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士生存指南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简单心理 (ID:jdxl2000) ,作者:刘佳雪、韩薇、锁小红、刘胜男,策划:江湖边,原文标题:《敏感是一种天赋,你并不需要“钝感力”》, 题图来源:《我的解放日志》


培养钝感力,曾一度被鸡汤文认为是“敏感的解药”。


比如:如果你钝感一点,就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受伤了;不会做事情总是思前想后,内耗严重;甚至不会因为五感太发达而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


但高敏感人真的需要这样否认自己吗?


本期简单聊聊,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刘佳雪、韩薇、锁小红、刘胜男聊聊,高敏感人士生存指南。


刘佳雪:敏感不需要被纠正,而是需要“被正视”


  • 老板刚刚对我说那句话,肯定是对我不满意了,TA是不是讨厌我?


  • 他们吃饭没叫我,我好像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 这又不是我的工作,为什么要交给我?我不想做!可不做不行啊,好痛苦。


……


你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内心独白?是否被时不时出现的情绪压得喘不过气来?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励志书《钝感力》曾被广泛追捧,不少公司管理层一度把它作为培训项目,鼓励员工培养自己的钝感力,避免“玻璃心”,别太在乎他人的负面评价,以目标为导向努力工作。


从管理者的角度,钝感力确实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毕竟没有情绪的人就不会被情绪左右,节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都可以用来投入工作。


“钝感力”的提出正是站在了“敏感”的对立面, 认为敏感就是心胸狭窄、自寻烦恼,而钝感则是豁达宽容、淡定平和。似乎敏感就是人生大忌,需要尽快消除,最好能永远摈弃,才能获得成功和圆满。我不止一次从朋友口中听到类似的话——“我就是太敏感了,我得磨炼一下自己的钝感力”。好像敏感是个缺陷,听得让人心疼。


但是,敏感真的是坏事吗?


1. 高敏感可能是天生的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高敏感的确是一些人与生俱来的特质,这就意味着它已经写在了DNA中,先天的生理基础很难改变 (也有一部分人由于早年养育环境和抚养人,造成了敏感的个性)


高敏感人群比其他人群更容易感受到特定的刺激,包括环境刺激和心理刺激,能更快速、更敏锐的感知到气味、光线、声音以及情绪的变化。


这是进化的结果,要知道, 感知力敏锐的人在危险来临时有更高的概率存活下来。


2. 高敏感是一种能力


高敏感人群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轻易捕捉到细节的差异,能在脑海中构思出丰富的场景,也更容易具备美学和艺术的鉴赏力。


他们情感细腻,能共情他人,与人建立亲切的连接,从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设计、创意、心理咨询、教育等领域,敏感几乎是必备能力。


3. 高敏感有时会让自己受伤


一体两面,高敏感人群由于太容易感受到细微的变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很难被恰到好处地养育,这会使他们常常感到被忽视、被伤害。


比较常见的是后天发展出压抑、情感隔离等心理防御机制,使自己不至于感受到太多的痛苦,久而久之,随着心理弹性的不断减弱,可能会形成僵化的应对方式。


而且高敏感人群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自我攻击,总是感觉到“是我不够好”,会思维反刍,过度关注负面反馈,因而与抑郁高度相关。


作为一个高敏感的人,我们需要:


1. 正视自己的天赋


自我接纳是一剂良药,对于高敏感人群更是如此。 对于习惯性自我批评的人来说,接纳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他们有一万个理由指出自己不够好。


可惜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免于被他人指责,而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所以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艰辛。


陷于自我批评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源于单一的评价标准:“好”或“不好”,“对”或“错”。


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使用更成熟的方式,去接受事物本身就存在的复杂性。敏感本身并无对错,不需要去克服或纠正,而是去正视它。


2. 学会自我保护


《钝感力》中贡献了一个减少内心痛苦的方法,就是关注目标,但我想补充一个重要前提—— 优先安抚自己。想要不被消极情绪伤害,首先要觉察到它的存在。


由于高敏感人群通常会使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他们无意识地设置了一道屏障,令自己尽可能感受不到消极情绪,所以当它们出现时,可能已经很强烈了。


这时就要积极地进行自我安抚,比如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它们在提醒我,我受伤了,我感觉到受伤并不是我的错”,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行动,比如正念关注身体、腹式呼吸、蝴蝶拍等。


当安抚自己之后,去关注目标就是一个有效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想想自己正在做的事,以及自己要去向何处,这些都能帮助自己离开思维反刍,避免反复咀嚼伤人的感受。


3. 了解自己的边界


共情能力强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就是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高敏感人群在感受到来自于他人的消极情绪时,会忍不住想要提供帮助,当然,他们也会成为别人诉苦的首选对象。


在人际关系复杂的职场中,高敏感人群很容易产生情绪耗竭,因此, 需要了解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区分他人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拒绝。


4. 选择适合的工作


有些岗位需要频繁地与陌生人打交道、经常变换工作环境,这类工作对高敏感人群来说,可能是噩梦一样的存在,他们会因信息或情绪过载而失去活力,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可能会成为自我攻击的另一个来源。


相反,需要创造力、想象力或是与有限人群深度交流的工作,就会提供更能激发他们潜力的机会。


5. 摘掉标签


高敏感也好,钝感也好,任何描述都是帮助了解自己的工具,这些自我诠释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如何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它们并不表示我们被归为某类,也不表示我们只能是某一种人。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在某些时刻迟钝,也允许自己在特定的场景下敏锐,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人是终身发展的,探索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是贯穿一生的过程,没有人能提供适用于所有人的准则或真谛。请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有选择的,并用积极的行动加以印证。


韩薇:比起敏感和钝感,我更想要“真实感”


朋友橙子最近刷到一些有关“敏感与钝感力”的帖子,忍不住跑来向我吐槽:居然有人宣称,敏感是一种天赋,根本不需要钝感力。


“你似乎不太认同?”我听出了她话语中的那丝揶揄。


“作为资深敏感人士,我坚决不喝这碗鸡汤。如果这真是天赋,那就请老天收回去吧,爱赐予谁就赐予谁”。虽是句玩笑话,却能明显听出,她因这句话而敏感地受到了伤害。我深知,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被“敏感”所困扰,好在近些年情况稍有好转。如今有人告诉她,或许存在另一种看待敏感的视角,且与她过往的体验并不一致。她的感受层面或许是一时难以接受的。


“你知道我曾经敏感到什么程度吗”?她幽幽地说道,“毫不夸张地讲,一阵风吹过,我都可能摇摇欲坠。可我并非树叶,我是一个人呐。我也不奢求自己能有多么强大,只是渴望能还原那阵风原本的模样”。


我们心理成长的目标之一,不正是尽可能不歪曲现实,去感受自己与外界真实的样子吗?


“我不清楚敏感是否与生俱来。我收养过流浪猫,也养过品种猫,那些从小被精心饲养长大的猫,其敏感性和警觉度明显低于野猫。连猫都是如此,又怎能证明人的敏感仅仅是天生差异而非后天养成?我不愿承认所谓的‘天赋’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会美化某些东西,让我们不再愿意去追根溯源。


我当然承认敏感有它的价值。比如帮助我在人际关系中察觉到他人的情绪。但我更想提及的,是那些过度敏感的部分,也就是将一级风夸张成十级的部分。为何有人能够感受到一级风就是一级风,而我却做不到?”


橙子成长于一个多子女家庭,是家中长女。关于父母如何抚育她长大的过程,记忆已有些模糊。只是近些年来观察父母帮忙带侄子侄女时的状况,令她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思考。


“两个娃共处时,似乎总会有一个被批评,一个被表扬,一个被视为好的,一个被当作坏的;或者顺从我的心意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


在脆弱的生命早期,一个人是否被爱可能关乎生死。 对爱的渴望与对失去爱的恐惧和忧虑,其强烈程度也就不言而喻。


“我开始逐渐理解自己。当年的我倘若不够敏感,不去竭力捕捉、满足父母的意愿,我或许就会被列入黑名单,这同时意味着可能面临抛弃甚至死亡。反之,如果能博得父母欢心,我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心中最重要的、被爱的、幸福的小孩儿。在那种情境之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没得选,对吧?”她自问自答。


“凭借这套生存经验,我走到了成年,步入了社会。我曾以为这便是生活的全部真相,每个人都像我这样每天看‘脸色’生活。父母大人安好,便是晴天。


直至我发觉,有些人可以活得轻松惬意、云淡风轻。他们不会像我一样,看到母亲一张不高兴的脸,便如坠深渊,只会拼命脑补到底是什么使她不开心。他们也不会像我一样,听到父亲一声叹息,就仿佛被判了死刑,感觉一切已然无望。他们能够自然地上前,询问那个情绪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我却没有这般勇气。”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幼小的生命在生存焦虑的笼罩下,面对父母糟糕的情绪,是容易掉入“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绝望与恐惧中的。为了逃离这种可怕的感受,她可能不得不去幻想“如果我能满足他们,他们就会开心,我就会获得爱”。所以一旦发现父母情绪异常,橙子立马启动思考模式,琢磨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不开心,自己该怎么办。即使父母的情绪可能与她无关。


也或许,在橙子父母那里,世界经常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面对孩子一个不尽如人意的表现,父母的感受可能的确极度糟糕,完全变坏。这里只有黑与白,没有灰色地带。橙子只不过是察觉并记住了这种要么天堂、要么地狱的感觉,然后将其内化进了自身。


“其实,这些年,通过持续的心理成长,我一直在努力区分现在和过去,区分他们和我。我清楚,如今的我,不再是小时候的我了,起码不必担忧没有谁就无法存活下去。


我也渐渐明白,父母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他们如今看待和感受世界的方式。我可以尝试去理解他们的内在世界发生着什么,他们是如何体验‘心中的我’的。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 他们的体验我无法左右,大部分也与真实的我无关。


橙子突然停下,若有所思:“你刚刚是不是也觉得,我之所以面对父母的情绪波动如临大敌、动弹不得,有可能是被自己的欲望与幻想困住了?我可是很敏感的。如果真是这样,我反而感觉轻松了。因为想当父母最爱的小孩以及只要满足他们,让他们开心我就会得到爱,这些欲望和幻想是我可以说了算的。”


“嗯,嗯……今天东北风,风力3~4级”,我转头看了眼天气预报。


“开始转移话题?风力是几级就是几级吧。我还是那句话,只是希望,今后有更多时刻可以感受风真实的样子,无需夸大缩小;并且分得清,风是风,我是我。”


或许,这也是我们许多人的愿望。


(以上信息,经朋友同意化名引用。)


锁小红:高敏感人让自己“变钝”,可能是一种情绪回避策略


渡边淳一曾经说过,在现代社会中,性格敏感和心思敏锐的人容易受伤,所以我们要修炼自己的“钝感力”。然而,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特点,都是一把“双刃剑”,高敏感与钝感力并没有绝对的好坏。


高敏感是一份“礼物”,也是一份“负担”。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高敏感人群在社会上的诸多不适应和烦恼:


高敏感有时使人们感受到不舒服的情绪情感,从而想要逃离、回避这种负向的情绪情感。此时,钝感力似乎是一种有效的回避策略,帮助回避暂时还不能面对、消化与理解的情绪情感,在发展的某个阶段上给予人们以帮助。


但是,钝感力在回避了负向情绪的同时,也使人们很难对开心、兴奋、幸福、愉快等正向情绪有感觉。


高敏感不是缺陷,相反,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格。高敏感就像一根天生的触角,虽然消极因素被放大了,但也让美好的事物更美好。 钝感力看似有效,然而,它却隔离了我们的感受,使我们麻木。


那么,有没有方法既使我们不用畏惧面对负向情感 (不是借助于钝感力回避) ,而又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情感吗?答案是有,但是并不容易达到。


当我们有机会可以利用周围的资源,帮助自己去涵容、面对、消化那些以往只能借助于钝感力回避的负向情绪情感时,那些最终可以消化的负向情绪情感就有机会从高敏感的池子中被消化从而消失。


当然这些过程说起来容易,实际工作中需要时间与空间一次次地慢慢修通。


高敏感与钝感力无所谓优劣。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选择更有建设性的方式使自己感觉更好。


在没有条件时,使自己有钝感力,可以暂时不用感受痛苦;在有条件时,涵容、消化高敏感中的负向情绪情感,使之可以被修通或忍受,并对正向的情绪情感更有感觉。


刘胜男: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寻求高敏感的平衡之道


高敏感的特质,在人际关系、职场、生活里,被贴上了“不坚强、想太多、脆弱”的标签。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可能会产生了诸多精神内耗。


在咨询里,来访者经常会问到“要如何摆脱这种敏感型的内耗?因为高敏感让ta倍感痛苦”。


这时候,我通常不会和ta真的就如何摆脱敏感特质来找方法。因为,这本不是“敏感”的错,不能让“敏感”来背锅。


我首先会和ta一起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评价高敏感,被贴标签,识别出来被社会期待,甚至带有规训意味的情景,和来访一起“拨乱反正”,增强自身对于高敏感特质的自我认同和主体性,减少内疚和自责感,这样我们才能真的开始打开高敏感这份上天赋予的礼物。


高敏感并不是一个缺点,不能和不坚强、想太多划等号。 在我们的大脑中,边缘系统发达,对于情绪反应会敏感,即时反应强;杏仁核神经元强,理解力和第六感较强,这说明高敏感的人群,大脑中的“小触角”就发达,可以感知到外界更多的信息 (比如五感、他人细微的情绪)


那么,我们该如何好好利用“敏感”天赋,体验更多的快乐呢?


我的一类经验是:调整“输入”和“输出”的频率,找寻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不要否认情绪的存在,而是把输入的各种感知觉和情绪“具像化”。


下面,我分享一个咨询中获得的来访经验,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转变的发生。


我有一位来访是名小学教师。每天要接触学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要上课、开会、备课,要去参加各种活动,节奏很快,耳边也有诸多的声音。Ta同时又是一位强观察者,可以非常敏锐地观察到身边的人、事、物,脑海中会出现很多的思绪,联想等等,这种高负荷的输入让ta很苦恼,疲惫不堪,会有一种信息过载的体验。如果不表达,排出去,那真的会非常“憋闷”。


咨询中,我们一起梳理了可以试着表达的方式,发现ta对于颜色以及图像的变化尤其敏感,ta也经常用表象的方式记下了很多关键的有教育意义的瞬间。


当下了班回家,这些画面就像电影一样不时的呈现出来,好像在表达“看看我呀,看看我呀”。最终,ta找到了适合输出的方式,画个简笔画——把今天生活里输入的印象深刻的情景,简单画出来,并且配上一些感悟和想法,做成自己的小手账;还有,ta会试着打开自己的社交媒体,用讲述的方式,把脑海中的画面,用声音,语言讲述出来。


Ta说,画出来和讲出来之后,自己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那种得以休息的松弛感回来了,并且生活智慧小漫画和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还吸引来了诸多粉丝,内心获得了不少成就感。


这样的梳理,可以让白天敏感的,敏锐的接收到的感受具像化,变得可以清晰的呈现出来。那些脑海中像小天线一样白天接收到的各种信号、感觉和情绪,不再让人憋闷,反倒用一种升华的方式输出了出来。


对ta来说,ta打开了高敏感带来的礼物。正是因为ta具备高输入的敏感特点,ta才有了诸多的材料,同时也是ta具备对于颜色和图像的敏感,并且找到了合适的输出方法,ta可以把白天的情景,内化以及输出了可以具象的有价值的作品。


试着去联结和充分体验这份敏感,识别负面体验,从认知和体验上给“高敏感”拨乱反正,和“敏感”和解 ;然后尝试着觉察和感知自己高敏感的特点,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找寻平衡,充分的接受并且享受,敏感带来的生命礼物,感知这个世界属于你独特的美和智慧。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