层,与丁迎峰平级5.达闼机器人陷欠薪裁员风波,万元薪资以
  •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不容错过

    砍柴网  • 
    近期,中国移动财报发布2024 年营收 10408 亿其中,移动云收入突破千亿暴增 171 亿至 1004 亿    官方表示,移动云的高速成长跟AI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AI产业的供给者、汇聚者和运营者中国移动超前、全面、多点发力加速推动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释放智能时代创新效能4月10-11日,让我们乘
  • “O2O”模式助销大牌尖货,汇通达“品牌直通车工程”稳步落地

    砍柴网  • 
    2月下旬,云南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万达数码店”里新品到货,郭老板一边在朋友圈转发自家“网店”的促销、活动信息,一边给到店消费者开单验机,忙得不亦乐乎。“原来我们都是从渠道上拿货,货源不稳定,也没有样机给顾客体验。”郭老板说,去年门店加入了汇通达和品牌官方的“O2O”计划之后,不仅有了官方价保和样机的支持,还能
  • WISHEE AI耳机领航AI同传新纪元,助力中国移动国际数智出海论坛

    砍柴网  • 
    顶尖峰会携手,定义AI翻译新标杆 2025年3月1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移动国际AI+时代数智出海发展论坛”在中国香港正式拉开帷幕, WISHEE  受邀为论坛官方 同声传译指定合作伙伴 。作为国内AI领航企业,WISHEE将以其行业领先的实时翻译技术,为业内顶尖专家、生态伙伴及
  • 去年净利润1384亿元!中国移动拟大手笔分红近500亿元

    i黑马  • 
    3月20日,中国移动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2024年营运收入为人民币10,408亿元,同比增长3.1%。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384亿元,同比增长5.0%。移动客户数为10.04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为5.52亿户;移动ARPU达到人民币48.5元。有线宽带客户数为3.15亿户,其中家庭宽带客户数为2.78亿户;
  • O2O首发!银诺医药原研依苏帕格鲁肽a上架叮当快药

    砍柴网  • 
    近日,国内糖尿病治疗领域迎来新突破。银诺医药原研依苏帕格鲁肽a(怡诺轻)正式在叮当快药O2O首发,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以及专业冷链配送方式,为患者提供7*24小时、核心区域内平均28分钟“送药上门”服务,患者无需频繁跑医院,避免了排队挂号、候诊、取药的繁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叮当快药建立了专业的医生和药师团队,7
  • 强强联合!科大讯飞×华为云MWC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战略签约

    砍柴网  • 
    近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盛大闭幕。作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知名展会,MWC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知名企业、创新企业和专业观众。本次展会主题为「Converge、Connect、Create」(融合、连接、创造),5G-A 网络突破、AI 技术迭代和两者结合之下产生的全新「智能
  • 手机、互联网“死亡名单”:HTC、天涯、O2O

    虎嗅网  • 
    翻看20年的报纸,细数那些“时代的眼泪”,手机厂商诺基亚、HTC,社交网站天涯社区、人人网,商业模式众筹、O2O、新零售……或倒下,或渐行渐远,扼腕叹息之余,我们也看到了科技的列车仍一路向前。用商业世界的视角来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优胜劣汰。 但直到如今,还有人会买一部诺基亚当备用机,或者为天涯重启加油,多少是情
  • 明略科技集团旗下明略智通推出O2O精准派样解决方案

    砍柴网  • 
    随着 营销 渠道的碎片化,消费者的注意力已经分散到各个不同的渠道。为了争夺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品牌需要在大众面前尽可能多地出现,并且拓宽渠道。然而,线上用户市场已趋于饱和, 互联网 营销的流量成本也在逐步增加;与此同时,线下营销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方法。 传统的单
  • 宠物 O2O 平台宠本本完成 1 亿元 B 轮融资,前泽资本领投

    砍柴网  • 
     近日,宠物 O2O 平台宠本本完成 1 亿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前泽资本领投。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宠本本在宠物服务生态圈的布局,扩大业务覆盖,引进优秀人才,并加强服务创新和产品迭代。 宠本本隶属于上海万粒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3 月,创始人鸟巢知得曾在东京
  • 全面深化全渠道O2O合作 京东与小天才携手发力“小时购”

    砍柴网  • 
    随着消费者对购物的便利性、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商品小时达最快分钟达”的即时零售服务愈发受到市场关注和消费者认可。3月14日,京东与小天才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小时购”业务,各方将就商品管理、全渠道数字化 营销 、用户精细化运营、履约效率优化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
  • 2023家电市场回暖 积木易搭助力LG电子打造线上VR虚拟展厅,打造家电3D可视化O2O新营销

    砍柴网  • 
    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 家电 市场(不含3C)零售额为7081亿元,同比下滑7.4%。下滑背后的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下行、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产业链成本上升、市场渗透率提升等因素。家电行业近二十年的黄金发展红利期将尽,行业将迎来发展瓶颈期。 而进入202
  • 抖音向超级APP一路“狂飙”,烧钱的外卖O2O真值得做吗?

    钛媒体  • 
    抖音向超级APP一路“狂飙”,烧钱的外卖O2O真值得做吗?靠谱的阿星 · 2023.02.28 09:40微信扫码1抖音外卖依然处于到店团购阶段,对于本地生活服务格局还未有冲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靠谱的阿星,作者|自由哥伦布「风浪越大,鱼越贵」!高启强的这句经典台词是符合大的互联网平台激进扩张特点的,做的业务越多
  • 京东到家联合亿滋发布O2O休闲零食白皮书 年货节销售同比增长169% | 速途网

    速途网  • 
    速途网1月31日讯(报道:乔志斌)年货节期间,京东到家、亿滋、凯度三方联合发布《2022年O2O休闲零食品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22年包含到店和到家在内的中国O2O整体市场规模已超40,000亿,未来还会有巨大空间。当数字化生活成为新常态,后疫情时代,快消品在即时零售市场迎来全面爆发。高效便
  • 真正的O2O模式,国美新模式店能否借助场景化零售走出困境?

    砍柴网  • 
    伴随社会 经济 环境的发展,国内零售行业经历了集贸式零售、连锁店式零售、电子商务式零售和新零售四个重要阶段。尤其是在方兴未艾的新零售阶段,零售业正朝着数智化、全渠道化的方向发展,线上线下进一步深度融合,更加重视消费者的场景化体验。 在这条被数字化进程贯穿的零售发展之路上,充满挑战,也蕴含
  • 评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