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App 一年吸引 200 万用户,谁说碎片化学习不高效?

爱范儿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爱范儿旗下创业社区 MindStore 的“MindTalk 线场”栏目。如果希望参与到 MindStore 栏目报道,或者有相关项目推荐,请将产品提交到 MindStore.io。

每天习惯了忙碌的生活方式,常常只有在去上班的地铁上,飞快流逝的午休时间,回到家依然觉得疲惫的短暂夜晚。想学点什么,总是力不从心。你也许跟很多人一样跟过几个线上课程,可是一觉醒来又被忙碌冲昏头脑,下一次学习是什么时候?碎片化学习真的可靠吗?对于这样的疑问,沪江学习的产品经理给你的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在沪江才待了两年,产品经理向旭良言语间都在吐露他对沪江的热爱。由于早期在艾瑞做数据产品,学习了互联网相关的知识,这让向旭良成为一个真正的互联网人,之后又加入了阿里数娱事业部负责音乐播放器业务,经过一番兜兜转转,2014 年,向旭良才来到沪江从事在线教育行业。

向旭良表示,沪江最打动他的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育变得更公平,更简单,更快乐的理念。说到加入在线教育行业,向旭良说:“当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越发的觉得这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值得为之付出一生。”

这个 App 一年吸引 200 万用户,谁说碎片化学习不高效?

以下是访谈内容:

MindStore: 沪江现在正在做的产品是什么?相比同类产品,有什么特点?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个产品其实是沪江内部孵化的一个创新型产品,叫做沪江学习。

首先,我们主要针对的那些有主动学习意愿的语言学习者。什么叫有主动学习意愿?现在很多学习型 App,包括题库搜题类,背单词等应用主打的关键词是“应试”。先不谈应试学习有没有问题,我们认为学习更应该是主动的,自身向往和热爱的一种行为。所以我们更希望服务于这样的学习者。

我们产品的  slogen 叫做 “ 每一份热爱都值得坚持 ”,很多的用户都非常喜欢这句话,这也是一直激励着我们产品团队前进的一句话。

这个 App 一年吸引 200 万用户,谁说碎片化学习不高效?

其次,我们解决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在线教育大多数是要在   PC 上观看很长时间课件(一般 40 分钟以上,和线下课程类似)。而绝大部分移动端教学,仅仅只是把原本 PC  上的课件搬到了手机端。

但是就好比微信和 QQ 的移动版一样,并不是把 PC 的内容搬到了手机里就是移动化学习。所以沪江学习 App  重新为移动端设计了整个学习流程和体验。我们将所有课程按照知识点拆散成为只需要 8 分钟的微课,更适合碎片化学习。

这个 App 一年吸引 200 万用户,谁说碎片化学习不高效?

第三,我们还是一个让老师也获利的内容变现平台。近期知识变现非常热门,像喜马拉雅,分答,知乎,都在做类似的尝试。事实上我们就是在线教育领域的一个内容变现平台。相比那些平台,我们更专注外语学习,对于用户来说,这里有各种老师教的各种外语课程,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对于老师来讲,在这里积累自己的用户,运营自己的粉丝,甚至直接进行收费变现。

 

MindStore : 目前,沪江学习的发展状况如何?

目前沪江学习这个产品已经积累了超过 200 万的用户,其中有大概有上百位的内容提供者在沪江学习提供课程以及其他学习内容。我们很多课程也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鼓励,因为我们的产品之前一直处于验证阶段,并没有进行其他品牌推广,用户的肯定比任何奖项都重要,他们让我们坚信移动化学习代表着未来的趋势。

 

MindStore : 沪江学习这个项目是什么时候发起的?当时为什么会有做这个项目的想法?

这个产品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启动,我们最初想要做的东西其实是一个移动端的学习资讯平台。我们大概花了半年时间的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做尝试,但是试下来发现效果并不好,用户并不买账。碎片化的学习资讯完全可以在公众号做,而且过于碎片化的学习资讯不够系统化,对于学习者的价值没有那么大。

之后我们又进行重新思考,看到了现在世界移动化的格局,再看到如今在线教育在移动化上依然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今年 4 月份我们开始转型。

 

MindStore:在确定产品方向上你们有什么样的思考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

刚开始做沪江学习时,我们想做一个大而全的内容平台,因为沪江有许多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但是缺少有一个平台,特别是移动平台将他们聚合起来,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我们尝试了几个月后发现这条路不行,我们的用户觉得并没有解决他们问题,原因有两个:如果仅仅将原本零散的学习内容聚合起来不够系统化,无法满足学习者系统性学习需求。

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为 PC 设计的,直接搬到移动端并不能非常好的呈现。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产品都被没有解决用户真正的问题而困扰,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觉得没用。但是你可以看到,其实这 2 个问题都和移动属性有关,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做出一款移动学习产品。

我们有沪江网校提供高品质的全平台课程体验,我们有 CCTalk 提供老师上直播课的途径。这些都是已被证明非常成功的教学方式,但是同时他们也是一种非常重的教学方式。我们在思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否有更轻便的学习方式。当然,我们也有微信公众号这样轻量化的内容服务,但就如我们之前所说,提供的内容不够系统化,零碎的学习内容很难让用户真正的学习到知识。

所以在几个月的尝试中,我们不断的尝试不同形式的内容,通过对比不同内容的用户数据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尝试过给四六级用户做考试内容,尝试过双语阅读文章,尝试过听力形式的内容,效果都不明显。直到我们尝试了《新标准日本语》这个内容,我们把课程内容拆分成细碎的知识点,并配套上丰富的移动端练习形式,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这个 App 一年吸引 200 万用户,谁说碎片化学习不高效?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尝试,终于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开始了产品转型,我们觉得在移动时代,重体验的课程和轻量化的公众号之间一定存在另一种适合移动端的学习方式。它既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效果又能兼顾移动端轻量化碎片化的体验。所以最终做出了我们现在的沪江学习 App 。

 

MindStore : 在沪江学习 App 推进的过程中遇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其中有什么新的思考吗?

最大的困难可能是老师的引入,因为初期我们的规模还不够大,对于老师来说他们需要更大的流量。

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相比于其他已经比较大的内容分发平台来讲我们能给老师们带来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我们分析下来有几点:

低成本的入驻,对于那些已经入驻在其他平台的老师来说,他们其实已经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可能是音频,视频,或者 PPT。我们的平台只要非常轻松的就能上传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多一个渠道并没有什么坏处。

另外我们也有精准的学习用户,无论老师们是在  YY  直播,还是在喜马拉雅上开课,他们都无法拥有像沪江那样精准的学习用户。更重要的是,沪江学习的产品定位和这些产品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有良好外语学习的氛围,用户间每天谈论的是单词,语法,发音。而不是主播漂不漂亮,声音好不好听。

矩阵式的名师打造支持也很重要,我觉得这是沪江最有价值的部分。沪江学习  App 作为沪江整体来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整个沪江拥有包含学习各个环节的矩阵式产品群。其中包括:工具型的沪江开词场,沪江小  D;注重教学品质的沪江网校;还有我们的教育直播平台 CCTalk 。这些产品之间只要任意的组合都能产生非常大的价值。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有很多老师会选择在沪江学习上开设免费高质量的微课,然后在我们直播平台  CCTalk  上开设收费的直播课。通过沪江学习的免费课长期的,每天积累自己的粉丝。然后通过 2 个产品之间的打通,直接转换收费用户。这就好比一个歌手通过发专辑来积累自己的粉丝,然后通过演唱会盈利。

这个 App 一年吸引 200 万用户,谁说碎片化学习不高效?

MindStore : 沪江学习目前的商业模式如何,能否说一下你们日后的发展方向?

简单来讲,就是老师在我们的平台上生产优质的内容进行知识或者流量的变现,而我们抽取少量的抽成。当然目前还在平台发展期,我们是完全没有抽成的。

关于日后打算,我想首先是要做好一个语言学习工具,提供给用户移动端上最好的学习体验。其次,提供我们老师们方便的内容制作和用户运营的工具,真正帮助他们在沪江获得用户和得到回报。

 

MindStore: 你会如何对抗生活工作中的压力?

我几乎不太加班,因为我认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是要兼顾工作和生活的。

因为首先,如果从需求角度出发,我们活着的最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幸福的生活。其次,产品的灵感都是来自生活中的,很难想象一个不爱游戏,电影,旅游的产品经理能做出一个好的产品。所以,要做到不加班,那么给事情排优先级就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不过,我是一个悲观型人格的人,所以压力还是会不可避免的。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学习冥想,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你变得专注同时又能排解压力的方法。因为压力通常产生于每个人内心对某件事解释。它来自于内心对于某件事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预判。而冥想能帮助你专注于当下,摒除杂念,帮助你静下心来看清楚事情的本质。

 

图片来自:嘉宾提供

这个 App 一年吸引 200 万用户,谁说碎片化学习不高效?

题图 via VisualHunt.com

随意打赏

碎片化学习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