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决心挑战 Android 的 CM 淡然地走下擂台
那个曾想“追上”Android 的团队,今天开始大面积裁员了。
北京时间 7 月 24 日上午,第三方 Android 操作系统研发团队 Cyanogen 对外宣布,即将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裁员行动。
经此裁员一役之后,Cyanogen 可能会在业务方面作出调整,今后的研发方向可能从系统产品研发转移到应用开发的层面上。
根据 Engadget 的报道 ,Cyanogen 这次裁员幅度大约在 23% 左右,裁员总量可能在 30 人左右,主要裁减的是 Android 定制包开发部中的成员。
除此之外,Cyanogen 同时也打算关闭了位于印度以及葡萄牙里斯本的办公室。
相信,这次裁员和 Cyanogen 战略调整有关。他们可能会逐渐放弃 Android 定制 ROM 包的开发业务,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应用开发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相信不少关注 Cyanogen 的用户也会感到唏嘘。从第三方 Android 定制 ROM 的龙头,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确实也让人无奈。
早在 2015 年 3 月 24 日,Cyanogen 也算是颇有冲劲的一员。那时刚刚从 Twitter、Telefónica 以及媒体巨人默多克等人支持 Cyanogen,曾扬言:
我们会向 Google 的脑袋送进一颗子弹。
希望通过自家的产品 CyanogenMod OS,多少让 Google 感受到一点冲击。
但,事与愿违。Cyanogen 今天的选择,从系统 ROM 的研发走到了独立应用的开发,可能已经是一种妥协。而驱使这种妥协的,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
Cyanogen 要面对的,是一个不刷机的年代
现在还记住 Cyanogen 或 CyanogenMod 这个名字的用户,想必一定是经历过 Android 2.2 到 Android 4.4 的人。
那时,各家 Android 设备所搭载的定制系统所提供的,都是一些参差不齐的体验。有些过于臃肿和繁琐,有些则是不能满足用户在功能多样性上的需求,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操作流畅保证不了……
在这个堪称“混乱”的年代,正正就是第三方定制 ROM 发展的起点。当时,有不少第三方定制 ROM 包就是打着更流畅的体验、更高的修改权限以及更丰富的自定义功能,来吸引用户下载、刷机的。
而 Cyanogen 推出的 CyanogenMod 系列 ROM 包(以下缩写为 CM ROM),就是这群体中的一个佼佼者。
当时主打“轻装、简介、更多的功能修改权限”这些卖点的 CM ROM 迅速获得用户青睐,成为一大热门第三方定制 ROM。当时还只是作为第三方 ROM 存在的 MIUI,也是基于 CM ROM 制作的。
但随着各家定制系统体验质量的提升,自 Android 4.2 开始,还用刷机改善体验的普通用户已经很少了。而单纯做第三方定制系统的 Cyanogen 在体验上,也没有足够的亮点,让用户去置换它手上的 ROM。因此,CM ROM 的安装量于近年年内出现下降,用户刷机热情不高是其中一个原因。
Cyanogen 和微软合作,在 CM ROM 中预装微软应用
同时,CM ROM 的优势不再也是其中一主要个因素。
早年,第三方 ROM 主要从 ROM 包中加入预装应用来获取盈利的,CM ROM 走的也是这个方法。之前,Cyanogen 和微软签署过相关的合作协议,Cyanogen 要在 CM ROM 中加入微软的 Android 应用。
随着预装应用的增加,追求纯净、接近原生体验的 CM ROM 也逐渐臃肿,原本强调简单的功能设置也变得复杂。失去了这些优势,用户也不可能再特意去安装 CM ROM 了。
从以上两点看来,Cyanogen 在一步步地放弃自己原有的优势,产品渐渐被用户放弃也是符合规律的事。再加上他们面临的是一个“不刷机”的年代,另谋出路是唯一的办法。
不能和设备深度融合的 CM,是没有胜算的
有观点认为,“Cyanogen 本次的放弃,或者是 CM ROM 的日渐衰落,是因为 Cyanogen 没有实体硬件支持”,这种说法其实不太正确。在此之前,Cyanogen 还是为部分品牌的机器推出过定制的 CM ROM 的。
OPPO 推出预装 CM ROM 的 N1
这里,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 OPPO 的 Find 5、N1 和第一代一加手机的海外版。而联想集团曾表示,在印度发售的 ZUK 安卓手机中,搭载 Cyanogen 开发的 CyanogenMod OS。
不过,前两者的合作并不长久。能够尝上官方 CM ROM 的 OPPO 手机其实不算多,最为经典的就是 Find 5 和旋转自拍手机 OPPO N1。
而一加则在第一代一加手机的海外版推出时,用上了定制的 CM ROM。但是,基于出货量不高,以及 Cyanogen 对每台手机征收的 10 美元授权费,一加手机最终在去年结束了跟 Cyanogen 的合作协议。而发现此路不通, Cyanogen 也回归到之前的状态。
对比 Cyanogen,之前部分推出第三方 ROM 的团体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硬件产品了。其中,MIUI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首先,自家推出的手机、平板等硬件产品能够确保定制系统的装机量,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手段。小米在销售硬件产品的同时,也在传播着 MIUI。靠硬件用户来实现点到点的传播,比起为其他机型提供备选定制 ROM 来得更加实际。
同时,每台机 10 美元的授权费用这个条件,可能会成为吸引厂商合作的一道障碍。Cyanogen 就是被限制在这一“框条”上的好例子。
回到上文提及一点,没有固定硬件的宣传,Cyanogen 的定制系统在传播上就少了一条可走的路。如果他们没有推出硬件的打算(从今天的部署看来,是没有的),那么从系统制作转移到另一个可行的方向,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更轻量的独立 app,可能才是新出路
从目前的分析看来,Cyanogen 这条定制系统这条老路,可能已经走不通了。
现在 Cyanogen 的状况,就跟当年要舍弃生活商店的印象笔记类似。他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重新调整,选择角度重新出发,这才有继续作战的能力。
今天的裁员只是第一步,重新确定团队专注的方向,这是第二步。
而 Cyanogen 选择的下一步,可能是一些独立的手机应用。
媒体 gsmarena 透露 ,Cyanogen 下一步可能会推出一款名为 USP Android 的桌面启动器。今后,Cyanogen 这个团队也开始转型,由定制系统制作商转变成 Android 应用开发商,今后将会推出手机应用。本次裁员和部门上的重新规划,也是跟这个规划有关。
对于现在的 Cyanogen 来说,转型成 app 开发商可能新的出路。
毕竟在这个年代,手机定制系统的体现已经足够平均了,如果没有太大的体验差异的话,用户是不会轻易改变他们的系统的。而能在小处改变用户体验的 app,现在会比花大力气制作出来的第三方定制 ROM 来得更加有效。
所以,决定向 app 圈进军的 Cyanogen,这次可能还算抽了一支好签。至于他们还能不能打响对 Google 那一枪,还有待考究。