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无错,食药监局副局长的一番话会改变这类外卖的发展前景吗?
手机外卖 App 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吃到身边的各种美食,但这些“美食”的健康甚至安全都无法得到妥善保障。那么在家做的饭是不是就能放心吃呢?
这还得看是谁做的饭。爸妈做的菜当然可以放心吃,但打着家常菜名义,在别人家里做的饭可就不一定靠谱了。这并非爱范儿(微信号:ifanr)一家之言,而是国家政府部门的表态。
根据 新华网报道 ,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近日在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家庭厨房”类订餐 App 因为缺乏食品经营等相关资质,而且商家良莠不齐,所以食品安全隐患风险大,在没有法律界定之时不支持这种网络订餐方式。滕佳材还透露《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将在本周内出台,加大对网络餐饮食品销售的查处力度。
(图片来自: haokoo )
可能很多读者还没用过副局长所说的“家庭厨房”类订餐 App,这种 App 本质上提供的还是外卖服务,只不过和传统的饭店外卖不同,这类 App 允许普通人经过审核后注册成为家厨,在家中提供主打私房菜的外卖服务。
以共享经济为核心模式,私厨外卖可以盘活那些有闲时的家庭主妇和厨房资源,帮助忙于工作的都市人吃上比普通外卖更健康安全的家常菜,然而和 Uber、滴滴快车一样,这些“私厨”目前还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平台如何审核家厨资质决定了能否吃到卫生的饭菜。
有别于粗放扩张的传统外卖,私厨外卖还处于小而精的发展阶段,平台运营规模有限,现有规则仍然可以对大多数入驻私厨产生有效的约束。以正在推进 C 轮融资,日均订单量 5-6 万的私厨外卖平台“回家吃饭”为例,该团队向爱范儿(微信号:ifanr)透露了以下 10 个私厨准入规则:
- 年龄大于 18 岁,小于 60 岁;
- 身体健康,无疾病(包括传染病、心脏病、精神疾病、皮肤病等),需提供当地卫生机构开具的健康证明;
- 能识字,会使用智能手机;
- 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用户第一),并决心与回家吃饭共同成长;
- 具有良好的厨艺,能烹饪地方特色美食,且有 3 个以上拿手菜;
- 真正的家庭厨房,有独立的厨房及客厅/餐厅,厨房面积不小于 4 平米;
- 无对外经营门店;房屋不位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 个人卫生和厨房卫生符合平台标准;
- 厨房有洗涤池、案台、炉灶(非电磁炉)、橱柜及排油烟机、冰箱等必备设备及电器;
- 厨房用具:炒锅、蒸锅、铲勺、汤勺、漏勺、菜板 2 个,生熟分开,菜刀两把,生熟分开;
“回家吃饭”团队还证实目前每位私厨在上线前都会有摄影师负责菜品的拍摄,而这些摄影师则会承担私厨烹饪条件的审核者。
总体上看“回家吃饭”等同类私厨平台都已经制定了一套硬性准入制度以及评价等信息反馈机制,不过这些制度目前来看还有一定的硬伤——缺少政府制度层面的监管。虽然私厨平台主打家常菜,但由于各家私厨都会像外卖平台上的商家一样接单,所以本质上已经形成了营业行为,但这些入驻的私厨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导致了政府监管的缺失。
(图片来自: CocoaChina )
烹饪环境的卫生也是另外的问题。由于私厨“经营”地点较为隐蔽,而且与用户、平台的联系并非面对面的形式,所以当订单量足够大的时候,私厨也有可能会出现传统外卖平台上曾经被大规模曝光的卫生问题。目前“回家吃饭”支持上门自取,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后厨直播,但这些措施是否可以真正解决卫生问题,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互联网 + 餐饮”成就了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家重要的外卖平台,但快速成长的代价是不可控的饮食安全问题,最终仍然需要政府部门出面“各打五十大板”。对于将叫外卖视作刚需的一些年轻人而言,私厨平台或许将会诞生出下一个“饿了么”,只不过食药监总局副局长的表态以及《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或许可以防止私厨平台成为下一个“脏乱差”的孵化器。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想要真正的健康安全卫生,还是回家吃饭吧。
题图来自: wentworthpuzz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