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0万被裁,中年失业的高管们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ELLEMEN睿士 (ID:ellemen_china) ,采访:枳柚,题图来源:《求职家族》


五月末,阿里巴巴裁员的消息传出,而且这轮被裁员的人中不乏职级P7以上、年薪百万的高层。


在一轮轮互联网大公司裁员潮下未能幸存的百万年薪高管们,被裁后到底过得如何?


“有房贷,没孩子,被裁员后不敢告诉家人”


乔明 42岁 互联网广告行业

年薪:220万(package)

生活城市:北京


我今年42岁,是去年6月被裁的,到今天正好一年。


去年夏天,leader找我谈话,说“公司最近业务压力比较大”,接着,我被告知自己在裁员名单上。


我在行业里有一定名气,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比较自信的。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不太理解, 觉得自己明明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为什么是我?


当时公司也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我们可以做内部创业,但不拿固定工资,依据产出和价值,像项目制一样。这种根本没有什么保障,我拿了n+1赔偿就离开了。


最开始,我不敢跟妻子说。她知道以后,会很敏感地避开裁员这件事,给我很多鼓励,我很感激。


毕竟这十几年来一直做品牌和市场,我算吃到了行业红利,见证了电商比较繁盛的时间段。也经历过低谷,见过大风大浪。所以去年被裁的时候,我一个月左右就比较从容地从低谷中走出来了,去做运动、读书和朋友交流。再重振旗鼓,去找新的创业机会。


因为一直有要对抗风险的心理,我的投资习惯也非常保守,连大火的股票基金都没碰过。只要不“作”,怎么算都是够家庭的日常开销的。


大厂的裁员潮一直都存在,只是在前几年中高层相对稳定。但从去年年初开始,BAT的一轮裁员潮里,很多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高层都被“一锅端”了。


复盘最近两年的裁员潮,如果我是CEO,我可能也会这么做。 当业务没有增长的空间了,就用不到这么多高层,用性价比更高的中低职级员工来代替,是比较理智的选择。


但我所认识的,从BAT出来的高层,其实在消费和投资上都相对理性,而且在近两年越来越保守,不会做特别出格的事情,还没有见过像网上说的被裁员后支撑不了日常消费的例子。网传的“中产作死三件套”也是个别极端的例子,被媒体放大了。


去年年底,我转换赛道,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去了一家小公司,工资比之前少了一点,空闲时间做自己的个人IP。


我觉得,40岁以上的人应该同时有一种松弛感和饥渴感,“stay loose stay hungry”。内心要松弛,对外界环境要保持饥渴,有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并愿意为之付出的职业赛道。


年轻人不一定非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红利,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人少、不那么热门的赛道,比如农业数字化,供应链、物流。 只要方向大体正确,思想保持活力,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每次从大厂离开,都是因为我不能继续提供价值了。”


吴可 38岁 互联网生鲜行业

年薪:对标阿里P9(约200~300万)

生活城市:安徽合肥


今年5月末,阿里新一轮裁员的消息沸沸扬扬,我有感而发,发了一条帖子。


“没想到,中年危机竟发生在我身上,失业了,被逼退休在家。”随着帖子发出的,还有我自己的简历。


其实我是去年10月主动离职的,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我看到之前的同事也都在“看机会”,说实话,大厂已经没有那么多机会了。 在现有的岗位看不到高增长,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也不得不“退休”了。


2015年,我第一次进互联网大厂工作,那时候的业务是蒸蒸日上的,稍微有任何一点动作都能带来非常高速的增长。即使是项目做失败了,员工还可以转到其他部门。


但如今,互联网大公司们的操作空间已经很小了,即使是极度精细化的运营也看不到什么太好的结果。现在裁掉一个部门,其他部门也没有多余的位置,因为其他的部门也没有什么能量了。


我在互联网大公司7年,感受到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 时代红利消失了,项目对细节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为了争夺市场,都想从99分提到100分,再精细化可能也要花10年的时间才能提高这一分。 这就没什么意义了。


退休以后,我还有一些投资的被动收入,虽然不多,但一辈子不用上班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没法大手大脚花钱而已。


我这人喜欢舒服自然,平时跑步、看书,没有买那么多奢侈品,不像一些有钱人一样愿意买房买车。我和家人生活在二线城市,日常开销并不高,房贷和净资产比起来,也没有什么压力。而我那些在一线城市安家的朋友们,开销就非常大了,他们可能会更焦虑一点。


我刚离开大厂的时候还挺不适应的。当一个人习惯了拿工资上班的日子,突然有一天不上班了,那种落差会带来很强烈的不适应感。 一想到没有班上了,刚开始的两三个月没什么事做,还挺慌的,这是本能。


不过理智告诉我,我永远都要去寻找新的增量。今年年初,我开始去全国各地,给一些公司做顾问、做咨询,也在做自己的一些项目。之前我是服务一家企业,现在哪家企业需要我,我就可以把我的价值最大化地提供给对方。


这两年,中年危机成了个流行词,我也有中年危机,即使现在每天都很有危机感。 我觉得,只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壁垒,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你、知道你的价值,就不会有中年危机。


相比之下,上班的时候,大多数人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做了10年,本身就是在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只是公司给了你一个保护壳,让你觉得自己还有价值,其实你的价值在慢慢流失。


我这个人是闲不住的,我的价值观就是:体验、探索、创造、奉献,更多地为社会提供价值。如今我短期内也不准备工作了,会考虑一些项目的投资,找一些高增长的赛道。


“被裁员后找不到合适工作,我干脆创业单干”


Vivi 31岁 互联网教培行业

年薪:96万

生活城市:北京


我之前在一家大厂非常热门的AI教育部门,年薪算上现金、绩效和保底大概有96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期权。


有一天突然收到hr的邮件,让我参加隔周大会。大家事先都不知道会议的目的,结果会上高层就决定把我们所在的项目全部砍掉,整个会议不超过15分钟。


和我同批被裁的人里,一大部分都比我小,有很多应届北漂,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有的人因为要拿落户指标,所以不得不被迫转岗,做着和自己职业规划完全不同的工作。


好在赔偿也爽快,拿着还算高额的补偿金,我的心态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躺平期。那段时间我表面岁月静好,不是在家思考人生,就是去医院针灸调理。其实心里有点着急。


第二阶段,我开始重新找工作。但在教培行业,专业能力和经验比不上管理职级的光鲜,各个公司都在压价,加上我已婚未育的年龄,几次面试,我经历了从原来“各个大厂都抢着要我”到“小公司故意贬损压低价格”。有一家公司的hr直接对我说:“你这样有经验的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我们给不起你一半的工资。”


其实身边被裁的人很多,有卷王连续被裁三次又火速拿offer,有人在大厂内部顶着巨大压力成功转岗,现在做着和之前背景初衷完全不一样的职业;也有人换到别的大厂继续晚上加班到十一点半的。 那段时间很焦虑,好像真的只有我没找到工作。


于是第三个阶段,我放弃了职场,尝试转型。和朋友合伙做过剧本杀店,赔了不少钱,也试过四处旅游做数字游民。


去年,我开始自己做独立工作室,年底有了起色。到现在,社群已经发展起来,人手明显不够了,我开始招人,甚至我大厂的前同事都来我这找资源渠道。这种经历带来的自信,是前所未有的。


被裁之前我每个月的支出差不多两三万,有房租和房贷。我和老公在海淀租了个一居室,完全为工作服务。尽管有一些积蓄,但还是会产生危机感。


被裁员后,因为不用通勤,我和老公搬去了通州,换了一个带大落地窗、开放厨房的大平层,每天自己做早饭,我妈妈也时常过来小住。 同时,我们拒绝消费主义陷阱,衣服基本告别了商场消费。虽然养成这个习惯适应了很久,但感觉生活质量反而变好了。


我的奋斗目标也变了,十年内我们都不打算再买房了。最近我在考虑要不要去其他城市或者国家旅居试一试。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ELLEMEN睿士 (ID:ellemen_china) ,采访:枳柚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