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基站,无线充电的未来
电源线是最后的藩篱和桎梏,在数据连接成功无线之后,续航时间成为几乎所有现代电子设备的广告、参数和评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强劲美丽的手机、平板和笔记本计算机只要电源耗尽,留下的就只有累赘。在电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之前,无线充电似乎是出路。
不过直到现在,实用无线充电一点也不“无线”,还是需要挨在一起。Palm 的点金石已经成为过去式,Qi 标准加盟厂商众多。在真正的远距离“无线”充电实现之前,Qi 的实用化是当前主攻的方向。增加不了距离,那就增加充电基站的数量。这样做可以在无线充电的基础上解决随身携带充电器的问题。
无线充电有这样几种优点:
- 设备上不再有电力插头,避免氧化、损耗、进灰,更耐用。
- 无需频繁插拔交流电插头,避免触电危险,更安全。
- 原理上一个无线充电感应器可以为多个设备同时充电,减少充电器重复浪费,更整洁。
The Next Web 的报道 表示,WPC 的创始成员 Fulton Innovation 现在正在与家具厂商合作,开发内置无线充电器的家具。试想一下,如果身边的桌子、床头这样手机经常放置的位置都内置有无线充电的线圈,就不必再担心带着充电器,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也能在无时无刻的充电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WPC 无线充电联盟和 PMA 无线充电联盟同为无线充电标准的推动者, Qi 标准就属于前者,后者则拉拢到了三星、LG、HTC、Google、AT&T、黑莓、NEC、德州仪器、中兴在内的众多消费电子厂商。PMA 正在尝试与星巴克合作的方式推广自己的标准,当年 WiFi 就是这么战胜 HomeRF 的。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形成统一的标准是必备条件。如果充电站和中端不匹配,这个想法就完全不成立,甚至是大量的浪费。目前,WPC 和 PMA 都在试图通过推广达到让自己的标准成为行业标准的目的。诺基亚 Lumia 系列使用 WPC 拥有的 Qi 标准,已经推出了众多机型,并且诺基亚尝试通过外置充电外壳的方式解决低端机的成本问题。
Google Nexus 4 也使用 Qi 标准的无线充电标准,使用无线充电站大约 4 小时充满电。当然,无论 Lumia 还是 Nexus 4,无线充电目前都有发热严重和充电速度较慢的问题。目前量产的这些设备都使用第一版 Qi 标准,Qi 标准未来还可能推出功率更大的标准以适应比手机更耗电的设备的需求。
报道称,WPC 的主席 Menno Treffers 认为,无线充电的一大优势是消除了人们经常充电的心理障碍,因为充电时不再需要插上插头,把手机放下就能充电,拿起来就可继续使用。虽然 WPC 的 Qi 标准还未被所有厂商接受,但无论哪项标准最终胜出,无线充电的前景都令人兴奋。
在愿景中,无线充电最终会像 WiFi 一样无处不在,除了服务便携设备,还有更多的潜在用途。比如全电动汽车,比如人造器官。基于 Fulton Innovation 公司的研究,也许未来电动汽车只要停在停车位上,就可以方便的缴费,内置于地面下的基站就能给汽车充电。
人造器官也不再需要内置电池,可以透过皮肤供电,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无线充电的距离和损耗问题的到解决,也许路灯,公路上都可以布置无线充电基站,汽车将可以在移动中补充电力。这种情况下,似乎电池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虽然原理上来说,以电磁转换为基础的无线充电无法避免损耗,但材料科学也许能够做到控制发热,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许能够让我们忽略电力的损耗。
无线充电现在显然还处于非常基础的阶段,在未来几年内甚至这种混乱的态势会加剧,但是新技术都有这样的问题。时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推动无线充电的基础建设能够更快速的推动这个行业发展。拥有无线充电基站的咖啡厅能吸引更多拥有无线充电手机的消费者是个简单的道理,当商家和消费者的基数都足够大,标准自然就形成了。
也许有人会担心“辐射”的危害,但是目前来看,就像对手机基站和微波炉的恐惧一样,无线充电,至少面向消费级的无线充电产生的电磁辐射都证明没有对人体的可见危害。未来,也许无线充电会让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没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