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网络金融高级人才掀起“离职潮”,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走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四大行网络金融高级人才掀起“离职潮”,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走

热点已过,但却总有些东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银行传统中“首季开门红”的最后几天,有媒体爆料称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产品创新部总经理薛鸿健、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毛宇星三位“e-ICBC”战略推进者已离职。


这不是在这波互联网大潮中第一批离职的银行高级人才。 在三个月前,建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黄浩的辞职手续就已办妥,加入蚂蚁金服出任副总裁。 至此,四大行中经常公开发表网络金融相关看法的电子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已寥寥无几。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波银行网络金融高级人才离职有几个共同点。


  • 级别高: 黄浩甚至已经是建行副行长后备干部人选;

  • 年纪轻: 侯本旗45岁,黄浩42岁,这个年纪的总行部门总经理在四大行可以说凤毛麟角;

  • 所在行均为四大行且已经开始进行转型: 工行“e-ICBC”战略转型毅然决然,建行做“善融商务”银行系电商首创。


但是,他们还是毫不回头的走了。而他们的离职,则使得所在行搞网络金融的员工中仍抱有理想主义的那一部分产生些许迷茫。


银行是不是快要被互联网金融消灭掉了?


答案显然不是。任何一个稍微学过点金融知识的人都知道, 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的是主导地位 ,这一点从来不因几篇“银行是二十一世纪的恐龙”之类的文章而改变。银行本身庞大的资本额和大部分行业难以望其项背的杠杆率,也足以保证其每年获取巨大的利润。而 互联网金融这个我国自造的词汇,其所代表的含义主要是一批满足了我国以往的金融体系并未满足的需求的产品,并没有什么脱离了金融的本质,更多的是在弥补银行业务发展的空缺。 总的来说,国内银行目前的困境更多的是由于自身顺周期行业的特性,以及经济下行的大环境而造成的。


那么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离开的原因也是一样。有人觉得是个人发展,有人觉得是高薪挖角,也有人认为是更看好互联网企业后续的发展。而在我的猜测中,一个少男少女们分手用的文艺句式会比较适合用在这里:


“你很好,只是我的脚步快了一些。”


我走得快,你没跟上,那自然就不再是同路人。


然而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之路又为什么步伐缓慢?


这要从电子银行业务在银行中的发展历程说起。


在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早期,银行是将其视为减少柜面排队低成本渠道而存在的,在那个时候,二八法则依然是银行的主要思路。


后来,银行逐渐意识到未来的业务都会移到网上,因此电子银行业界就有了句名言“电子银行部的目标是消灭电子银行部”,意指未来银行业务都迁移到网上之后就不用专门存在一个部门来推广此项业务,但并未意识到场景金融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淘宝及其衍生出的支付宝出现。


再往后,余额宝歪打正着之后互联网金融开始大行其道,银行也发觉技术已经进化到可以采取长尾战略的程度,开始摸索自身的网络金融之路。


从这个历程可以看出,所谓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时间并不长,而银行意识到这点则更晚一些。但是互联网企业从一开始的所有业务都在网上,所有的管理者、执行者都能够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思路。而银行不行, 对于一个不少员工还经历过手工记账时代的企业,有些人的思路还停留在十年前,认为低成本渠道会让存款流失而不是想办法利用起来,推广和执行的死板程度自不必说。 除此之外,开发的流程、产品的设计等等方面都需要银行逐渐摸索。


一个用新的思维思考的管理者与生活在十年前的执行者的组合,效率无疑是低下的,管理者的痛苦也可想而知 ,哪怕这类执行者只是一小部分。


十二年前那部《天下无贼》中黎叔那句“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传诵已久,然而今天这句话依然适用:


人才,是最大的问题;人,才是最大的问题。


作者:四顾剑,欢迎关注公众号:拔剑四顾心茫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四顾剑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4346/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虎嗅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