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Asia 已经完结,不过话题和猜想还在继续,作为 CES 首次落户亚洲的大展,其实规模难以和拉斯维加斯的 CES 相比,不过从中也能看到一些趋势性的东西:无人驾驶汽车正在走近,智能硬件尚在襁褓,而可穿戴在寻求新的出路。
这一次前来参展的主要可穿戴厂商是 Misfit 和 Garmin,其实他们也代表了可穿戴的两个不同方向,前者是代表可穿戴设备的饰品化,后者强调可穿戴设备应当专业化。
Misfit 除了饰品化,还在入局智能家居
这一次 Misfit 没有带来新品,展出的依旧是水晶版的 Swarovski Shine,金属的 Shine,和塑料版的 Flash 这三系产品,依旧分别定位高中低端。
不过 Misfit 显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于时尚可穿戴领域,这一次还带来了 Misfit Bolt (题图产品)智能灯具产品,这也是 Misfit 进军智能家居的第一款产品。其实说起来 Bolt 更像是飞利浦 Hue 的蓝牙版,前者使用蓝牙进行连接和控制,而后者则是通过 ZigBee 和桥接器来操控。
作为智能灯具,Misfit Bolt 有超过百万种的色彩组合,和手机应用搭配能模拟各种情景模式,包括应用内置的一些,比如“烛光晚餐”、“电影之夜”等等。总之,这类产品单身人士用真的就是寂寞寂寞就好,有伴侣的则是制造浪漫氛围神器。
在和现场 Misfit 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在今年下半年,Misfit 还将继续推出两款智能家居产品。很明显,Misfit 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可穿戴设备的领域,依靠 Shine 一炮打响,建立了品牌之后,Misfit 吸引了多方投资,其中就包括京东和小米。而 Bolt 则是 Misfit 在智能家居的试水之作。当然,蓝牙、WiFi 和 ZigBee 的连接各有优势,又各有缺陷,据悉,未来 Misfit 智能灯具可能采用更多的连接方式。
除了智能家居产品会在今年得到更新之外,Misfit 的老本行可穿戴设备也将会在本年度得到迭代。目前 Misfit 的优势之一是和苹果合作,对接了 iHealth 平台,之后在国内则会和海尔 U+ 智能生态平台对接。
在未来是否做智能手表产品的问题上,Misfit 副总裁 Justin Butler 暗示他们不会和苹果等厂商直接交锋:
“在智能手表领域,像苹果、摩托罗拉、Pepple 等这些企业,他们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们目前的关注点之一在智能家居领域,比如未来在办公室和汽车内的智能产品,而不仅仅局限在手腕上的智能穿戴这一小块领域。”
另一方面,小米既是 Misfit 的投资方,也是竞争者,小米手环,Yeelight 智能灯具和 Misfit 的产品有很大重合,Justin Butler 则强调了双方的友好关系:
“小米是我们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更愿意将我们的合作看成是一个互相支撑和互相补充的关系。”
至于不把小米当对手,个中原因可能有 Justin Butler 对 Misfit 产品颜值的信心,在被问及 Bolt 相比于 Yeelight 的优势时,他说:
“从设计上看,Bolt 继承了我们一贯的精巧设计。另外,在用户体验方面,我们为用户开发了一款设计精美、操作简单的 App。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我们都注重产品的易操作性和美观性。良好的用户体验始终是我们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出发点,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Garmin 继续搞专业,然后挑战 GoPro
从 GPS 大厂转型到可穿戴设备的 Garmin 一直以来就是“大巧不工”的形象,跟追求精致外观的 Misfit 相反,Garmin 意在提供更为专业的运动监测数据等等。
这一次 Garmin 把几乎全线可穿戴产品都带到了上海 CES Asia,其中 Forerunner 225 智能手表则是首秀,它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光电心率监测。这项技术应用在手表上最大的意义就是能让用户在运动时候实时了解心率变化,而不需要佩戴心率带。与续航羸弱的 Apple Watch 不同的是,Forerunner 225 并不需要和智能手机联动,单独就可以运行。这对于专业跑步或者铁人三项爱好者来说,有着不小的意义,毕竟光电心率监测的准确度摆在那里,如今快赶上传统心率带的精确度了。
除了为专业跑步设计的光电心率监测之外,一般手环所具有的步数、里程、消耗的卡路里数据监测,还有久坐提醒和睡眠监测功能,这款 Forerunner 225 也并不缺失。
在 Forerunner 225 之外,Garmin 还带来了旗舰级的全能户外手表,fenix 3,最贵的一款钢带蓝宝石屏幕款售价在 6000 左右,已经和一些标准版的 Apple Watch 持平了。
当然,Garmin 卖这么贵也是有理由的,100 米的防水深度就甩市面一众智能手表一大条街,这意味这个潜水员和可以带着 fenix 3 下海。它支持滑雪、攀岩、徒步、越野跑、室内跑步、骑行、游泳等等常见的运动模式,可以记录包括时间、速度、步数、距离、卡路里、步频、泳姿、划水、心率、踏频、方位、海拔、温度等等数据。内置有气压式高度计、三轴电子罗盘、温度计、EXO 弧形天线,基本上一块手表能够应付绝大多数的户外运动。
其实把 Garmin 归为可穿戴设备厂商是很狭隘的做法,Garmin 更像是户外设备厂商,旗下产品还包括运动摄像机。虽然 GoPro 已经占据了这个领域的大部分份额,不过还是有索尼和 Garmin 这样的大玩家存在,这一次就带来了新款的 VIRB XE 运动摄像机,最高支持 1440p 摄像,50 米防水,上天入地下海都没有问题,并且它的防水是自带的,不是像 GoPro 那样需要带外套。
在块头略大一点的体格下,VIRB XE 自带 GPS,还有陀螺仪辅助电子防抖。所以在站在可穿戴设备这个点之后,Garmin 和 Misfit 原本定位不同的两家大厂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一个盯着你的客厅和卧室,另一个带你去看看这个世界。
IEEE 专家怎么看可穿戴?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也是本次 CES Asia 的合作方,就可穿戴设备这方面的问题,我联系到了 IEEE 专家袁昱博士,他担任 IEEE 2040 车联网与无人驾驶标准工作组主席,IEEE消费电子学会标准主席等职。
说起来,可穿戴其实呈现出一个悖论式的现实:在经历了 Google Glass 和手环的热潮之后,可穿戴设备并没有呈现出爆发的趋势,但像 IDC 这样的调查机构不断预测这一领域的增长,这现实和预期之间是否会有难以弥平的鸿沟?
对此,袁昱博士认为像 IEEE 这样的组织可以发挥作用:
“从技术发展方向来讲,可穿戴设备全面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是大势所趋,但是爆发点之所以还没有出现,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目前的产品所提供的功能对消费者而言多数属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换句话说没有解决消费者真正的痛点和刚需,除了一些细分的小众市场,整体而言尚缺乏杀手级应用;二是业界存在着 “改名式创新” 的风气,并无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改个名字就成了智能硬件,加上一点点简单的联网和统计功能就敢自称物联网大数据。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仅仅体现在产品名称和产品说明书上的创新,是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只会使产业迅速陷入红海,沦入拼价格的恶性竞争。我认为行业联盟和标准化组织可以在这方面扮演积极引导的角色,通过一系列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应的测试认证机制,让真正创新的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同时也解决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困惑。”
Apple Watch 发布后,评价褒贬不一,那 Apple Watch 能和 iPhone 比肩,算是划时代的产品吗?
袁昱博士的答案是否定的:
“个人认为现在说 Apple Watch 是否能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还为时过早。体验和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回顾历史,iPhone 在凭借出众的体验和功能征服消费者之前,Apple 在大众消费者中的品牌认知度也并不高。如果后续的智能手表产品不能在解决消费者真正的痛点和刚需方面取得突破,技术上如果摆脱不了仅仅作为智能手机的一个附件的地位,就不可能迎来真正的爆发。”
智能手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各家心思不一,不会继续呈现 iOS 和 Android 二分天下的局面,除了苹果和 Google 外,三星在它们的智能手表中力推 Tizen OS,而 LG 则是 web OS,其中有何后续影响?
袁昱博士认为这种局面喜忧参半:
“多家厂商都推自己的生态系统,好的一面是避免了过分同质化,技术在竞争中会发展得更快;不利的一面则是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有过多的平台需要去适配,显著地增加了开发成本。个人期待在智能设备系统的竞争中出现类似于中间件的产品和标准,让应用层的开发者可以做到一次开发、多个平台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