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英伟达的车厂,正在复刻Mobileye
2021年底,汽车前装智驾市场曾刮起一阵“唱衰Mobileye”之风。
业内都清楚,软硬强耦合的“黑盒封闭说”,是这家前以色列小巨头的最大“黑点”。
同一时间,英伟达OrinX开始被大量中国新能源车企安排上车,且这些车型大多交给自研团队。
当时,我们曾为此在朋友圈跟一位工程师激烈辩论:EQ系列芯片虽封闭,但其架构与通用芯片截然不同——为ADAS算法专门设计的模块在资源占有率、利用效率与功耗上能做到很好的平衡。
但后者给出预言:“Mobileye退出中国市场板上钉钉,没有车厂不想手握自研算法。而英伟达从营销与技术端,都强力碾压像Mobileye等低算力芯片厂商”。
不到2年,算法与硬件解耦的进程到达一个临界点:
-
同样搭载Orin且量产的车型智驾能力高低有别,智驾与销量不成正比,自研团队动荡不止;与此同时,算法基本被粗略打磨完成,主机厂们也陆续拿到了创业公司的软件白盒。
-
便宜且低算力的芯片与EQ黑盒版本非但没有退出市场,反而以域控形式,助推知行科技等公司的硬件出货量冲进前三。
既然算法框架被打磨愈加成熟,车厂内部侧重精准优化的硬件战略便顺应而行——中国不少于3家主机厂为更适配自有算法 (包括Transformer) 与传感器而自研的“定制中低算力芯片”,将会在2025年陆续推出且量产。
换言之,中国有销量、有垂直整合之野心的新能源车厂,正在完美复现“特斯拉在2016~2020年,与Mobileye分手,再与英伟达合作,再分手为算法定制FSD芯片”的心路历程。
在下一个5年里,所谓白盒算法与芯片,将会更深度被“耦合”在一起。
“用了4颗Orin的车也没感觉比用2颗的智驾好到哪儿去。”
一位看好芯片自研的产业人士指出,当年特斯拉就避免采用堆叠GPU的形式,而是从头设计CPU与存储模块,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
“既然自己知道获得了什么数据,知道怎么搬运数据,那么对芯片定制,就更有可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结果。”
“软硬解耦”,不存在
坦率地讲,国内大部分主机厂从2018年就通过合资与投资方式渗透至半导体领域,但大多是制造与封测端。
而从智驾芯片市场看,不管广告怎么吹,国内车厂自研真正上车,截至目前为“零”。
而国内智驾芯片公司,截至目前, 不吹不黑,仅某线的智驾产品在乘用车前装项目有确定的量产项目,但J5的CPU有一定缺陷且整体出货量并不多 (当然用或不用都有其他非可抗力,在此不赘述) 。
除此以外,鲜少有企业走到真正的“量产”阶段。
是否有人想过,很多同类竞争对手的东西做得不差 (我们向不少半导体人求证过), 甚至有智驾芯片明星企业很早推出的“相当于两块TDA4VH拼起的中低算力芯片”理论上在市场能做到通杀,但为何截至目前一个乘用车项目都没有上?
“国产智驾SoC,国内除了华为,某线的工具链与编译器应该是做得最好的。”
一位与两家企业皆无关的产业人士指出,一块SoC里的CPU、GPU或XX的IP,其实想买都可以买。做芯片这事儿的真正壁垒在于IP的成熟度,以及芯片的开发平台。
“巨头搞芯片,要不就是买IP,要不就是收购软件团队。你看高通,在确定走车载芯片这条路之前,就是先收购了Veoneer的传感器与感知团队。”
此外,当年某国内明星企业的AI加速器IP也被客户的手机SoC采用,但后者自研成功便“抛弃”了他们;
而当下,也有国内迄今没有拿到正规车厂项目的南方L4企业正在与芯片、主机厂等潜在买家谈判收购事宜。
无论如何,最懂智驾芯片的,必然是搞算法和懂算法的人。
譬如,用过Xaiver与Orin的算法工程师知道后者深度学习模块算力实际变小的微妙差别;用过某家5Tops芯片的人知道,只有跑某些它支持的特殊网络才能到5Tops,一旦跑别的其实只有1Tops。
但很遗憾,国内大多数相关芯片企业明显都走的是“芯片定义AI”路线,而非“AI定义芯片”路线,充斥着传统芯片企业的铁锈与古板味道。
因此,“软硬解耦”说,只存在于“对智驾功能没有清晰定义、没搞过算法、对算力盲目追求的过渡阶段”。
而一旦过了泡沫四溢、认知不清的阶段,对于那些已经用Orin平台与它最强大的工具链做过算法、底软与中间件的主机厂自研团队,大概率都要自己做芯片。
实际上,我们从一线获得的信息显示,有不少于两家有销量也有技术魄力的主机厂,把自研“类似于特斯拉FSD芯片”这件事写入了2025量产规划。
此外,最近主机厂集团层面的部门建设与智驾芯片企业的人才流动方向,也指向这一点。
当然,鉴于某些主机厂既搭建起了半导体制造体系,也有“通过垂直整合进一步攫取利润的野心”,甚至早早就自研过CMOS、MCU、毫米波雷达芯片与难度更高的汽车SerDes。
对比之下,“买来IP自己边学边搞”的智驾芯片在两年内完成,对于巨头来说并不困难。
况且,比起“自研”的冠冕堂皇,更长远的好处必然是降本——“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把“规格类比于双TDA4VM”的自研域控价格压入千元以内。
不然,“软硬耦合”所代表的专用性就没有意义。但这价格听起来…...更是卷得渣都不剩了。
显然,这个趋势,对于还在觊觎主机厂项目的软件公司与芯片创业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当然,这个自研过程不排除车厂倒闭、内斗严重致使团队解散以及其他不可抗力。但无论是主机厂、传感器还是软件公司,在低谷期扩展业务边界,借力打力去做芯片的选择,没什么逻辑问题 (当然,像M omenta这类企业做芯片,有上市故事性包装的诉求) 。
写在最后
当下,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其实暗流涌动地愈加疯狂了。而唯一可以确认的事实有两个:
-
车厂自研在加速,特别是有销量有钱的头部新能源主机厂。且远不是“软件自研这么简单”,而是重新“合二为一”变成定制化Mobileye。
因此,在这个蛋糕所剩不多的产业,从资本角度,软件企业选择并购 (以及合资) 是一个明智之举。
-
英伟达的东西,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是块“磨练算法”非常完美的“跳板”。但它的兴起缘自江湖的“奇人异士”,而非“世家大族”。
从“风险规避”“成本为王”等市场特性来看,它还没有成为“最适合汽车前装智驾架构”的那个。
此外,另一个角度,从2021年开始,包括高通、TI以及瑞萨等巨头,在他们以前绝对瞧不上的汽车智驾芯片领域开始有的放矢,或许也意味着未来5年,车载智驾芯片与域控的规模化会迎来真正起飞。
当然,并非所有主机厂都一定会自研,自研了也不意味着不买。就像不同价位段车型的辅助驾驶硬件配置,多年过去依然共存。
还有大量低端车型停留在“博世统治的摄像头一体机时代”;也有车型早在2017年就进入激光雷达与高阶智驾时代。
软件企业生存愈加不易,但有项目的智驾芯片公司,也不保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宇多田 (ID:hellomusk) ,作者:宇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