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UE 总监刘超演讲给互联网人留下的教训
已经在舆论上处于绝对劣势的百度,又一次被自己员工的不当言行推向了深渊。
在高手云集的 2016 年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上,百度用户体验部总监刘超发表了主题为 《“互联网+”时代设计进阶之路》 的演讲。这段演讲在优酷上获得了超过 6 万的播放量,在知乎上的提问 “如何评价百度 UE 总监刘超在 2016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的演讲?” 也被冯大辉等大 V 关注,造就了一批高票回答。
(图为 2014 年 IXDC 大会上发言的刘超,图片来自:百度用户体验部)
不过所有的讨论都一致吐槽,让百度又一次因为负面消息成为了头条。暂不论刘超在演讲中阐述的行业观点,这一演讲走红的同时还暴露了一些值得我们互联网人注意的行为。
演讲是门艺术,是公司对外形象的一部分
假如刘超的演讲能够在用词、举例、语气上作出一点优化,相信即使内容不变,也不会像今天一样给自己招来无数砖块。
那呢我也想说,那我也分享一个吧。刚才呢,就很多朋友是说英文的,是吧有说非常高大上的,那我呢,就分享一个接地气的。
在长达 17 分 30 秒的演讲中,刘超首先就用这样一段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无法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话语作为开场白。其次在这句话里,刘超似乎是无意中将“高大上”“接地气”与演讲语言画了个等号,然而此次 IXDC 的演讲嘉宾除了中国人,还有就职于微软、通用电气、NAVER 的欧美和韩国同行,难不成他们想要接地气就必须用中文演讲?此般开场白既不得体,也非常多余。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演讲过程中植入的事例。在讨论 2002 年至 2008 年美工时代时,刘超花了近 1 分钟时间讲述自己不喜欢美工这个称呼,然后在项目中经理“机智圆场”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们了解美工脱颖而出的经历并没有任何帮助,也难以与观众产生共鸣。更何况它还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以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身份讲述的经历。
鉴于已经有不少针对这则演讲的吐槽,爱范儿(微信号:ifanr)不再赘述举例。
正如小标题所言,当一个公司管理者顶着公司的名号,站在一个备受瞩目的讲台上发言,这个演讲的意义就不再是阐述一个观点、故事那么简单,而是公司形象的展示,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会要求自己在每次发布会之前进行大量的演讲排练,以求用最精简有力的语言说服消费者掏钱。
各位互联网公司高管,以及有志于成为行业大咖的读者,不妨在业余时间多看看 TED 演讲,学习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演讲者分享经历和知识的方法,以免重蹈覆辙成为众人的笑料。
(Bryan Stevenson 凭借其优秀的语言表达和富有感染力的事例,贡献了最有影响力的 TED 演讲之一。图片来自: YouTube )
适当调侃是幽默,过度调侃是低俗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用码农、单身狗、X 丝、傻 X 等网络用语自嘲成为了互联网人的习惯,有关颜值、性取向的调侃也演变成了日常工作的调味料。但在一个三千人的会场中胡侃恐怕就说不过去了。
但是呢,很多人看到这儿就会说:‘是因为他们……是不是他们有个共性哈,就是因为他们颜值高所以才进的我们团队呢?’不是的!他们在进我们团队之前呢,长得都可丑了,后来就被我们传染了,颜值这个大大的 improved。
知乎用户 刘飞 称刘超在天津四所高校演讲时也用了这张 PPT,可见刘超本人对这个内容的重视程度。
当其他公司的高管都在用“为城市喝彩”,“如何定义一个更好的未来”阐述自己理念,宣传自己公司的时候,刘超用与业务能力毫无关联的“颜值”做宣传,并对异性同事的外貌指手画脚。网上也有人爆料称这张 PPT 中最右侧的百度 PM 以前确实是一名车模,后来成为了刘超的老婆,当上百度 PM。然而在这样一个级别的会议中,哪位有心之人会关心演讲者刘超的私生活?谁会关心进入这个团队是否有整容的功效?
最美应用 CEO 马力也对这一段调侃提出的 批评 :
对于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专业领域的认可才是对他 / 她们真正的赞赏与尊重,而非消费他 / 她们的外表。动辄美女设计师、美女 PM,为何不能关注她们作品 / 产品的美?对于颜值的突出,本来就会导致不公平,特别是在女性之间。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非常漂亮,和我说她非常反感别人在工作中提到她的外表,就好像她是花瓶一样,「姐拼的是能力」,事实上她能力也的确很强。无论是美女还是女神,真正在工作中,最美的一定是能力与成果。明确这一点,也是对于所有女性的尊重,为女性提供公平的机会。
并不只是针对这一个事,其实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每年各公司开年会时,就开始秀大长腿,同样是一种消费,一种无聊。这样的「趣味」少点更好,让专业回归专业,尊重每一位努力、认真的女性。
这样的调侃并非幽默,而是低级趣味。
负面行为就该批评?这很可能是个圈套
昨天,有人曝光了疑似是刘超本人和百度 UE 讲堂 BD 的朋友圈截图,截图中两位关键人士认为这一次网络舆论的群起而攻之成就了他们的火爆。
用负面新闻来吸引关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今一些互联网公司或团队为了出名可谓是不择手段。而刘超这一次被痛批的演讲,或许又是一次借负面评价吸睛的教科书级别案例。
值得肯定的是,在刘超事件中,大家的批评都有理有据,只可惜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行业里,数据本身可没有正负面之分,哪怕 100 万粉丝中有 99 万人都是为了猎奇和批判才关注,这 100 万就是实打实的粉丝数,也是企业日后 BD、推广的筹码。
有的热闹不看白不看,但看多了,反倒把自己给赔了进去。
题图来自: mcgrath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