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公司:游走于科技产业边缘的“隐形富豪”

爱范儿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wealthy man

在科技产业的世界中,有这么一群人,它们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创业家,更谈不上是设计师或者交互专家。他们穿梭在那些科技巨头之间,同时又紧盯创业型的科技公司;他们的活动范围从美国的硅谷,到亚洲的韩国、中国,从硅晶片到生物医药,任何因为科技的力量而可能产生巨大价值的领域,都会有他们的身影出现。

如果说 Google、Microsoft、Apple 这些被媒体聚光灯所关注的科技巨头是这个产业的丛林之王的话,那么这样一群公司显然就是游走在这个丛林世界边缘不为人知的隐形猎手。它们足够低调,却以一种近乎赤裸的资本态度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科技世界中赚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润。

低调的投机者

最近两年发生在苹果三星HTC 之间的专利战争,亦或是 Google、微软、苹果、AOL 之间的专利授权与合作,揭示了科技战场上专利的重要角色。

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专利(Patent)被用来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的制造和生产,使得企业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伴随着专业化分工,专利逐渐成为了产业链上各家公司之间合作、交换或者分配的载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专门利用专利获利的公司,它们被称为 NPE(Non-Practicing Entities),简单来讲它们从外部收购专利,收集过来之后不是用来实体的生产制造,而是对他人提起侵权诉讼,最后,这些被盯上的科技公司,有一部分会选择和解,从而支付专利的授权费用。

NPE business model

这些 NPE 中,有的被人称为 Patent Troll,中译为专利蟑螂、专利恶魔或者专利渔夫等,它们低价收购专利然后专找大型的科技公司作为诉讼的对象来获利(详见上图)。因为有了前者,所以随后又发展出了 Anti-Pantent Troll,旨在通过专利池或者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来为企业客户提供专利的保护服务,包括避免潜在的专利诉讼。相对于 Patent Troll 的主动攻击,Anti-Pantent Troll 提供的是一种被动防御性服务。

前几天柯达的一则有关专利拍卖的新闻,在报道中众多大型科技公司之后,出现了两家专利公司,分别是 RPX 和 Intellectual Ventures(中文名:高智公司)。与同样提到名字的其他科技公司比较起来,它们无法成为大众的焦点,但是如果了解到它们的发展脉络之后,也许你会惊讶于它们所建立起来的专利帝国。而这丝毫不亚于前面活跃在台面上的科技巨头。

这是一个低调的行业,低调赚钱,低调办事。连名字看上去多少都有点皮包公司感觉的专利公司,却是大把大把的闷声发大财。他们有多低调?

2012 年 1 月份在斯坦福的科技法律评论(Stanford Technology Law Review)上刊登出来的一篇文章对 Intellectual Ventures 的操作手法与运营进行了揭露( 报道链接 和 调查报告全文 )。而文章的作者 U.C. Hastings 大学的法学教授 Robin Feldman 和律师 Tom Ewing 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在调查前其他人对我们说,“你不可能找到有关他们的任何消息”,“别白费力气了”。这样的说法在知识产权的行业里面流传了多年。

说完低调,再来看看他们有多赚钱?

Intellectual Ventures 的中文名字又叫高智,在他们的中文网站上面,公司是这样介绍他们的业务:

我们与公司内外的发明家一道工作――并为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所做的发明创新赋予了一个专业的商业化途径。

公司创始人 Nathan Myhrvold 也在  HBR 的一篇专访 中提到:

我们时常被误解为专利蟑螂(Patent Troll),但是我们实际在做的是希望为发明者建立一个类似风险投资与创业公司关系的资本市场,从而支持创业型公司的成长。

而实际上,他们从大型的科技公司比如 Microsoft,Intel,SonyNokia,Apple,Google,SAP,Nvidia 以及 eBay 和其他的一些投资公司融资了 55 亿美金。运用这些钱去购买了大量的专利。根据 BI 在 2012 年 3 月份的报道:他们的手上聚集了大约 30000 到 60000 的专利,在全世界各地运作的壳公司(Shell Company)超过了 1200 家。而那些投资他们的科技企业作为他们股东的同时,也是他们的客户。

不过,这些业务最引起争议的一个地方在于,IV 会有意将一些专利授权给极具攻击性的第三方公司并让他们来对其他公司提起诉讼,从而影响整个市场。尽管这一说法未被有效证明,但是坊间还是流传 IV 可以通过此举,说服更多的新客户来购买他们的专利授权,以及老客户持续使用他们的专利服务。

再来看看 RPX。RPX 成立于 2008 年,早期的投资者包含了 KPCB、Index Ventures 这样的 VC。从创办之初,就宣称主要对抗 NPE(Non-Practicing Entities)。换句话说,RPX 的作用就是用来帮助其客户预防可能来自于 NPE 的专利诉讼。公司创立的第一年就盈利,此后也一直保持盈利。2011 年 5 月,公司上市(NASDAQ:RPXC)。2 年的时间里面,市值达到了 5 亿美金,最高峰的时候市值达到了 10 亿美金。

但不管他们是 Patent Troll,还是 Anti-Pantent Troll,这些专利战争,都在业界引起了巨大争议。

例如,Hewlett Packard 的 CTO Shane Robison 就将高智公司的行为描述成 Patent Troll,抗议说它们搜集这些专利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产品的开发而是找到这些大公司,逼迫他们付巨额的专利费用。而根据之前提到的那篇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公司依靠对其他公司的诉讼和授权获取利润,而不是从发明本身。

新时代的商业模式

打开 RPX 的公司官网,首页上写的这样一句话:

专利诉讼曾经被看成是一种法律武器。但今天,它俨然发展成为了一套商业模式。

围绕着知识产权,NPE 们建立起了多达数百亿美金的产业规模,每年从中获利,而在这一套新的商业模式中,专利是重要的资产,授权是运行的基础,运营这些资产的公司因此而有了获利来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围绕着专利建立起来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已经发展出了多个商业模式。

(注:表格中提到的 IP,为 Intellectual Property,这里主要指的是专利)

business model

专利诉讼的“ 大跃进” 时代

专利诉讼,虽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是在 NPE 进入到这个行业之后,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新的世代。根据 PatentFreedom 的数据统计,从 2001 年到 2012 年,NPE 的专利诉讼从 145 起上升到了 2923 起。而真正开始实现“大跃进”的时间,其实是从 2010 年开始的这两三年时间。从下列的图表可以看到这样的发展趋势,2010 年开始,曲线以一种陡峭的增长速度上升。

patent lawsuit involving NPEs

另一方面,对于征战美国市场的公司而言,日子也并不好过。下表所列的是被 NPE 诉讼的科技公司。排名第一的是苹果,苹果这些年人红是非多,专利诉讼方面也是连年增长,被 NPE 们作为“肥肉”不断盯上。

而亚洲公司来看,韩国的 SamsungLG,日本的 Sony、Panasonic、Toshiba、Sony Ericsson、Kyocera,台湾的 HTC、Acer、Asus 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尤其是现在风头正劲的 Samsung,从 08 年的12件增加到了2012年的37件,诉讼案子的数量增加了 200%。(详见排名 No.3)。

也难怪有人会说,一家公司在美国市场是否处于主流地位,看看它的专利诉讼案可以略知一二。

most pursued company

再以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2011 年,台湾企业付给国外厂商专利权利金与商标费用高达五十八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据台湾关税总局的统计,2011 年台湾出口总额达到 2914.8 亿美元,台湾的产业主要是代工制造,如果以毛利润率 5% 来计算的话,利润就是 145.7 亿元,而专利权利金和商标费用就占到了 58 亿美金,是台湾这些厂商流血流汗辛苦打拼下来的毛利的三分之一。

再看下韩国的情况,根据韩国的金融投资业界和韩国央行的消息,2012 年韩国 ICT 产业的科技企业向外国支付的专利费用估计约达 10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583 亿元),其中向 NPE 支付的专利费占比很大。

世界最大的 NPE——高智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通过 3G 专利诉讼案从韩国企业身上赚取了 1 万亿韩元以上,约等于人民币 58 亿元。2011 年,InterDigital、MOSAID、RPX 从韩国企业身上赚取了高达 1740 亿的韩元,约 10 亿人民币。InterDigital 2011 年销售总额的 39.1% 来自与韩国企业的专利诉讼。 MOSAID 2011 年销售总额的 46.8% 是从与三星电子、LG 电子、SK 海力士的专利诉讼中赚取的。

Google 的法务长 David Drummond 曾经提到,一支智慧型手机最多有可能收到 25 万种专利提告。而 Google 的执行董事施密特在最近发布的新书——《新数字时代》(The New Digital Age)也提到说:

……他们(未来的科技公司)还将不得不雇佣更多的律师。诉讼总是会超越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改革,任何面对源源不断的知识产权、专利权、隐私权和其他官司的科技巨头都会证实这一点。 ……

不管是专利投机公司的出现,还是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当我们以全局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专利授权制度的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品的支持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今天这个产业得以产生并且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而在未来,更多的专利战争可能才刚刚开始!

题图来自: glamour.com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