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与微信全面互通,钉钉该担心什么?
很遗憾,协同办公市场再次演变为了 AT 之间的一场局部竞争。
在去年,钉钉宣布推出智能硬件、上线「智能人事」功能等强势打法之后;进入 2018 年,风向突变,企业微信的进攻势头显得异常凶猛, 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更新,就是企业微信与微信消息互通开启内测。
同时,晚于钉钉出现的企业微信还在它的 2 周年之际,第一次全面公布了各项核心数据:企业微信注册企业数达 150 万家,活跃用户数 3000 万,已经渗透到 50 多个行业,其中,中国 500 强企业里已经有 80% 开通了企业微信。
图片来自:企业微信《2018 智慧企业数据报告》
尽管从连接的企业、用户数量上来说,企业微信仍然处于追赶地位,但很显然,企业微信正在加速。根据企业微信发布的《2018 智慧企业数据报告》, 企业微信今年注册企业数量整体增长 180%,用户数增长 500%。 而随着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二者围绕用户数据的差异将有可能进一步被缩小。特别是在这一功能背后,企业微信还隐藏着一项弯道超车的秘密武器。
企业社交,诱惑与断层线
企业微信与微信的关系链打通,这是企业微信一个年度大招。
但这一能力被外界更多解读为 3 大作用: 1.移动化办公与跨界沟通;2.企业形象管理;3.企业关系资产的保护。 也就是说,互通之后,企业微信的联系人可以直接添加微信好友,双方各自处于不同平台可以跨界沟通,实现移动化办公的能力大升级;同时, 当企业方采用企业微信与微信客户交流时,将助力企业员工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更正规的服务,帮助企业统一管理员工的内外部沟通与客户关系。 也能避免员工离职造成客户流失。
但是,应该看到,企业形象管理和关系资产保护,这些价值对企业来说仍然是较为隐性的。 而对于工作沟通来说,企业微信基于微信的庞大用户,将微信关系链进行导入,的确开辟了一条企业社交的新路。
不过,事实上,无论钉钉和企业微信怎样通过影响企业决策者的方式,推行办公场景下沟通工具的去微信化,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用户使用微信开展工作的习惯。 企业社交,仍然是微信的地带。
工作沟通分为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两个部分。 内部沟通为企业协同的一部分,外部沟通为企业社交。 企业协同重效率,企业社交重便捷。
实现内部沟通的高效性,是协同办公工具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但是企业也都会存在对外沟通的客观需求,于是,当内部沟通的功能逐步确立,企业社交也就成为了企业协同软件的诱惑所在了。但实际上是极难突破的断层线。
而企业微信因为背靠微信的天然优势,接入微信会更加顺利顺畅, 但也主要还是将企业社交聚焦于客户服务上,形成对微信信息的提炼; 另一方面,企业微信实际上在与微信的互通中,不仅仅只是交流互通这般简单,而是试图建构更深层的连接,对企业和商业行为带来直接帮助。
数据大整合,企业微信的深度野望
在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同方面,实现工作的高效性与执行力是关键。
高效性既是指人的即时响应,也是工具的高效性。 人的高效性更多地被设计为 IM(即时通讯工具)之中强势的消息触达与反馈机制,比如企业微信的「回执消息」、添加「待办」;钉钉的「DING 任务」等功能。
而工具的高效性,则不仅是 IM 工具本身,还包括协同办公辅助型工具的加入。在去年,企业微信合作伙伴大会上,就宣布企业微信将全面开放, 其中包括在「第三方应用」平台中全面引入各大合作伙伴的办公软件,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企业办公工具,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由沟通交流以及工具层面上的提升效率,再到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之后,企业社交功能的加入,应该说,企业微信形成了沟通内外的完整矩阵。
但这些却仍然不是最重要的。而企业微信的真正目标又是什么呢?
答案其实也正隐藏在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当中。事实上, 企业微信真正要做的是全面的「连接微信」。 通过与微信互通,把原先沉淀在微信中、具有企业 / 商业价值的信息全部聚合到企业微信上面。
在 5 月 8 日,企业微信新版本单独增加的「连接微信」板块中,已经率先上线了「消息互通」、「小程序」、「企业支付」、「微工作台」4 大基础能力。 而此后,不排除企业微信对微信的全面信息接入。
除了个人微信、名片、微信群等社交信息之外,还包括对微信钱包、小程序、微信支付、卡券、电子发票等工具的全部支持。
这些商业化工具,会将其连接的大量的电商、O2O、智慧零售、生活服务等企业带入到企业微信, 从而实现信息一体化、协同管理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特别是支持微信「小程序」关联到企业微信,企业员工与客户沟通时,可将商品或服务小程序页面转发给的客户,方面客户在微信中购买或使用。
而「企业支付」支持在微信支付商户平台开通企业微信专区的企业获得微信支付所有功能,实现对内部员工收付款和向外部客户与合作伙伴收款。
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 企业微信会变成了每个商家的信息化后台,变成微信的管理后台。 在微信一端,每天发生着 10 亿人精彩旺盛的购物与服务,而每家企业与之联系的方式、建立客户服务,将逐步通过企业微信实现;并通过小程序、微信支付的数据获取,分析用户的数据行为,制定智能精准化的营销策略,从而优化销售与营销效果。
当然,前台的数据化仍然只是个开始。毕竟, 智慧零售其实完整包含了「数字化的商品、数字化的顾客、数字化的运营」 ,在「人、货、场」3 要素当中,「人」也不只是顾客,也包括商家中的店员、生产者、运输者与管理者;「货」既是交付后的货,也是生产、运输、仓储状态下的货;「场」,则涵盖了销售时线上线下各种细分场景,也应该考虑到不同购物场景下商家的人与货的场景配合。
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微信在后端整合方面作出努力。接下来,企业微信基于对微信在线「公有」数据的整合,会再与企业 / 商家的员工管理、订单管理、CRM、ERP 等系统连接, 形成企业内外所有信息的一体化,实现企业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全面打通。 最终,企业在无边无际的大数据环境下,形成信息一体化连接后的共振效应,形成数据云计算与管理智能化。
所以,今年,企业微信提出要做企业的「智慧大脑」,更深层次的野心在这里。 其实,在企业内部存在着一个个信息孤岛,企业外部也存在着信息孤岛,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又相互隔离。
只不过企业外部的孤岛,已经被微信所连接。企业微信要做的是从信息孤岛走向信息贯通,从而对企业生产、管理、制造、销售带来颠覆性变化。
钉钉向左,企业微信向右
当然,企业微信要想全面整合数据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在各筑堡垒企业市场,仅仅通过工具本身的势能,通过对微信中个人用户数据的接入,仍不足够。
对于企业微信来说,业务推进上,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3 个: 价值认同、接入成本和信息风险。
首先是价值认同。 对于企业主来说,数据智能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价值显现需要过程,因此,这一价值的是需要说服的。而最为企业管理者犯难的就在于对于原有工具的舍弃,甚至在全面拥抱数据化的影响下,对企业结构、管理方式的重构。
第二是接入成本。意味着企业原有信息系统需要迁移、接入或者舍弃。所以,企业微信最好是通过一种平台化、开放式接口的方式,让所有企业原有的 OA 、CRM 系统接入进来可以更加平顺。当然,平台化之外,企业微信的服务商也必然需要一一去做接入工作,只不过工作量会大大减轻。
而最后,信息风险也是企业主的担心。 当企业将所有信息全部上云之后,企业的隐私、信息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呢?虽然从技术层面上,这样的担心未免会稍显多余,却是企业方实实在在需要克服的一个接受障碍。
而从企业微信要做企业信息整合,可以看到,进入 2018 年,企业微信和钉钉,已经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打法。
如果说企业微信准备帮助企业走向后端数据的高效智能管理;那么钉钉,现阶段则更想帮助企业做前台的辅助和助力。
钉钉由虚向实,反打硬件的 AI 化,正是相信企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大量需要机器协助的场景;而企业微信由软件走向后台数据化,则是基于微信掌握着大量用户数量,相信更多的客户交流其实是在线上发生的。
钉钉从行政、人事、接待等延伸需求强化企业协同;企业微信则从商业帮手、效能助手等方面,特别适合从电商零售领域切入信息一体化。
钉钉切普遍场景下的内部服务;企业微信目前来看吸引力更在于外部服务场景。
钉钉相信企业协同的发起者和短期迫切需求来自人力行政部门;企业微信则相信是销售和客服部门。
围绕企业微信与钉钉的竞逐还远远没有终点。尽管,二者都想要做企业全场景的服务工具。但至少从目前来看, 钉钉对人事的理解要占优,而企业微信对顾客的掌握则更显立体与完整。
关注「 知晓程序 」公众号 ,在微信后台回复「 微观 」 ,查看更多行业资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