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虐的日本家长,吓坏了中国父母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 ,作者:黄天逸,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到处溜达总以挨揍告终的野比大雄,去花轮家蹭下午茶的小丸子…… 课程任务少,空闲时间多,成了不少国人对日本教育的印象。


日本学生有大量时间投入到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唯一标准,也不公开成绩排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许多中国学生家长羡慕日本的教育体制,认为日本的孩子学业压力较小,不重形式重素质,能够真正锻炼到自己的能力。反观国内,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竞争都十分激烈。


但你或许不知道, 日本政府近年来增设补习班,免费给孩子补课!


公营塾 (公办补习班) 正在增加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日本地方政府运营的针对初高中生的公营塾 (公办补习班) 正在增加。例如,东京都江户川区和足立区为经济困难家庭的高中生开设了免费的“未来讲座”,使用人工智能学习材料进行教学。神奈川县箱根町由于当地没有大型升学辅导机构,应家长要求开设了面向初中生的补习班。此外,千叶市为低收入家庭的5、6年级小学生提供补习班或体育培训班的票券。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以来,中国政府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了“双减”政策,全面减少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开展学科类培训。


“宽松教育”政策


许多人纳闷了,日本怎么“开历史的倒车”,办补习班给孩子增负呢?


这一切要从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行的“宽松教育”说起。在当时,由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日本社会开始关注教育的过度竞争和学业压力问题。他们看到“填鸭式教育”和“唯学历论”的缺陷,认为这样的教育体制已经落后于日本社会的发展状况,应该进行改革,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人才。


于是在1976年,日本文部省发布报告,提出改善教育课程,以实现学生过上宽裕而充实的学校生活的目标,这标志着“宽松教育”政策的开始。 这一政策包括降低教学大纲标准、减少规定学时和公立学校去重点化等。


例如,将小学至高中的总课时减少,公立中小学实行每周上课5天制,学生报考公立中学时不能填学校志愿,只能按片区随机入学。此外,还增加了教学以外的“综合学习”时间,用于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这也是大部分人印象当中日本教育的来源。


那么,话说回来,宽松教育的成果如何呢?诚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与这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相比,这些成果显得微不足道: 公立学校的优质师资流失,学生和家长对课外补习班的依赖增加,导致教育成本上升。


此外,“宽松教育”还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由于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减少,私立学校和其他课外补习机构变得更为重要, 这加剧了经济条件不同的家庭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也就是说,富人家的孩子可以通过补习和考上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在公立学校接受“宽松教育”。这与政策的初衷完全相左了。


逐步实施“脱宽松教育”


为此,日本政府从2008年开始逐步实施 “脱宽松教育” ,增加了学校学习时间。 近年来增设免费的补习班,也是为了缓解贫富差距带来的阶层固化做出的举措,让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可以看到,自由宽松的教育,虽然有利于减轻孩子的负担,却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未来;而机械的灌输式教育,虽然会限制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的空间,但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如何把握好教育发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 ,作者:黄天逸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